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治感冒医生下狠手:220元药里180元是抗病毒药--中国年鉴网
感冒[GanMao]了,医生最爱开的是抗生素,不少患者也早已习以为常。但是,昨天市民吴小姐感冒[GanMao]挂水时,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医生不开抗生素,而是开了一堆抗病毒[KangBingDu]药,价格却和抗生素差不多贵。总共220多元的医药费里,清一色的抗病毒[KangBingDu]药,足足有180块钱,吴小姐直呼“看不懂”。
小感冒[GanMao],医生开了180块抗病毒[KangBingDu]药
吴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前天感冒[GanMao]的,流鼻涕、怕冷,喷嚏不断,因为担心传染给家里的孩子,于是便去了城东一家医院挂水。问诊,查血象后,医生对她说,血象基本正常,可以开点感冒[GanMao]药,也可以挂点水。因为孩子没人带,吴小姐希望感冒[GanMao]能快点好。医生于是给她开药挂水,药房交费,一共是227元。
挂上水后,吴小姐一只手拿出药单,结果越看越不解:227元的医药费里,其中180多块钱都是抗病毒[KangBingDu]药。除了常用的西药抗病毒[KangBingDu]药利巴韦林,还有一种中药抗病毒[KangBingDu]药喜炎平注射液。相比2毛1分钱的利巴韦林,喜延平堪称“高价”,一支30元,医生总共给她开了6支。
患者质疑,用这么多抗病毒[KangBingDu]药有必要吗?
“以前感冒[GanMao]了,医生都只开点利巴韦林,从来没见过开这么多的抗病毒[KangBingDu]药啊?”后来,她让爱人去问医生。结果,医生告诉他:别人挂一次水要开5只,给你只开了两三支,不多的。意思是,已经手下留情了。
因为已经交了费,水也挂上了,面对木已成舟的局面,吴小姐只能无奈接受,但内心总觉得不舒服,被宰了,还宰得让人别扭。“这几年,都说抗生素滥用,大家对医生开抗生素都习惯了,麻木了,但是开这么多抗病毒[KangBingDu]药,还真是头一次遇到,心里那个愤怒、无奈、难受,真是五味杂陈……”吴小姐提出了她的疑惑:看病一共花了220多块钱,抗病毒[KangBingDu]药占了180多块钱,针对一个小感冒[GanMao],有必要吗?这是“神马”病毒?
专家:用药过了,没必要
针对吴小姐遭遇的困惑,记者采访了南京多家医院的急诊科和呼吸科专家,专家们均表示,他们从未上过这么多的抗病毒[KangBingDu]药对付感冒[GanMao],难辞“滥用”的嫌疑。
鼓楼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沙杜鹃表示,感冒[GanMao]病毒类型太多,用来治疗感冒[GanMao]的抗病毒[KangBingDu]药,本来就没有特效药,目前最常用的广谱抗病毒[KangBingDu]药为利巴韦林,感冒[GanMao]用它就行了。而且抗病毒[KangBingDu]药对肝有损害,多种抗病毒[KangBingDu]药联合起来对付普通小感冒[GanMao],没有必要,医院一般不这样用,这一做法有待商榷。
而南京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梁栋则认为,尽管开药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属对症治疗,但药确实用得多了。“感冒[GanMao]患者来我这里,我不主张用抗病毒[KangBingDu]药,一般对症处理就行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乔岩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尽管药用得都不错,都是针对病毒的,但有无必要用这么多,则持不同意见。针对病毒,抗病毒[KangBingDu]药效果都不佳,尽管是用一种抗病毒[KangBingDu]药还是用两种抗病毒[KangBingDu]药,临床还没有规范,但对于明确诊断为上感的病毒感冒[GanMao],药用得有点过了。
抗病毒[KangBingDu]药无规范,全凭自己把握
对此,鼓楼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鲁德生表示,血象正常的情况下,用抗病毒[KangBingDu]药治疗感冒[GanMao],理论上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尺度的把握,其对应的是医生的良心。
他说,抗生素有其适应症,有其明确的有效性,即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细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从而用特定的抗生素对症治疗,因此,对抗生素的使用,目前是规范的。但抗病毒[KangBingDu]药则不同,由于对病毒尚无一种特效药,这就造成了没有监管、不好规范的局面,如何抗病毒[KangBingDu]、如何用药全在医生的把握。(南京晨报 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