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独生子女养老 无法顾全老人精神健康--总结经验
“421”家庭真闹心
今年39岁的宋文在北京奋斗了近十年,终于在事业和家庭上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最牵挂的是家里的老父母,隔几天就要往家里打个电话。
“二老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在这边管不了,干着急。我叫他们到北京来同住,但是他们来了一次,住了一个星期就待不住跑回老家了,说平常连个说话的邻居都没有。”宋文忧虑地说。
宋文担心的不仅是自己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岳父岳母。“就算是父母愿意来北京,我也没有能力让四位老人[LaoRen]住在这里,只能选择两位老人[LaoRen],可是这样另外两个人就无法照看了。”
和宋文一样,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里,独生子女们将不得不面对父母的养老[YangLao]问题。事实上,日前,全国老龄办称,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LaoNianRen]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LaoNianRen]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YangLao]模式是家庭式养老[YangLao],“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这就决定了老人[LaoRen]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LaoRen]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421”模式(四个老人[LaoRen],两个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LaoRen]的养老[YangLao]重任,更增加了家庭养老[YangLao]的难度。
鲁丽31岁了还没有结婚,在家是娇娇女的她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找对象一定不找独生子,她说:“我父母这一辈,兄弟姐妹好几个,照顾父母就相对简单一些。如果我再找一个独生子,我们两个人将来要照顾4个老人[LaoRen],还要抚养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家里养老[YangLao]不放心
今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指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LaoRen]将超过5100万,占全国老年人[LaoNianRen]口的23.08%。
钟楼湾胡同11号,曾经是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的敬老院,如今,因为无法维系经营下去,已经改成了饭店。附近的老人[LaoRen]要么住更远的养老[YangLao]院,要么回自己家。
行动不便,可享受上门陪护服务;空巢老人[LaoRen],白天可去托老所消遣;子女无暇做饭,可去社区食堂专享老年人[LaoNianRen]食谱……老人[LaoRen]住在家里,享受社区内提供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是北京目前正大力推行的居家养老[YangLao]模式。北京市民政局曾要求,2011年底前全市70%的社区要成立居家养老[YangLao]服务组织。
但实际上,这些规定落实起来相当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日常工作普遍忙不过来,很难开展居家养老[YangLao]服务。
“设施的建设也是问题。小区的老人[LaoRen]一直呼吁建老年食堂,可是谁来投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党委书记向笔者反映。她说,按规定,新建改建居住区要配套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其征地拆迁费用由承建项目开发公司承担,基本建设费用由区县政府负担,产权归区县政府所有,但由于没有操作性办法,政策的刚性不足,很多新建小区养老[YangLao]服务机构未能落实。
靠自己请保姆养老[YangLao]也不堪重负,麻烦重重。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刘明辉指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家政业的劳动力资源逐年递减,而需求量年增20%。绝大多数家政服务组织缺岗率达10%~30%,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
且不说普通职工家庭负担不起保姆费用,甚至不少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人士也称,这两年保姆费用越来越高,找个可心的素质高的保姆并不容易。
在老年人[LaoNianRen]中,空巢老人[LaoRen]和失能失智老人[LaoRen]的居家养老[YangLao]风险巨大。“许多城市出现了老人[LaoRen]死在家中却无人发现的情况,这说明以家属照顾为依托的居家养老[YangLao]功能是残缺和不完整的,已经难以应对空巢老人[LaoRen]越来越多的挑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说。
机构养老[YangLao]难合心
到去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LaoNianRen]口达1.85亿人,全国各类养老[YangLao]机构4万个,养老[YangLao]床位315万张。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LaoRen]养老[YangLao]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YangLao]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LaoRen]达245万,即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人[LaoRen]。“到2020年,90%的老年人[LaoNianRen]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YangLao],6%的老年人[LaoNianRen]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YangLao],4%的老年人[LaoNianRen]入住养老[YangLao]服务机构集中养老[YangLao]”,这是2008年12月北京市《关于加快养老[YangLao]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描绘的蓝图。
“在北京为老人[LaoRen]找一家合适的养老[YangLao]院真难。”宋女士想给七十多岁的母亲找家养老[YangLao]院,跑了多半个北京城,有床位的养老[YangLao]院条件十分简陋,环境稍好的则需“排队等候”。
不少人去民办养老[YangLao]院打听,“环境是好,但交通不便,收费更贵。”“不少养老[YangLao]院在入住时需先一次性交一笔钱,至少5000元,再算上各类押金和按月算的床位、护理、伙食费,少说也要上万元,这还不包括以后每个月好几千的开销,对于工薪家庭是笔不小的费用。”
“住不上”和“住不起”并存——这就是中国普通收入家庭寻找养老[YangLao]院时所遭遇的困境。
老无所依的精神孤独
日前,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时表示,靠独生子女照顾父母这种家庭养老[YangLao]保障方式肯定会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老年护理问题应该从老年人[LaoNianRen]互助等三个方面解决。由社区组织老年互助,根据老年人[LaoNianRen]能够自理的程度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举办更多的养老[YangLao]院,满足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老年人[LaoNianRen]的需求;对于那些没有经济能力,鳏寡孤独的老年人[LaoNianRen]由政府的养老[YangLao]院包起来。
然而,专家所述,只是解决了老人[LaoRen]的生活问题,社会化养老[YangLao]虽然模式很好但是无法解决老人[LaoRen]需求的全部问题。
传统的养老[YangLao]观念和模式的延续,让更多老人[LaoRen]孩子不在身边时倍感孤独。
“父母每次给我打电话不是问我那些小孩子吃饱穿暖的问题,就是给我说邻居家的家长里短,说过很多次的话他们不断的重复,”80后的张丹丹在跟同学讨论自己的父母时不忍这样抱怨,然后,她发现,同学的情况差不多,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因为父母身体好就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父母真的老了,离开儿女,精神上孤独了。”
老无所依了,怎么办?住在哪?吃在哪?谁照看?老人[LaoRen]孩子都焦虑。
专家建议,在不断完善社会化养老[YangLao]机制的今天,独生子女一代在自己未来生活道路上尽量地思考父母的未来需求,用新的孝道去孝敬尊敬自己的父母也是完善养老[YangLao]内涵不可或缺的。(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