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农药残留超标中毒事件频发 农产品安全存隐患--中国年鉴社
编者按:涂药黄瓜、有毒豇豆、问题猪肉……如今又出现甲醛白菜、蓝矾韭菜,各种农药[NongYao]、兽药、激素、保鲜剂等农用药剂的超标、违规使用[ShiYong],正在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之祸。对此,有一种声音解释说:不用这些化学药剂,百姓的餐桌就没有保障。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们也该反思,农药[NongYao](包括各种农药[NongYao]、兽药、激素、保鲜剂等)是否用得过多过乱?农业生产一线何以越来越依赖化学药剂?生态种植技术为什么得不到推广?科研部门为何开发不出低毒、高效的农用药剂?弄清这些问题,或许才能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找到正道。
农药[NongYao]滥用 触目惊心
半月谈记者[JiZhe]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力田村采访,村民文志祥与记者[JiZhe]谈起当前农药[NongYao]使用[ShiYong]的情况,让人忧心不已。
以前村里很流行打剧毒农药[NongYao],多灭灵(甲胺磷)、克百威(呋喃丹)都是用得比较多的药。这些药毒到什么程度呢?人只要喝一小口就会死,以前村里有个老太太,用装过这些农药[NongYao]的空瓶子喝水,结果就死掉了。打过这种药的蔬菜[ShuCai],采摘和装运时都得戴上长长的皮手套,否则双手双臂就会起泡、脱皮甚至溃烂。
用药高峰期的时候,有村民家的鱼塘里死了1000多斤鱼,都是因为那些药瓶子到处扔,大白天,几百只瓶子在田里晃得直刺人眼。多年前我们打赤脚就能下田,现在就算穿着靴子,都怕被玻璃碴划破脚。
现在搞统防统治了,用剧毒农药[NongYao]的村民慢慢少了,但还是有。而且村子周围也始终有卖这些药的店。不少村民因为缺乏病虫害[BingChongHai]防治[FangZhi]知识,就一次又一次地打药,甚至有村民一季早稻施13次药,可虫还是越打越多,最后还得靠剧毒农药[NongYao]。有时候村民间闲聊,听说哪个地方有“老农药[NongYao]”卖,就会跑去买。
文志祥说,打这些药种出来的早稻,不要说自己不吃,就连喂猪都不会用这样的早稻。“反正自己不会吃,都卖给粮贩子了。”村民李文九开玩笑说,“这种早稻都被你们(指记者[JiZhe])吃了吧?”
农民都知道剧毒农药[NongYao]不宜用,但仍有不少人“偏爱”剧毒农药[NongYao],原因就在于这些农药[NongYao]的药效“管用”。有个村民甚至直言:“有毒的,才是高效的。”
记者[JiZhe]采访发现,农药[NongYao]的滥用和违规使用[ShiYong]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记者[JiZhe]在江西赣东北的蔬菜[ShuCai]种植区域采访时看到,不少菜地边上或沟渠中,白色塑料袋、褐色玻璃瓶等形形色色胡乱抛弃的农药[NongYao]包装随处可见。
一位蔬菜[ShuCai]种植户向记者[JiZhe]感叹:“杀灭一种小虫子,需要四五种农药[NongYao]。现在虫子吃的药像人吃的药,又杂又乱。一种药剂成分,多个品牌包装,农民眼都挑花了,还不一定找到管用的药。”
前不久,江西省在全省开展蔬菜[ShuCai]生产用药专项检查,其中广昌、萍乡、龙南、吉州等地区的农药[NongYao]监管部门在这期间检查了70个乡镇,246家乡级经销店,270家村级经销店,抽查样品315个,送检农药[NongYao]16个,查出种植蔬菜[ShuCai]使用[ShiYong]的高毒农药[NongYao]4种。
在远近闻名的蔬菜[ShuCai]基地山东寿光,该市文家街道办韩家村菜农韩贵方告诉记者[JiZhe],近年来病虫害[BingChongHai]越来越多,很多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菜农很难分辨,就多用药。大家都觉得“有病没病,打了管用”。
不仅仅是蔬菜[ShuCai],就是大田作物,也离不开大量的农药[NongYao]。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在沂蒙山区做了调查,不论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还是大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长期打药均不少于3遍。以下是他的粗略统计:
玉米:除草剂1次、杀虫剂拌种1次、灭杀地老虎1次、向玉米心撒药灭玉米螟2次,至少5次。
小麦:除草剂1次、杀虫剂拌种1次、除蚜虫2次、杀红蜘蛛1次、灭小绿虫1次,至少6次。
大蒜:除草剂1次、杀虫剂1次、农药[NongYao]灌根1次,至少3次。
土豆:除草剂1次、农药[NongYao]2次(蚜虫1次、地老虎1次),至少3次。
花生:除草剂1次、农药[NongYao]5次(浆虫1次、青虫2次、蚜虫1次、红蜘蛛1次),至少6次。
西瓜:除草剂1次、乐果灭蚜虫1次、除菌2次,至少4次。
蒋高明告诉记者[JiZhe],常年打药使得杂草和病虫害[BingChongHai]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农民就不得不打更多的药来控制,而杂草和病虫害[BingChongHai]的抗药性就进一步增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刘兆辉介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农药[NongYao]制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局限,真正作用于作物上的农药[NongYao]仅占施用量的10%至30%,其余20%至30%进入了大气和水体,50%至60%残留于土壤中。甲胺磷、呋喃丹类的剧毒农药[NongYao]残留在土壤中,60年内都无法降解。
除了种植业,在禽畜养殖中滥用药剂的情况也很严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说,近年来,兽药、尤其抗生素产销量增长速度远大于禽畜养殖量增长速度。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一位养鸡大户告诉记者[JiZhe],养鸡常得怪病,查不出病因,找不到有效的药方,一次治不好,就不停地换药、加大药剂量,包括抗菌药、消炎药在内的各种抗生素类药不停地在鸡群中施用,效果还是不明显。
一些生猪养殖户为降低风险,在饲料中盲目添加抗生素,为的是让猪“提高免疫力”。王晶钰说,给畜禽盲目食用抗生素可诱发耐药性,使畜禽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畜禽疾病抵抗力变差,发生疫病时,不得不加大用药剂量,造成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药物滥用,还会导致疾病变种,乃至无药可医。
记者[JiZhe]走访发现,在水产品养殖中,为提升幼苗存活率、减少病害发生,部分养殖户会在水产养殖中违法使用[ShiYong]对人体有害的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药物。
一位养殖户向记者[JiZhe]介绍,尽管国家将孔雀石绿列入禁用的兽药,但由于这一药物可帮助提升鱼幼苗存活率,且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容易买到,有些养殖户就在生产过程中偷偷使用[ShiYong]。
农业药剂的滥用带来了巨大的农产品安全隐患。时不时爆出的农药[NongYao]残留超标问题、蔬菜[ShuCai]中毒事件让人心有余悸;更让人担心的是尚未被发现和认知的危害,如抗生素在体内的蓄积,可能导致器官病变,产生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等问题。(半月谈记者[JiZhe] 周勉 郭远明 娄辰 吴小康)
农民的无奈与诉说
消费者们说起农药[NongYao]滥用和农药[NongYao]残留,往往一肚子愤慨,不少人就直指农产品生产者缺德。其实,对于这种指责,大多数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也有一肚子委屈和无奈。
病急只有乱投医
湖南省株洲县排上村养殖户张子龙曾经是一名基层防疫员,从他的爷爷开始,一家三代人都在基层从事生猪防疫工作,但几年前暴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让经验丰富的他也损失惨重。张子龙告诉记者[JiZhe],从2004年开始,生猪疫情越来越复杂,“高致病性蓝耳病以前在我国绝对没有,至少我做防疫员20多年,从没见过。”
株洲市攸县西洋垅村养殖户胡宗彪坦言,因害怕日益复杂的疫情,他从来不到县外寻找猪源,所有仔猪都从附近熟人那里买。“我们村以前养猪的不少,大家有时候相互交流,觉得几乎每年都会发现新病,不知道是怎么暴发的。我也是害怕了,才不敢乱买仔猪。现在村里就我一户还在养猪,其他的都亏死了。”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副教授贾杏林告诉记者[JiZhe],包括生猪蓝耳病、圆环病等都是由国外引种带进国内,经变异后进一步加强。“国外品种生猪最大的缺点就是抗病性低,一旦发病,伤亡十分严重。”贾杏林说,这很容易引起养殖户恐慌,导致病急乱投医、乱用药。
不仅养殖业,种植业同样如此。过去几年,江西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BingChongHai],农民告诉记者[JiZhe],为保产量,一些地区的农田一周内要打三四次农药[NongYao],用药频率是平常年份的数倍。如果不频繁打药,就意味着减产甚至绝收,一年的辛勤汗水就白流了。
反季节生产不用猛药不行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颜谢村菜农王在虎的蔬菜[ShuCai]大棚里有一个纸箱,箱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农药[NongYao]包装物,记者[JiZhe]仔细数了数,共有14种农药[NongYao],包括杀虫类农药[NongYao]8种、杀菌类4种、杀螨类两种。
王在虎告诉记者[JiZhe],施用农药[NongYao]贯穿设施蔬菜[ShuCai]栽培的全过程,从播种到收获,每一步都伴随着农药[NongYao]的施用。种子要农药[NongYao]拌种;休棚期直接对土壤用药,以解决土壤消毒、连作障碍、土传病虫害[BingChongHai]等问题;从定植到最后拔秧一直要防治[FangZhi]各种病虫害[BingChongHai]。为了提高坐果率、膨大催熟果实或果实塑形,还要使用[ShiYong]大量植物激素。
尽管用了大量农药[NongYao],病虫害[BingChongHai]还是难以控制。更为严重的是,新的病虫害[BingChongHai]不断出现,“用啥药都控制不住”。一些老菜农反映,设施蔬菜[ShuCai]生产为病虫害[BingChongHai]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导致病虫害[BingChongHai]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这些年白粉虱、蚜虫、红蜘蛛、蓟马、潜叶蝇、根结线虫等虫害以及枯萎病、炭疽病、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疤斑病、晚疫病等病害越来越多,危害逐渐加重,迫使菜农用药次数增加,药量加大。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蔬菜[ShuCai]大棚本身就是用农药[NongYao]、化肥、农膜“制造”出来的“有毒”微环境。为了打破四季交替规律种菜,就必须使用[ShiYong]大量农膜、农药[NongYao]、化肥,而这又势必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NongYao]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形成“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
物理防治[FangZhi]成本太高
南宁八桂田园是集“现代农业展示基地,新型观光旅游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实习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及推广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
八桂田园生产部负责人韦志林告诉记者[JiZhe],园区防治[FangZhi]病虫害[BingChongHai]主要采取物理方法,如安置诱虫灯、养殖益虫等,此外还会使用[ShiYong]一些有机农药[NongYao]和生物农药[NongYao]。他透露,有机农药[NongYao]价格较贵,“比一般的农药[NongYao]贵一半以上”。此外,由于有机农药[NongYao]对使用[ShiYong]条件要求严格,农民较难掌握,效果并不一定比化学农药[NongYao]好。这也是部分农民不愿意选择有机农药[NongYao]的主要原因。
长沙市开福区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菜农说,有的菜不打药也可以,就用人工捉虫。但是这个办法费时费力,成本非常高,跟打药比起来,至少高出5倍。用防虫网,由于遮光,会导致蔬菜[ShuCai]减产20%~50%,而且蔬菜[ShuCai]长得不健壮。“我们菜农也有苦衷,种菜不容易,种菜要赚钱更不容易。不用药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价格上不去。换作你们又该怎么办?”他无奈地表示。
远距离运输难题谁来解
今年5月国内爆出“甲醛白菜”时,记者[JiZhe]曾到山东青州地区采访,当时一些蔬菜[ShuCai]经纪人称,冬季气温低,白菜不需要用甲醛溶液保鲜,只有春夏之交上市的春白菜才会使用[ShiYong]。当地公安机关查处了多名使用[ShiYong]甲醛溶液为春白菜保鲜的车主。据这些商贩交代,喷过甲醛的春白菜被运往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多个省份。
一名商贩告诉记者[JiZhe]:一车菜从山东青州运到河北廊坊要10个小时。如果不喷(甲醛溶液),白菜就会红根。运过去之后,卖菜还要时间。当天卖不掉的话,第二天就会烂很多,损耗就大了。廊坊那边的菜贩子也要求用甲醛保鲜,喷过的白菜根部白净,菜贩喜欢收,市场也好卖。
专家表示,甲醛本身不是食品添加剂,不仅不能用于食品中,也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初级农产品中。在农产品的运输环节,尤其需要警惕甲醛等药剂的使用[ShiYong]。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是大流通格局,相比过去,运输距离远、时间跨度长,这就对农产品运输提出了新课题,尤其是对蔬菜[ShuCai]等鲜活农产品,更是增加了运输难度。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如何保鲜是蔬菜[ShuCai]经销商、加工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半月谈记者[JiZhe] 娄辰 周勉 郭远明 吴小康)
拷问田间科技创新
一波又一波的病虫害[BingChongHai]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扰,也从源头上造成了农药[NongYao]滥用。对农药[NongYao]使用[ShiYong]加强监管无疑为我们获取安全农产品增加了保障,但若不从病虫害[BingChongHai]的防治[FangZhi]、高效低毒农药[NongYao]的研制等源头入手,去服务农业生产,帮助农民解难,监管工作终究事倍功半。
防治[FangZhi]水平尚有不足,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病虫害[BingChongHai]防治[FangZhi]技术的研究和利用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陈万权说,国外出来一个新的作物品种,抗病背景非常清楚,而我国遗传学研究应用还不够普及,植保和育种的合作少,盲目性比较大。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桂荣说,在植物抗病防虫方面,考虑到转基因作物也会引起新的病虫害[BingChongHai],国外已经开始努力寻找生物的方法,为未来的转基因作物储备新型生物农药[NongYao]技术。比如通过研究昆虫的基因,为研发新型农药[NongYao]提供更明确的靶标。
“现在国外一些公司通过大范围协作,很多昆虫的基因组都已经测完了,然后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和分子技术,一次性把一种昆虫的全部基因分析出来。”王桂荣说,而国内很多实验室还停留在简单基因克隆的研究水平,与国外差距越拉越大。
除基础研究外,我国在病虫害[BingChongHai]防治[FangZhi]技术上也存在不足。
广西玉林市农业委员会植保站站长陈景成说,南方地区每年都会发生稻飞虱等病虫害[BingChongHai],每年2月份,当地就着手预测工作。根据田间调查、历史比对、气候分析等作出预测,中短期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对防治[FangZhi]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但目前预测工作主要还是靠传统的人工调查,缺乏先进的设备。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蔬菜[ShuCai]协会会长章继业告诉记者[JiZhe],蔬菜[ShuCai]病虫害[BingChongHai]预报比粮食作物更加困难。当地农业局通过“农业信息平台”提前将天气预报和病虫害[BingChongHai]防治[FangZhi]情况发到每个蔬菜[ShuCai]基地负责人手机上,“气象方面的预报还算有点用,但病虫害[BingChongHai]防治[FangZhi]方面用处不是很大”。
章继业说,蔬菜[ShuCai]病虫害[BingChongHai]防治[FangZhi]必须因地制宜进行,而且这个“地”的范围非常小,整个黄兴镇两万多亩蔬菜[ShuCai],品种达几十种,每一个品种的发病周期、小气候、土壤环境都不一样,现在这种预测水平无法保证准确。
湖南省农业厅植保站站长欧高财认为,不管哪种预测,预测点所能覆盖的范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县,蔬菜[ShuCai]种植所要求的预测精度更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需要加大对整个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系统、防治[FangZhi]系统的投入,建立从省到地、县、乡的农作物病虫害[BingChongHai]监测预警与防治[FangZhi]技术支撑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