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一个全科医生的苦乐生涯:全靠自己临床经验--国家史册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个[YiGe]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的苦乐生涯
19年前,杨云鹰开始干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的活儿时,她还不太知道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是怎么回事。19年过去,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的酸甜苦辣已经全部融到了她的人生之中
本刊记者/刘炎迅
做了16年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后,2008年时,杨云鹰考取了国家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资格证书。
“我们没有特殊的医疗设备,一切都靠自己的临床经验,或许应该这样认为,基层医生[YiSheng]才真正是给患者[HuanZhe]看病的医生[YiSheng]。”她坦言,大医院里的医生[YiSheng],都是开检查单,看了检查结果才开始看病的。
把好病人的第一道门
1992年,杨云鹰从医学院拿到大专文凭后,被分配进湖北孝感的一家医院,很快,又被指派到某乡镇的村庄医疗站,做了一名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
“那时还没有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这个概念,但做的是相似的事情。”杨云鹰说。当时中国的医学院校,并没有全科[QuanKe]医学专业,学生一般会在第一年学习基础医学知识,但这与真正的临床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经验,还是差别很大的。于是她想,要做好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得进修。
她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先去了上海医科大。再后来,又在江汉大学学习的临床专科。最后,她又在三峡大学拿到了本科学历。
彼时,杨云鹰半工半读,每一段学习结束,她就会回到湖北老家,继续做自己的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这个行当常遇到各类疑难杂症。
有一次,一位病重的老太一直肚子痛,反复呕吐,一量血压,135/90mmHg,体温35.8℃,脉率为90次/分。整个腹部膨胀隆起,肠鸣音减弱,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杨给她用了抗感染药和对症治疗。
刚刚输液不到十分钟,老太又开始呕吐,呈喷射状,全身冷汗,脉率升到110次/分,呼吸浅而快,上腹部肌肉强直。一个[YiGe]可怕的名词跳进杨的脑海——急性胰腺炎,这种病一旦发作,致死率很高。
这样的病症杨所在的医疗站没法治,老太很快被转去大医院。作为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在必要的时候,建议病人转到大医院,是核心工作之一,而前提就是要有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查,果然是急性胰腺炎。事后,老太家人来感谢杨:“医生[YiSheng]说,再迟到半个小时,人就没救了。”
将心比心,相互照应
作为村镇里的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时间长了,与患者[HuanZhe]之间形成了一种超出一般的医患关系。很多人笑称,这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在村子里更像一个[YiGe]村委干部。
杨云鹰能叫出大部分村民的名字,“在你叫出患者[HuanZhe]名字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距离无形就缩短了,也有很多固定找我就诊的患者[HuanZhe]。”甚至有的患者[HuanZhe]远行到了新疆,还会打电话过来问诊。
有些时候,村子里的老婆婆会跑到她的办公室里来坐坐,闲聊天,很多时候,医患照顾变成了双向的。
那天抢救一位伤者时,杨云鹰不小心弄伤了自己的右手腕,几位老婆婆知道后,急坏了。第二天就拿来冰块,坚持给她做冰敷。还有一次杨云鹰痛经加上一点小感冒,很快老婆婆们来看望,还拿出揣着的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治疗痛经的方子。
一些村民会说,平日医生[YiSheng]们给他们看病,细心周到,将心比心,相互照应。
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在诊断疾病时的细心,有时不仅仅是医学层面的。
杨说起曾经遇到的一个[YiGe]病例,一个[YiGe]病人患肺癌,因为吸烟过度。如果是一名专科医生[YiSheng],主要会就病治病。但杨云鹰说,她这样的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坐诊在基层的,需要更通盘的考虑。她去走访分析,由此得出一个[YiGe]逻辑链:经济压力——住房拥挤——家庭矛盾——心情不好——大量吸烟——导致肺癌。
如此一来,医生[YiSheng]不考虑患者[HuanZhe]的经济承受能力,肆意乱开处方,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会增加患者[HuanZhe]及其家属更多的负担,从而也会引起更多的家庭矛盾。
药物的疗效有时与药价并不成正比,这一点,很多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尤其记牢。
某日,一个[YiGe]中年男人来看病,得的是腹股沟淋巴结炎,此前在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月,不见好转,失望之下,自己签字强行出院了。回家怎么办呢?拜佛求神,也不见好转。那个腹股沟淋巴结越来越大了,疼痛明显,无法正常行走。
这位患者[HuanZhe]面黄肌瘦,脸色很差,痛苦不堪。杨一问才知,此前在中心医院治疗,医生[YiSheng]开的是一种新特效药,很昂贵。杨觉得没有必要,给他用了最普通的抗生素——白霉素,另外用了一组甲硝唑,局部用庆大霉素纱条外加依比膏外敷,这些药很便宜,临床上在大医院专科医生[YiSheng]那里倒是很少用。
一天的医药费算下来,也就二十几元钱,七天的药费,总共不到两百元。后来,那患者[HuanZhe]逐渐康复。
小小诊室,麻烦多多
2007年后,杨调到城区里的社区医院。
杨云鹰的诊室,9平方米大小的一间房,中间用一个[YiGe]矮墙隔开,一半存放药品及各种杂物,另一半用另一堵矮墙隔成一个[YiGe]小格子,放置刷医保卡的电脑,旁边放了一张桌子,算是诊断桌。为了满足那些每天为了量血压的就诊者,医生[YiSheng]常常是把椅子让给患者[HuanZhe],站着或蹲着给他们测量血压。诊室太小,进来几个病人就像来了一屋子人一样。
从2008年起,武汉市进行家庭医生[YiSheng]制度建设,制定了“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YiSheng],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如此一来,戴着“家庭医生[YiSheng]”帽子的基层社区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们,会遇到各种事情,很考验人。
有的患者[HuanZhe]来看病,颐指气使,点名要这个要那个,又为减免各种费用争执不休,事后却又指责大夫擅做主张,没有按照处方抓药,甚至要打人。有的时候,医生[YiSheng]们去入户调查。“人家会认为你耽误了他休息,有时刚好一局牌输了钱,看到你过来,也要迁怒骂上几句。”
工作强度大,琐事多,经常加班,还经常给居民讲课。杨说,加班费是一天30元,一天下来是很累的。而月薪也很低,“我持有主治医师、全科[QuanKe]医师证,1096元的工资,百分之八十用于养家,实在是少得可怜,买件新衣服或者换双新鞋子,也需要在心里权衡很久。”杨云鹰说。
因为待遇差,很多年轻人不愿来做全科[QuanKe]医生[YiSheng]。杨云鹰坦率地说,“我们很多同事都出去打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