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九旬军医刀法精湛被称肝胆圣手 做过14000例手术--国家史册
倾尽毕生心血钻研肝胆[GanDan]外科[WaiKe]的他有着一双让世人惊叹的双手,做手术[ShouShu]时他的这双手无比灵巧,而和患者接触时,这双手又会做出不同寻常的动作。这双做过14000例手术[ShouShu]的手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医学大家又有着怎样的博大情怀?
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5月19日播出《“肝胆[GanDan]圣手”吴孟超》,以下为节目实录:
九旬老军医 刀法精湛
这是一双医生[YiSheng]的手,也是一双老人的手,但你或许很难想像这还是一双年近九十高龄,却仍能拿起手术[ShouShu]刀救治病人的手。
每天上午,在这间手术[ShouShu]室里,这位年近九十岁的老人都在救治他的病人,他就是中国肝胆[GanDan]外科[WaiKe]的创始人吴孟超,他的手术[ShouShu]以稳、准、快著称,这双手也被称作“肝胆[GanDan]圣手”。
不过,在吴孟超的眼里,他的这双手和平常人并无差异,惟一的不同就是手感。
然而,吴孟超的手感在许多人眼里却是一个很难破解的密码,为什么平时写字都会有些颤抖的手,一到手术[ShouShu]台上却一点不会抖动呢?这位做过14000例手术[ShouShu]的肝胆[GanDan]外科[WaiKe]医生[YiSheng]究竟是怎样从平凡走向传奇的呢?
这是和吴孟超一起工作的人经常可以见到的情景,他常常因为医生[YiSheng]们不停地使用剪刀而发火,在他看来外科[WaiKe]医生[YiSheng]最重要的手术[ShouShu]工具不是刀而是手。
那么吴孟超的手为什么会比剪刀还要灵呢?我们从他童年时的一段经历中似乎找到了其中的一点原因。
1922年,吴孟超出生在福建闽清,因为家境贫困,他5岁时就随着父母去了马来西亚,在那里一家人以割橡胶为生,那也是吴孟超最早的操刀训练。
或许就是这段童年割橡胶的经历,让吴孟超从小就有一双灵巧的手,让他在之后的手术[ShouShu]中也总能把握割胶时“不割到水线”的那份精度。
吴孟超稳、准、快的精确刀法被人们称作“吴氏刀法”,而练就这样的手术[ShouShu]刀法却和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吴孟超的老师,被称作中国“外科[WaiKe]之父”的裘法祖。
半个多世纪前的1943年,吴孟超考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他被老师裘法祖娴熟的手术[ShouShu]刀法深深吸引,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的手术[ShouShu]技巧。
在吴孟超毕业之后,他曾向老师裘法祖请教今后发展的方向,老师的一番话让吴孟超从此和肝胆[GanDan]外科[WaiKe]结缘,而在那时的中国,肝胆[GanDan]外科[WaiKe]还几乎是一片空白的领域。
三年时间 敲开肝脏[GanZang]疾病大门
这就是吴孟超用那双灵巧的手花了三年时间,在1959年做出的中国第一具肝脏[GanZang]血管模型,它像一棵树一样枝繁叶茂,而这万千走向、密密麻麻的肝脏[GanZang]血管,也让吴孟超用心记忆了大半个世纪,正是有了这具肝脏[GanZang]血管模型,中国人医治肝脏[GanZang]疾病的大门才被第一次打开。
在对肝脏[GanZang]血管的走向了如指掌后,吴孟超又提出了把中国人的肝脏[GanZang]分为“五叶四段”的解剖理论,并在1960年完成了中国第一例肝癌手术[ShouShu]。不过,由于肝脏[GanZang]上血管丰富,手术[ShouShu]中极易引起大出血,这个难题曾一直困扰着吴孟超,但他却在一次打开水龙头洗手时突然找到了灵感。
这种手术[ShouShu]方法在医学上被称为“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它更大程度地保障了手术[ShouShu]的安全性。1963年,吴孟超又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ShouShu]。凭借超常灵巧的双手,他又一次破解了一道医学难题。
1975年,吴孟超又为安徽农民陆本海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脏[GanZang]肿瘤。
在别人眼里,吴孟超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医界大家,一辈子的光阴几乎都给了手术[ShouShu]台,他完全有理由安享晚年。然而吴孟超却不是那样理解,他觉得开刀做手术[ShouShu]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只要走上手术[ShouShu]台,他浑身好像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头。正是在这样的心灵境界支撑下,从1943年进入同济医学院学习外科[WaiKe]手术[ShouShu]以来,吴孟超老人整整做了14000多例手术[ShouShu],那就意味着他每年都要做200多台手术[ShouShu]。
尽管做手术[ShouShu]付出的劳动强度很大,但吴孟超却并不感觉到累,每当提起那些被他救治过的病人,老人家都会笑得格外灿烂。
其实,吴孟超的老伴吴佩仪也曾劝说过他,年龄大了还是少做几台手术[ShouShu]为好,但每次看到老伴做完手术[ShouShu]时高兴的样子,她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术精“肝胆[GanDan]” 妙手仁心
这天上午的手术[ShouShu],吴孟超整整做了四个小时,我们可以想像,对于年近九十岁的老人来讲,四个小时的手术[ShouShu]将要耗费多么大的精力和体力,不过一下手术[ShouShu]台,吴孟超的脸上却挂满了轻松。
在吴孟超的眼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病人,他和他救治的病人之间,总在默默履行着一份生命的承诺。
这是吴孟超给病人看病,我们发现他手上的动作永远是最多的,就连看化验单,他的手指都会始终放在纸面上,一行行地仔细过目,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动作背后,其实却饱含着一位医生[YiSheng]对患者最真切的关怀。
这双在做手术[ShouShu]时稳、准、快的“肝胆[GanDan]圣手”,一旦了下手术[ShouShu]台后却是那么温暖地拉近着一名医生[YiSheng]和患者的关系。
而在患者的眼里,吴孟超的每一次握手和微笑,不仅能够为他们化解疾病的痛苦,也给他们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在吴孟超经常做手术[ShouShu]的这个房间里,这把黑色的椅子,是医护人员特意为年近九十岁的吴孟超准备的,希望他能够在劳累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一下,然而在实际手术[ShouShu]过程中,由于惦记病人的麻醉时间,吴孟超很少坐下来休息。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吴孟超的下肢静脉堵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这对于一个长期站在手术[ShouShu]台前的外科[WaiKe]医生[YiSheng]而言,是一个几乎很难克服的艰难。
然而老人却丝毫不会在意自己身体的状况,他始终认为,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他会一直战斗下去。
当我们重新再看这些吴孟超工作的画面时,总会为这位老人家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在救治生命的战场上,他早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始终以一名战士的冲锋姿态勇往直前,就连他穿手术[ShouShu]服的动作都像披上战袍一般。
似乎吴孟超让人看到的永远是精力充沛的样子,而从偶然间记录下的一段话中,我们却发现他其实很想有一个轻松的假期。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吴孟超不肯休一天假期呢?已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肝胆[GanDan]医学难题的他,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呢?
原来,吴孟超一直惦记着那还没有解决的三分之二的肝胆[GanDan]外科[WaiKe]难题,所以,他不想离开自己的岗位,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稳、准、快的“吴氏刀法”毫不保留地传给他的学生,让战胜肝癌的医学之路上后继有人,他想为中国的肝胆[GanDan]外科[WaiKe]治疗再多尽一把力。
然而,对待自己的学生,吴孟超就没有像对待病人那样的好脾气了,学生们最害怕和他一起查房,因为吴孟超的眼睛是最厉害的,哪怕有一丝一毫的问题都能被他看破。
年轻的丁医生[YiSheng]很快就按吴孟超的要求把病历做了补充,这一次和吴老的查房中,他更会记住病历中增加几个字的重要性。
如果时光倒流 还会选择做一名医生[YiSheng]
采访中,我们发现吴孟超经常握手术[ShouShu]刀的这根食指已经多少有些弯曲了,老人家说那是他握了一辈子手术[ShouShu]刀留下的印记。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在这根弯曲的食指下,一位倔强的老人倾尽毕生心血,使中国的肝胆[GanDan]外科[WaiKe]一步步走向成熟,这弯曲的食指更纪录下了老人一生为肝胆[GanDan]外科[WaiKe]奋斗的轨迹。
那一年他17岁,他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还会选择做一名医生[YiSheng],因为救死扶伤是责任,也是对一名医生[YiSheng]最大的赞誉和褒奖。
这天早晨,精神矍铄的医者大家吴孟超又开始了手术[ShouShu]前的准备,当他像往常一样充满仪式感地披上这身普通的手术[ShouShu]服时,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战士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的无限自豪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