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晚年毛泽东在杭州:看戏评戏、视察小营巷--中国年鉴(3)
毛泽东[MaoZeDong]第三次上北高峰,是从留下老东岳上去的。那条路是石板铺成的,年代久远,多有破损,路面长满杂草,但相当陡,两旁没有树木。已是3月中旬,那日天气晴好,空气有些闷热。登山时身上微微出汗,毛泽东[MaoZeDong]敞开衣裳,手里拿了把扇子。由于当时国内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浙江又是蒋介石的老巢,敌人的破坏活动很频繁。中央指示公安机关要提高警惕,严防阶级敌人破坏、捣乱。因此,对毛泽东[MaoZeDong]的警卫工作也特别小心。为保万无一失,在毛泽东[MaoZeDong]活动经过的地方,警卫人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那天上山前,警卫人员事先派人对游人做了疏散和布控。毛泽东[MaoZeDong]一路上见不到群众很不高兴,但没有吭声。那首《五律·看山》,我分析就是那天打的腹稿。
毛泽东[MaoZeDong]在诗中写的“三上北高峰,杭州[HangZhou]一望空”,指的是他3次登上北高峰,远望杭州[HangZhou]不见杭州[HangZhou]老百姓。在北高峰上,他只看到“飞凤亭边树,”吹到“桃花岭上风”。凤来亭、桃花岭,原名飞凤亭、桃花岭,毛泽东[MaoZeDong]在诗中把名称改了。这些地方本来是人们来往休息的地方,但此时却见不到群众。“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两句,意思是无论寒暑,杭州[HangZhou]西湖都是那么吸引人。他记得二上北高峰时,在大松树下休息,春风吹来,“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在门户紧闭的农舍旁,只有一只大公鸡来欢迎他。毛泽东[MaoZeDong]由此想到,一个领袖人物、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感情上,如果不能和群众紧紧在一起,以致脱离群众、远离群众,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毛泽东[MaoZeDong]是全国人民无比爱戴和敬仰的领袖,而他却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
告别杭州[HangZhou]
1975年2月8日,毛泽东[MaoZeDong]再次来到杭州[HangZhou],入住刘庄一号楼。这次来杭州[HangZhou],主要是检查和诊断眼病。听了专家的汇报后,毛泽东[MaoZeDong]只同意先治右眼,留出病状较轻的左眼坚持阅读和工作。
由于身体原因,毛泽东[MaoZeDong]这次在杭停止了外事活动。但对于身边及全国发生的政治动向,仍每日过问,从未松懈。2月10日,毛泽东[MaoZeDong]批准《中共中央批转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通知》及其附件《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
祖国统一是他这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经过三次台海危机,毛泽东[MaoZeDong]已将对台方针从武装解放转变为争取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放台湾。
这时,从海峡彼岸传来一条消息:4月5日午夜,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毛泽东[MaoZeDong]起床后,警卫人员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出乎大家的意料,毛泽东[MaoZeDong]听后一脸凝重,只说了句:“知道了。”
4月13日毛泽东[MaoZeDong]决定要回北京会见金日成。他没认为此次是他最后一次到杭州[HangZhou]。汪东兴交代:主席走后,一号楼要组织检查维修好,主席下次来杭州[HangZhou]还要住这里。一号楼在毛泽东[MaoZeDong]走后就进行了维修,却永远无法再等来毛泽东[MaoZe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