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纪念与回忆 >

在杜鹃花红的日子里——记皖浙赣之行--中国年鉴(8)

  
  父亲[FuQin]是1937年2月离开石屋坑的。73年后,我们[WoMen]——他的儿女来到[LaiDao]这里,亲身感受了老区人民的真情、亲情、深情、热情。

  那天,大雨滂沱,寒气袭人。我们[WoMen]乘坐的中巴车还没进村,就听到了喧天的锣鼓、震耳的鞭炮,“热烈欢迎刘毓标将军亲属团”的横幅映入眼帘。一下车,村民们、小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就把我们[WoMen]团团围住。人群中有几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妇女,本是要上山采茶的,听说刘毓标的后人要来,她们特意留下来等我们[WoMen]。

  在乡亲们的簇拥中,我们[WoMen]来到[LaiDao]了村口的“流芳亭”。1993年2月,休宁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流芳亭”,立碑铭书,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激励后人。亭中黑色大理石的石碑上,正面的碑文追述了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石屋坑人民抛头洒血、奋勇抗敌的英雄壮举,仅36户98人的小山村,就有20多人被抓坐牢、7人献出生命;背面镌刻着父亲[FuQin]写就的诗文,饱含了对石屋坑人民高度的赞扬和深切的感激之情。我们[WoMen]在“流芳亭”中,戴上了孩子们敬献的红领巾,聆听了孩子们朗诵的碑文,和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

  在乡亲们的簇拥中,我们[WoMen]来到[LaiDao]了石屋坑2l号。这是当年[DangNian]村民张志周的老屋,上下三层,背倚青山,俯瞰全村。它是皖浙赣省委的驻地,成为3省30余县革命[GeMing]斗争的指挥枢纽。我们[WoMen]沿着狭窄的陡梯登上二楼,这是省委书记关英的住处和省委开会、研究工作的场所,多少决策、部署就从此处产生;登上三楼,这是省委的小印刷厂,各种文件和传单就从此处撒向四方。今天,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只有墙上镜框中泛黄的照片和沿墙展柜中陈列的文物再现着那一段历史。在这里,大哥写下了“继承先辈革命[GeMing]精神,创建石屋坑美好明天”的题词,我们[WoMen]一一签名,表达了共同的心愿。

  在乡亲们的簇拥中,我们[WoMen]来到[LaiDao]了小岭头战斗指挥所。这是一幢木质二层小楼,楼前的水池中,游动着一条56岁高龄的“鱼王”。石屋坑和鄣公山村,都处于高海拔,这儿的鱼是“冷水鱼”,生长期长,肉质鲜嫩。乡亲们说,当年[DangNian]在石屋坑前的小岭头,独立[DuLi]团与来犯之敌打了一场恶仗。关英在这幢小楼上凭栏指挥;父亲[FuQin]身先士卒,冲上山去,杀得性起,光了膀子,端着机枪,带领独立[DuLi]团的指战员奋勇杀敌。此战红军[HongJun]大获全胜,毙敌70余人,缴枪100余支。

  在乡亲们的簇拥中,我们[WoMen]来到[LaiDao]了“红军[HongJun]祠”。在祠堂门口,我们[WoMen]与石屋坑群众照了合影。村里在祠堂中摆了多张方桌,大家围坐在桌旁,一边嚼着野蒜头、咽着野菜拌米粉,一边亲切叙谈。乡亲们说,石屋坑的群众没有忘记我父亲[FuQin]等革命[GeMing]前辈。2008年,在父亲[FuQin]诞辰100周年之际,石屋坑还组织了纪念活动。乡亲们说,父亲[FuQin]等革命[GeMing]前辈也没有忘记石屋坑的群众。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逢年过节还送来慰问品。在他们的关心和眷顾下,深山中的老区通上了高压电,用上了程控电话,道路拓宽了还浇上了柏油。最令乡亲们感动的是,父亲[FuQin]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重返石屋坑,看望老区人民,共商振兴之计。第二次,他已是83岁高龄,身体很弱,气喘得很,是乡亲们用竹椅绑成的轿子把他抬进石屋坑的。一名妇女,拿出了一张保存完好的香烟纸,上面是母亲陪同父亲[FuQin]到石屋坑时给她留下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刘毓标、赵倩,南京市山西路傅佐路31号,电话025—37674。”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