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红色管家"叶季壮--中国年鉴(3)
面对西方国家[GuoJia]的禁运,叶季壮破“禁”有良方
新中国成立后,叶季壮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贸易[MaoYi]部部长[BuChang]。不久,又任外贸部部长[BuChang],还先后任政务院财政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协助周恩来、陈云、李先念抓财政工作[GongZuo]。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GuoJia]企图用经济封锁的手段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他们对中国实行“禁运”政策。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叶季壮破“禁”有方。对策之一,就是利用资本主义国家[GuoJia]之间的矛盾,同一些国家[GuoJia]开展贸易[MaoYi]往来。资本主义国家[GuoJia]也不是铁板一块,一方面它们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敌视以及美国的压力,对中国“禁运”;可另一方面,它们从本国的利益出发,需要同中国贸易[MaoYi]。这个机会被叶季壮利用起来,成为破西方国家[GuoJia]“禁运”的办法之一。
另一个良方,就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同亚非国家[GuoJia]的贸易[MaoYi]往来,1952年中锡贸易[MaoYi]谈判就是一例。当时没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锡兰(现斯里兰卡)盛产橡胶,因出口[ChuKou]不畅,价格下跌,眼看就要遭受严重损失。同时,由于锡兰粮食歉收,大米价格猛涨,影响了人民生活,甚至影响政权的稳定。锡兰前总理科特拉瓦拉说:“这对锡兰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WenTi]。”而我国则十分需要橡胶。于是,两国政府决定进行贸易[MaoYi]谈判,互通有无。1952年9月10日,对外贸易[MaoYi]部以叶季壮和雷任民的名义制订了《对锡兰贸易[MaoYi]谈判方案》,报送中央财经委员会。方案提出,要本着平等、互利和友好的态度进行贸易[MaoYi]谈判。由于这次谈判对恢复与开展东南亚贸易[MaoYi]至关重要,所以,在谈判中叶季壮提出要尽可能满足对方要求,并尽快达成协议。中财委批准了外贸部的方案。
1952年9月17日,以沈纳那亚克为首的锡兰政府贸易[MaoYi]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国贸易[MaoYi]代表团进行谈判。由于双方对开展大米橡胶贸易[MaoYi]的意愿都非常强烈,因此,尽管是首次谈判,进展却相当顺利,双方很快就拟成交商品的数量、交付方式以及协议期限等问题[WenTi]达成一致,只是在成交价格上一时还难以最终敲定。
10月2日,周恩来召集陈云、叶季壮、雷任民、卢绪章、陈家康开会,商议中锡签订贸易[MaoYi]协定的事。对于外贸部谈判代表团反映的价格问题[WenTi],周恩来从打开美国封锁、禁运的大局出发,指示外贸部:卖给锡兰的大米以国际市场价格售出,进口锡兰橡胶则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百分之五到八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