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纪念与回忆 >
胡耀邦:卓越风范励后人--中国年鉴网
《党史纵览》授权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胡耀邦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2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高贵品质至今仍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里。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我一万次地请求你们[NiMen],今后再也不许送什么东西[DongXi]来了”
瞻仰过胡耀邦故居陈列室的人一定会记得,胡耀邦亲笔写给金星大队党支部书记龚光繁的那封信。
这封写于1961年11月12日的信这样[ZheYang]写道:
光繁同志[TongZhi]并党支部同志[TongZhi]:现在耀简(胡耀邦的堂弟,笔者注)先回来,耀福(胡耀邦的胞兄,笔者注)过四五天后也要回来。不久前,我曾给公社党委详细写了一封信,请求公社和你们[NiMen]一定要坚决劝阻我哥哥、姐姐和一切亲属来我这里。因为第一,这样[ZheYang]会妨碍生产和工作[GongZuo];第二,浪费路费;第三,我也负担不起。但是,你们[NiMen]却没有[MeiYou]帮我这么办。这件事我不高兴。我再次请求你们[NiMen],今后一定不允许他们来。
这次他们来的路费,听说又是大队出的。这就更不对了。中央曾三番五令要求各地坚决纠正“共产风”,坚决严格财政管理制度,坚决退赔一平二调来的社员的财物,你们[NiMen]怎么可以用公共积累给某些干部和社员外出作路费呢?这是违反中央政策的啊!如果社员要追查这些事,你们[NiMen]是负不起这种责任的!请你们[NiMen]党支部认真议议这件事。一切违反财政开支的事,万万做不得。做了,就是犯了政治错误。
送来的冬笋和芋头,这又是社员用劳动生产出来的东西[DongXi]。特别是现在困难时期,大家要拿来顶粮食,你们[NiMen]送给我也做得不对。但是已经送来了,退回去又不方便。只好按你们[NiMen]那里的价值,退回24元钱,交耀简带回去,请偿还生产这些东西[DongXi]的社员。在这里,我一万次地请求你们[NiMen],今后再也不许送什么东西[DongXi]来了。
时至今日,龚光繁老人仍然保存着这封近半个世纪前的来信,信纸已经有些发黄。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龚光繁在胡耀邦家乡所在的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公社金星大队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大队建了一座小型水库,但在当地买不到发电机,经大队党支部研究,请胡耀邦的胞兄胡耀福和堂弟胡耀简两人一同去北京,向胡耀邦求助。
因为这是给公家办事[BanShi],路费可以报销。那时胡耀邦的母亲也在北京居住,所以两人就顺便给老人家捎了一些冬笋和芋头。同时,公社党委也准备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送给老人。可是,胡耀邦却对此很不满意,一直想找机会退回这些款物。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他给大队党支部书记龚光繁写了一封长信。
胡耀邦虽然帮助家乡人民买了发电机,但他不同意大队为胡耀福和胡耀简解决路费。
龚光繁在写信时客套了一下,也被胡耀邦批评:
“要写实在的情况,不许虚夸,也不许隐瞒。你们[NiMen]说我对家乡有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不合乎事实。一切不合乎事实的东西[DongXi]都叫虚夸……听说我叔叔的儿子耀焘哥生活较为贫困,我没有[MeiYou]能力过多地帮助他,送给他两件旧衣服,请你们[NiMen]转告他,让他好好生产,努力改善自己[ZiJi]的生活。至于其他亲属,我实在无力接济,如有人提出再来找我,也请你们[NiMen]劝阻,再三地希望你们[NiMen]搞好社员的生活和全队的生产。”
他无论到哪里,绝不私收任何礼品,总是轻车简从;他艰苦朴素,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