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朱德入党为啥被陈独秀拒绝 远赴欧洲找周恩来--中国年鉴(2)
此后,更大的打击又一次降临到朱家[ZhuJia]。1894年春夏,川北发生严重旱灾,夏粮颗粒无收。朱家[ZhuJia]陷入困境,实在无力向丁姓地主交租。狠毒的丁家乘人之危,一再逼迫朱家[ZhuJia]交租。除夕那天,朱家[ZhuJia]被迫退佃、搬家。全家分成两班,各谋生路。在大雪纷飞的大年初四,朱德[ZhuDe]离开父母,随着祖父母、伯父母,艰难度日。地主的狠毒、亲人分离的痛苦,使朱德[ZhuDe]过早地品尝了社会的冷酷与生活的艰辛。
当时,四川成千上万的农民都和朱家[ZhuJia]有同样的命运。一年夏天,一群灾民因饥饿冲进地主家的大宅院,打开粮仓,拖出猪羊,然后准备散去。这时,官府派来军队镇压灾民,一时间,枪声大作,灾民们哭声震天,鲜血四溅。这惨不忍睹的景象,深深地烙在朱德[ZhuDe]的头脑中,仇恨与反抗旧社会的思想[SiXiang],在他的心中不断强化。
怎样才能不受人欺凌呢?在朱家[ZhuJia]人看来,他们挨穷受苦,就是因为没文化,家中要是有个识字的人,就不会这样了。于是,朱德[ZhuDe]的父母与伯父母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凑钱送朱德[ZhuDe]上学。朱德[ZhuDe]肩负改变家族命运的使命,开始了求学生涯。
1892年,朱德[ZhuDe]进入本姓家族办的私塾馆读书。私塾老师是朱德[ZhuDe]的远房叔叔朱世秦,他按照朱氏宗谱的排行,给朱德[ZhuDe]取名朱代珍。10岁那年,朱德[ZhuDe]又转到席国珍的私塾读书。席国珍先生是一位饱学之士,古典文化造诣精深,熟悉历史。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分愤懑。在课堂上,他经常纵论古今,抨击时弊,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把做官的人常常骂得狗血淋头”。农忙时,朱德[ZhuDe]就回家劳动,农闲时,才能上学。他抓住一切时间,拼命地学习[XueXi]。在同学中,虽然他年龄最小,但成绩最好,识字最多。从10岁到18岁,朱德[ZhuDe]一直随席国珍先生学习[XueXi],这正是他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席国珍爱国感情的深刻影响下,朱德[ZhuDe]的思想[SiXiang]“慢慢开展了”,“在当时充溢着的思想[SiXiang],就是‘富国强兵’。我们晓得做‘富国强兵’的事,没知识不行”。朱德[ZhuDe]特别崇敬岳飞,曾写文章盛赞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他还与老师、同学一同探讨过太平天国、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的成败得失。朱德[ZhuDe]不仅读完了四书五经、《史记》、《三国志》等中国[ZhongGuo]传统经典,还接触了“新学”。经过几年的学习[XueXi],他不再仅仅考虑家庭的命运,而是关注起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朦胧地感觉到,外国比中国[ZhongGuo]先进,也许到外国去,就能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萌生了出国学习[XueXi]、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念头。
1905年,朱德[ZhuDe]改名朱建德,来到县城,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果在1000多名考生中,他考了前20名。同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成立了中国[ZhongGuo]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ZhongGuo]同盟[TongMeng]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GeMing]纲领,推动了中国[ZhongGuo]旧民主主义革命[GeMing]的高涨。中国[ZhongGuo]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李大钊等,都曾经接受过孙中山的革命[GeMing]理论,并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GeMing]。十月革命[GeMing]后,他们认识到三民主义救不了中国[ZhongGuo]之后,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朱德[ZhuDe]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