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职场攻略:态度决定一切 须学会与正向力量对接--总结经验
为什么出局[ChuJu]的总是我
职场如局。
这个[ZheGe]局可以是大局,比如公司、研究所、机关、NGO,人们聚在诸如此类的地方工作,简单地说,一块牌子就代表一个[YiGe]大局。大局之中,还有“××部”、“××办”、“××项目组”,这些名字各异的小牌子是一个[YiGe]个小局。从程序上来说,职场人都是先进大局才能入小局,但迈进“大局”只是第一步,这是看似最难实际最容易的一步。
最难的部分,实际上是逆向完成的。对每个身在职场的人来说,此后的每项工作都是在规模各异的“小局”中推进的,这些同事对你的评价最终会辐射或直达大局中,进而影响你的职业发展。
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ZheGe]大局,对小局就要小心再小心。
被“踢”出局[ChuJu]:态度出了问题
吴薇学的是编辑专业,在杂志社实习的3个月里,专业功底为她赢得的第一个[YiGe]称赞就是“上手快”。于是,当杂志社新来的总编辑兴致勃勃地筹建网站的时候[ShiHou],上手快的她就被优先考虑了。
吴薇的“定岗”非己所愿。但无论是愤而辞职还是拒不到岗,她都没有[MeiYou]勇气,所以,硬着头皮不得不上。虽然领导[LingDao]提前打了预防针,但吴薇还是没想到自己[ZiJi]要做的很多事情都与专业无关,复印、传真、根据领导[LingDao]的口述草拟各种报告,还要分析同类网站的设置特点,她觉得自己[ZiJi]就是一个[YiGe]高级勤杂工。
这个[ZheGe]周五下班之前,领导[LingDao]让大家好好想想自己[ZiJi]喜欢的网站栏目,给出理由,评估实现的难度。吴薇头疼不已,一直拖到周日晚上,想来想去,给领导[LingDao]发了条短信,大意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这个[ZheGe]任务“完成不了”。
领导[LingDao]并没有[MeiYou]回短信,只是在会上很含蓄地说,“眼下,要求大家都得是全才,想专职做标题党,还得等一等……”
这话刺得吴薇一个[YiGe]激灵,她跟实习时的“同事”闲聊时就是这么调侃自己[ZiJi]的——现任勤杂工,未来的“标题党带头人”。她图的是一时痛快,可这话显然飘进了领导[LingDao]的耳朵。
吴薇想解释却无从开口,跟领导[LingDao]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变得微妙起来。当网站设计到了后期,领导[LingDao]又让所有人讨论现在的网页色彩搭配是否协调的时候[ShiHou],吴薇的理由让领导[LingDao]彻底绝望了。她很诚实地说,“我是色弱,根本分不清色号。”
新网站开通之后,4位同事要么是名正言顺的负责人,要么是先主持工作,唯独吴薇,就像被忘记了一样,晾在那里。
作为职场新人,知识结构可能会有所欠缺、经验也不丰富,但对你的上司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积累完善的。全球职业规划师杨开认为,很多时候[ShiHou],一个[YiGe]人的出局[ChuJu],往往不是因为他的专业技能不够、知识储备不足,而是他的态度不够真诚。
杨开认为,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尤其是进展的困难时期,领导[LingDao]对态度的看重可能胜于成绩。他会在心里给每个人打个信任分,得分低的人难免会被“踢”出核心团队。如果说专业技能缺陷容易弥补,那改变态度并让领导[LingDao]扭转看法就更困难一些。
“面对他人的质疑,不要强化自我怀疑。有些人往往遇到挫折就换工作了,如此,越换越浮躁,越浮躁越没有[MeiYou]信心、越不懂得坚持。” 杨开说,“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YiGe]渐进的过程,不要限定多长时间改变局面,要给自己[ZiJi]时间,坚持下去,直到天时地利人和。”
被“挤”出局[ChuJu]:学会与正向力量对接
张可一手搭建了这个[ZheGe]系统的信息采集平台,但在优化系统的时候[ShiHou],却被“挤”掉了。
张可是个半路出家的软件工程师,此前,他学的是统计。这曾是亲朋好友挂在嘴边的励志故事,不过,仅限于大学阶段。当他就职于一家专业的软件公司之后,这种转换就变成了需要刻意回避的劣势,直到公司年初为新立的大项目组建团队。
这个[ZheGe]项目首先就需要采集分散信息,整合之后建立平台。领导[LingDao]看中了张可的统计学背景,点名要他参加。
张可接下这个[ZheGe]任务的时候[ShiHou]着实兴奋了几天。作为一个[YiGe]普通的技术人员,一直没有[MeiYou]主导的项目,4年过去,还是随时可以被取代的分母之一。这次,张可跟经理[JingLi]郑重其事地表了态,“准备抡开膀子大干一场”。
大家经常能看到张可加班,可半年过去,这个[ZheGe]平台上只能采集原来设想的40%的数据,每逢经理[JingLi]催促,张可就来一次慷慨激昂的表态。如此几次之后,经理[JingLi]便跳过这个[ZheGe]环节,追问下游系统的进度。
这让魏明非常恼火,作为这个[ZheGe]项目的最后一环,他的工作起码要等到张可的平台建到90%以上,才能真正开始运行。现在的情况是,他从平台上要么取不出数据,要么取出的是未经更新的数据。
经理[JingLi]催他,他就得去找张可。一开始,张可还让他“等两天再试试”,到后来,张可索性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采来的数据都放在那儿了”。
“这样的反馈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杨开说,团队合作切忌只看眼前事,没有[MeiYou]全局观,“做好自己[ZiJi]分内的事情是基础,但也应该看到你的任务对促进整体工作进度的作用是什么。只扫门前雪的行为,其实是团队适应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哪怕自己[ZiJi]门前的雪扫得再干净,也很难说他有真正的责任心。”
眼看项目临近结项,魏明忍无可忍,抱着电脑进了经理[JingLi]办公室。等到下一次项目进展汇报会的时候[ShiHou],经理[JingLi]另派人“协助”张可“完善”平台搭建。话是这样说,谁都明白经理[JingLi]的话外音,张可愤而撂了挑子,魏明乐见其成,跟新搭档配合相当默契。
虽然张可又去找了领导[LingDao]表示“要善始善终”,但他低不下头去找新搭档要活儿干,当然人家也没有[MeiYou]跟他商量的必要。
就这么挨到了系统结项会,张可觉得自己[ZiJi]像个透明人似的,当大家闹哄哄地去拍合影的时候[ShiHou],没人想起来要喊他一声。
合影没有[MeiYou]自己[ZiJi],这种事实上的出局[ChuJu],更让人失落。“分析原因是必要的,”但杨开并不赞成当事人自我批评,“过度的反省,只会让自己[ZiJi]更紧张,更谨小慎微。”
杨开认为,积极的解决办法是改变视角,比如,寻找自己[ZiJi]“合群”的时刻,思考这些场合具备什么特点,按照这个[ZheGe]思路,尽量在工作场合里复制或者重现它们,与正向资源和力量做链接。
被“让”出局[ChuJu]:不妨忍一时之失
王朗考公务员的时候[ShiHou],并不知道机关里的生存法则有多么与众不同。6年之后,王朗开始认真思考“风水轮流转”这句话的合理性。
今年3月,机关选定了一位副处长参选省里的一个[YiGe]奖项。机关的一把手非常重视,举全员之力,出谋划策。等到这些意见汇总之后,王朗所在的办公室就开始没完没了的加班。
办公室的张敏和王朗具体负责这件事,整理材料、写事迹报告。谁都知道,要说动笔,肯定是笔杆子王朗当仁不让,可张敏的资历老,王朗肯定不能指挥她给自己[ZiJi]打下手,干多干少全凭人家自愿。
非但如此,自己[ZiJi]写的东西,自己[ZiJi]还做不了主。首先,王朗不能对张敏视而不见,因此,他常说,“我先写着,您有什么想法我来落实。”成稿之后,发给张敏。有时候[ShiHou],张敏会说“真是笔杆子,写得真好”;有时候[ShiHou],则也会倚老卖老,说“我再来加一两句话就行”。接着,办公室再报给领导[LingDao]审阅。这个[ZheGe]领导[LingDao]看完,说“工作成绩如何突出,可以再强调一下”,王朗就得重新搜集素材,多写两页纸出来。那个领导[LingDao]看完,说“生活上的描写,不太生动”,王朗就要继续深挖副处长的隐私,重换思路再写一遍。
一层一层报上去,一次一次改下来,过程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好在,一把手如愿以偿,省里的10个先进个人中,这位副处长终于位列其中。
王朗不知道最后给领导[LingDao]的简报被改成了什么样,反正,每次一把手论功之际,张敏才是被浓墨重彩表扬的那一个[YiGe]。至于自己[ZiJi],要么被顺带赞一句,要么就干脆不提。
“在国企、机关这类讲资历的地方工作,很多时候[ShiHou]会面临付出与所得不一致的情况。”杨开说,忿忿不平、找领导[LingDao]理论,都不是明智的做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有的地方,注重员工的创新性,领导[LingDao]喜欢有好点子的人做助力。有的地方,更强调员工的服从性、纪律性,领导[LingDao]看重的是稳重,是牺牲精神。
王朗自认没有[MeiYou]“出让”功劳的主观意愿,但他更没有[MeiYou]夺回功劳的能动性。无论如何,报上去的简报是主任看过的,他让你让,你能不让吗?“就像打牌一样,身在其中,就要服从规则。”
如果你被“让”出局[ChuJu]了,那要搞明白自己[ZiJi]牺牲了什么,但也要清楚自己[ZiJi]更看重什么,“是一时得失重要,还是让领导[LingDao]知道你可以顾全大局更重要?”(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