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孕妇怀双胞胎18天后变单胞胎 医生称被胎盘吸收--中国年鉴
另一个[YiGe]胎儿[TaiEr]哪去了?医生[YiSheng]说被胎盘或母体吸收
这事其实很常见,很多早期妊娠都是双胎,竞争中优胜劣汰
明明B超照出的双胞胎[ShuangBaoTai],怎么过了18天就变成单胞胎了,第一次怀孕的黄女士[NvShi]被搞“晕”了。
另一个[YiGe]胎儿[TaiEr]哪里去了?有医生[YiSheng]说“被吸收了”,有的说“凋亡了”,总之情况“很正常”。
这些回答都无法拉直她脑中的问号,丈夫和婆婆也为意外失去一个[YiGe]孩子伤心不已。
事隔18天 双胞胎[ShuangBaoTai]变单胞胎
昨天,29岁的黄女士[NvShi]在武汉一家网站论坛发贴,今年5月26日发现怀了孕,一家人很高兴,老公“舌头都捋不直了”。夫妻俩双方家族都有双胞胎[ShuangBaoTai]基因,还猜测会不会怀上双胞胎[ShuangBaoTai]。
怀孕40天,到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学查血,HCG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很高,医生[YiSheng]分析宝宝发育很好,还可能是双胞胎[ShuangBaoTai]。10天后去复查,检查结果是“双胎囊双原始心管搏动”,局部有液性暗区。医生[YiSheng]建议住院,后来在家休养。
18天后,忐忑的黄女士[NvShi]又挂了协和医院专家号,专家对照此前B超发现,两个宝宝在一个[YiGe]胎囊里,情况不太好,建议再重照。结果让她惊呆了——只有一个[YiGe]胎儿[TaiEr]了。
黄女士[NvShi]难过极了。如果说孩子“流掉了”,为何没有腹痛、出血或排出异物?
网友们也七嘴八舌:“你们怕不怕曾经也吸收过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太恐怖了!”“万一宝宝多个手脚或多个器官怎么办?”
两个胚胎互相竞争,优胜劣汰
记者向同济、协和、商职等多家医院妇产科求证,专家们说,这种情况的确很常见。一年都会遇到几例到数十例。
湖北省生殖医学会主任委员、同济医院妇产科教授朱桂金说,“单胎流产率也有17%左右,双胎当然也可能流掉一个[YiGe],甚至两个。”很多早期妊娠是双胎,在发育过程中,两个胚胎互相竞争,优胜劣汰,较弱的那个就停育了,这是自然筛选的过程,是正常现象。
“以前没有这么多检查手段,大多数没被发现。现在发现的也只是较小的一部分,早期被淘汰的双胎之一很多,大部分留下的单胎仍然平安无事,黄女士[NvShi]不必过于忧心。”朱桂金说。
朱桂金解释,一般来说,由一个[YiGe]卵子分裂出的单卵双胎极少发生这种情况,这类胎儿[TaiEr]要么都健康发育,要么同时出现问题。“自然减胎”多发生在双卵双胎和试管婴儿上:一个[YiGe]胎儿[TaiEr]发育正常,另一个[YiGe]却“消失”了,原因很复杂,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发生率约占60%以上。
而孕早期消失的胎儿[TaiEr],常常被胎盘或母体吸收,剩下的一个[YiGe]或多个胎仍可以正常发育,母亲不会出现不适,不会出血或排异物,所以黄女士[NvShi]无异样的感觉是正常的。
是否双胞胎[ShuangBaoTai] 12周后做B超
难道是之前的医生[YiSheng]看错了?针对网友的这一怀疑,武汉市十一医院B超室主任任叶青认为,一般来说,B超检查“可能看漏,不会看多”,怀孕50天以上可以看得清楚,黄女士[NvShi]“双胎囊双原始心管搏动”说明是双卵双胎,但存在自然淘汰的可能性。他平均一年也见过十来个这样的病例。
国外有研究报道称,在早期B超诊断出的双胞胎[ShuangBaoTai]妊娠中,大概有1/5后来会消失。很多医生[YiSheng]会提醒孕妈妈,如果在怀孕头几周发现怀上双胞胎[ShuangBaoTai],不要过于激动,等怀孕12周以后再做B超时才能确定。
专家还举例说,有一种“纸样儿”就是接近孕中期胎儿[TaiEr],由于不断受到另一正常妊娠胎儿[TaiEr]羊膜囊的挤压,死胎部分软组织被吸收。等到母亲分娩时,胎儿[TaiEr]就变得又扁又薄,像纸一样,但轮廓却清晰可辨。这和我们常见的自然流产一样,是胎儿[TaiEr]在宫内停止发育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3个月后发生双胎之一消失,母体和胎儿[TaiEr]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孕妈妈应严密观察,以防并发症的发生。(记者祁燕 通讯员聂文闻 邱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