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心理课堂:室友相煎 琐事分歧挑战心理健康--中国年鉴社

  

心理[XinLi]课堂:室友相煎 琐事分歧挑战心理[XinLi]健康

    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居然缘起于“生活琐事”?!一时间,舆论再次哗然。那些几乎曾发生在每个宿舍的小矛盾、小分歧、小意见,真的断送了两条原本年轻而优秀的生命!“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或许不仅仅是网络上的玩笑,多少带着庆幸和反思。那么,生活琐事真有这样大的杀伤力吗?要知道,“琐事”不只在校园宿舍,也在家、在单位,在与你近距离、长时间接触的每个圈子中。我们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面对自己[ZiJi]和身边人的负面情绪[QingXu]?记者专访了对高学历人群心理[XinLi]和青少年心理[XinLi]皆有专门研究、中科院心理[XinLi]所“国民心理[XinLi]健康状况研究”团队的陈祉妍教授。

    陈祉妍 中国科学院心理[XinLi]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XinLi]学博士,中国心理[XinLi]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

    核心提示:

    ◎有些事对某人产生了应激,可能对另一方并不算回事。

    ◎不会表达和疏解负面情绪[QingXu],久之形成习惯性压抑状态,要么强烈不当地爆发,要么自己[ZiJi]崩溃。

    ◎人际交往中,主动理解别人、接收和体察爱与关怀、合理表达愤怒,都是重要的能力[NenLi]。

    记者:从心理[XinLi]学角度来看,“生活琐事”对人的心理[XinLi]刺激怎么会到动杀机的地步?

    陈祉妍:这在心理[XinLi]学上涉及到一个应激问题[WenTi]。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对人产生影响[YingXiang],如果刺激需要人做出较大努力才能有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NenLi],就会引起心理[XinLi]、生理平衡的失调,出现紧张反应状态,这就是应激。以前的概念更多侧重于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YingXiang],但现在对应激的理解,更重视主客观的互动,我们认为应激也带有很大主观性。也就是说,同样生活在宿舍里,有些事对某人产生了应激,可能对另一方并不算回事。所以,同样的琐事会反反复复地发生,不断刺激着那个人,使他的不快、紧张、愤怒日积月累。

    那么,人何时会出现反常的行为,或者崩溃?就要看应激与人的应对能力[NenLi],哪个更强;外界的压力与人内在承受力、解决程度之间的关系了。有些人更容易把生活琐事带来的不快憋在心里,轻易不会表达和宣泄出来。而这种隐忍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QingXu],导致的结果要么是强烈而不当的爆发,要么是自己[ZiJi]的崩溃。

    在成长期,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YingXiang]很大。人们通常容易关注的是明显的创伤,或者说突然的、无法抵抗的急性应激。而生活琐事对人的影响[YingXiang]属于慢性应激。研究发现,慢性应激对人的影响[YingXiang]往往要大过突发的一次性的急性应激。比如,家庭对孩子[HaiZi]的长期忽视和冷落、情绪[QingXu]虐待,可能比一次地震灾害给孩子[HaiZi]带来的负面影响[YingXiang]更大。这是因为长久且不断积累的负面情绪[QingXu]对人的心理[XinLi],尤其是性格成长伤害很大。

    记者:可造成心理[XinLi]伤害的忽视、冷落和情绪[QingXu]虐待具体指哪些行为?

    陈祉妍:这里的忽视一般指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家长长期沉迷于不良嗜好,无心给予孩子[HaiZi]基本的生活照料,丢给小孩一些钱,让比较小的孩子[HaiZi]自己[ZiJi]去找饭吃;衣服脏了,也没人给换洗等严重影响[YingXiang]躯体生活的问题[WenTi]。也有因家长自己[ZiJi]患有精神疾病,无力照看孩子[HaiZi]的。伴随着躯体上的忽视,情感的忽视也必然存在。但更普遍的是没那么极端,后果也显得不太严重的忽视——比如认为小孩的想法是无意义的,不用理会他们的观点和态度,任何事必须永远按我的意愿行事——这是家长认识上的问题[WenTi],对孩子[HaiZi]不一定致病,但会导致很多孩子[HaiZi]在情绪[QingXu]调节方面发展不太好。成年人中的情绪[QingXu]虐待,有俗称的“冷暴力”,比如夫妻间长期不理不睬。但更常见的问题[WenTi]可能是无效沟通带来的情感伤害——既没有表达出自己[ZiJi]真正想要什么,又伴随着很多指责、联想。

    记者:出事后,总有很多关于青少年该怎样适应集体生活规则的讨论。但我在您一篇文章中注意到“心理[XinLi]学家温尼科特指出,如果孩子[HaiZi]在成长过程中过早、过多地受到外在压力的限制,他就没有多少空间去发现自己[ZiJi]的真实感受,而是要努力学会适应外在要求。”一些心理[XinLi]学家强调,过于注重适应各种外在的要求,会严重损害人的心理[XinLi]健康。那么,青年人该怎样从心理[XinLi]上调整自己[ZiJi],才能融入大学校园、工作岗位,甚至是婚姻家庭呢?

    陈祉妍:如何让孩子[HaiZi]在合适的时机面对新的挑战,这是一个始终贯穿在养育过程中的难题。你对孩子[HaiZi]的过度保护,等于不给他成长的机会,使他变得对自己[ZiJi]没有信心,时常会感到自卑。但过多、过早地给他们要求和压力,他们会感到难以适应,不断失败,也会造成不自信。而且,每个个体发育发展又不一样。所以说,给孩子[HaiZi]适时适当的约束、要求,是非常难把握的。能给大家提示的是,调控情绪[QingXu]的能力[NenLi]与身体发育、认知能力[NenLi]、智力水平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不能片面地指责“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幼稚”之类的。

    具体到人际交往上,理解别人的能力[NenLi]很重要。追女孩子[HaiZi],得知道女孩喜欢什么;要融入一个环境也应该主动地了解和关心别人各方面的需求,不能总是被动地等着别人来问我,关心我。其次,接收和体察爱与关怀,也是一种能力[NenLi]。有人虽然表现出开朗、主动,但内心中并没有什么幸福感,也很难感受到被关心,这样的人往往也不太会表达和疏解自己[ZiJi]的负面情绪[QingXu],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的压抑状态。人际交往是成长中积累的多种能力[NenLi],从小到大欠缺得越多,可能越难与导师、室友、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需要调整和适应新环境的时间也越长。所以,我们一直想在高校课程里设置包括人际交往能力[NenLi]、情绪[QingXu]调节能力[NenLi]、问题[WenTi]解决能力[NenLi]在内的心理[XinLi]技能课,让心理[XinLi]学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对人的成长有帮助。

    记者:独生子女环境和网络人际,往往是出现问题[WenTi]后舆论归罪的方向,您认为这些外界因素对人的心理[XinLi]影响[YingXiang]有多大?

    陈祉妍:现在青少年出现的多种现象,我不想简单归于独生子女问题[WenTi],还有很多独生子女也成长得很好啊。如果过度依赖人机交流,确实会有问题[WenTi]。因为,电脑和各种Pad虽然“智商”很高,但没有情感。网络人际也不利于培养理解他人的能力[NenLi],因为你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肢体语言、感受不到语气,而这些非语言信息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语言本身传达的信息还重要。“心口不一”、“言不由衷”都是非语言信息传达出来的。

    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青少年教育中心理[XinLi]学纳入得不够,包括心理[XinLi]健康工作人才的数量、专业水平都不足以满足需求,这又与心理[XinLi]健康实践工作获得的重视不足和投入不足有关。相比之下,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较好一些;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大学的心理[XinLi]教育和辅导是较好的。有心理[XinLi]学家做过大学生心理[XinLi]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有心理[XinLi]学工作者的高校里,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XinLi]健康情况逐年变好,但大一新生的心理[XinLi]健康却没变好,青少年则反而更差了。其实,现在大家看到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问题[WenTi],很大程度上是在其成长中的积累,只不过在大学阶段爆发。

    记者:国外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那么是天生的精神缺陷,还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年轻人如此冷血,漠视生命?

    陈祉妍:天生缺陷会与遗传有关,但遗传对人的影响[YingXiang]没那么大,只有精神分裂这种疾病在遗传上表现比较突出。产伤、新生儿窒息会对心理[XinLi]健康有一定影响[YingXiang],但现在这些问题[WenTi]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越来越少了。心理[XinLi]健康问题[WenTi]很难从大脑的先天结构上找到证据,但患者的大脑功能可能产生变化,比如活跃的脑区与别人不同,这些可以经过后期的心理[XinLi]治疗等手段得到一定的改善。

    不过,人性格的天生倾向会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比如,爱哭的幼儿,就更容易处在一种焦躁不安的环境中。因为,他哭闹时很难安抚,父母可能会不容易控制好自己[ZiJi]的情绪[QingXu]。所以,学会调控自己[ZiJi]的情绪[QingXu],不仅是青少年的事,成年人也一样需要。

    记者:在哪些情绪[QingXu]下,人最容易产生冲动,无法理智地控制住自己[ZiJi],做出极端之举?

    陈祉妍:一种是攻击类的行为容易激起别人的愤怒,例如两人打架、对骂,是属于双方相互攻击。另一种是对对方自尊的伤害,例如忽视别人的存在、看不起别人。这两者也有重叠,比如辱骂、讽刺就是两者兼而有之。人与人之间的情绪[QingXu]互动,非常复杂,不见得完全是由眼前对方的做法决定的。人的心理[XinLi]很健康时,对外界的看法与现实是吻合的。患有轻度到中度的心理[XinLi]疾病时,他的感受会与现实有偏差,但有时自己[ZiJi]会反思,可以调整一些偏差。偏见几乎人人都会有,但健康人是可以自我调整的。而心理[XinLi]问题[WenTi]非常严重的,很可能会坚定地认为别人就是对自己[ZiJi]不好,无论你做什么,都会让他反感、愤怒。

    记者:无论学生还是成年人,在学业、就业、婚恋等问题[WenTi]上总会遇到压力和各种不如意,甚至是打击,我们应该怎样平复自己[ZiJi]的坏情绪[QingXu]?

    陈祉妍:人需要学会表达愤怒。愤怒,在心理[XinLi]学上是一种适应性情绪[QingXu]。它在某些情况下,能给人一种改变现实的力量。健康人对愤怒的合理表达有时体现为一种期望。比如夫妇俩吵架,有时能解决问题[WenTi],因为通过表达,让对方理解彼此所想所需。但是,如果过度压抑不满和愤怒,要么自己[ZiJi]会生病,要么就是蓄积久了,爆发得过于激烈。而激烈的愤怒情绪[QingXu]并不利于别人接受,也不会给局面带来好转。

    心理[XinLi]上也存在“病毒”,但如果能及时意识到,就能在好的书籍指导下完成心理[XinLi]自助,并得到改善。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潮流,就是把心理[XinLi]专业的自我调节方法变成网络程序,供大家及时完成自我疏导。当然,太严重的心理[XinLi]问题[WenTi]就需要专家的治疗了。

    记者:看到您去年与人合作的文章《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的关系》,睡眠会对行为有那么大影响[YingXiang]吗?

    陈祉妍:不能忽略生理状态对我们的影响[YingXiang]。睡眠对情绪[QingXu]的影响[YingXiang]是有很充分的研究证据。比如,睡眠不好,认知能力[NenLi]就会下降;睡眠欠缺,心情就会烦躁、低落。人在情绪[QingXu]不稳定,认知下降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

    记者:我们知道,主观抑郁、焦虑,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那么当主观感觉抑郁、纠结的时候,就应该想办法调整吗?有哪些比较有效的自我调节法呢?

    陈祉妍:主观上有不良感受就应该尽早寻求帮助。但很多人容易把去看心理[XinLi]医生,界定为“我有病”,而产生各种顾虑。事实上,能主动去寻求心理[XinLi]干预,正说明你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NenLi],有改善自己[ZiJi]生活质量的愿望。当子女教育让人头疼,或者在求职、恋爱上不顺利时,人们都可以去找心理[XinLi]医生谈一谈。主动读一些比较好的心理[XinLi]辅导类的书,是自我调节的有效办法,我们在讲课时也经常会推荐好书给学生。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董晓莹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