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北京将与周边省份建联动调血机制缓解血荒--中国年鉴
目前,本市的血液库存只相当于理想标准的四成。昨天,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表示,本市正通过建立应急献血者队伍、超低温冷冻库延长血液保质期、增加固定献血点、鼓励家属亲朋间“互助献血”等方式,解决街头采血“看天吃饭”的老问题。同时,本市还将与周边省份建立联动调血机制,以缓解血荒。
举措1
建省际联动调血机制
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表示,本市将与周边省份建立长效省际联动调血机制。一旦北京需要大量用血时,将向兄弟省市请求支援。据了解,本市曾开通省际联动调血通道,也有过跨省调血经历。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的用血需求,2008年,北京与河北、山西等省建立省际血液保障联动机制;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按照国家的安排,第二天就组织了6000袋血送往灾区。
举措2
建立应急献血者队伍
目前本市的应急献血者队伍已经达到10万人,但这一人群的献血率只有5%,在未来两年,这一献血率将达到15%。届时,这支队伍将每年为北京贡献25000单位的血液。
同时,本市已在今年6月启动“献血预备役”的招募,当用血紧张时,血液中心会发短信给预备役人员,呼吁其预约献血。近一周时间就招募了1182名预备役。据介绍,预备役人群保持在5000到6000人是比较理想的数字。针对目前出现血荒,血液中心已通过爱心献血短信平台群发短信,呼吁有过献血经历者及爱心人士踊跃献血。
举措3
街头采血点重新布局
与此同时,北京将重新规划布局流动献血点,对一些采血量大的流动献血点,会考虑将其改造为像西单献血小屋一样环境舒适、设备齐全的固定献血点。
今年市卫生部门将在全市增加6个街头采血小屋,包括五道口、圆明园等6处人流密集地段近期均将增设与西单献血小屋一样的配置。此外,血液中心还适时延长了采血时间,原来街头采血时间为早9点到晚6点,现在主要采血点延长到晚8点。
举措4
建平台推动预约献血
首都献血服务网已于去年年底正式上线。网站首家推出了献血预约功能,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献血均可在网站预约,献血完成后,献血者可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网来查询献血结果。献血地点查询项目中引进了智能化的电子地图,点击献血地点即会弹出乘车路线及献血点照片,便于献血者根据个人情况就近献血。
同时,无偿献血者可获得为自己或他人预约挂号免交手续费的“福利”。
5举措
鼓励亲友间互助献血
针对外地来京就医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各医院临床用血需求不断上升的局面,本市鼓励亲戚朋友间自愿“互助献血”。今年入夏以来,本市通过家属亲朋间的“互助献血”采到了3900余单位的血液,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25倍。
举措6
冷冻血液延长保质期
血液中心表示,为延长血液的保质期,本市正在考虑将旺季时无偿捐献的血液在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下冷冻储存。专家表示,采用新型液氮技术,理论上可将血液的保存期从35天延长到10年,而使血液质量不受影响。这样可以做到旺季放开采血、充实血库,应对献血淡季带来的用血紧张,在献血淡季和旺季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平衡,减少血液浪费情况出现。
目前,本市已建成可容纳5000至1万单位的超低温冷冻血库,在献血淡季最多维持10天的血液输出量。
-现场
团体预约献血 吹响“集结号”
昨天,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献血车开进国家广电总局,100多名机关公务员、媒体工作者为缓解本市用血紧张伸出爱心之臂,踊跃献血。上午8点半,国家广电总局五层的两间大会议室内已坐满了几十名员工,入夏血库告急以来,本市首次团体无偿献血正在进行中。有的排队进行献血前的填表,有的闭目养神,或吃早点补充体力。“全市血液库存紧张,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也是应该的。”27岁的小礁说。
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100多家单位、3866人预约在9月10日之前无偿献血。血液中心表示,目前本市采血量超过九成都来自街头流动采血,预约献血仅占不到10%。团体无偿献血和个人预约献血具有相对固定性和可控性等优点,是未来献血的主要发展方向。(李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