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国史在线 > 单位修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简称交通运输部,英文:Ministry of Transpo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缩写为MOT。负责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陆、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

  2008年3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设立交通运输部。是政府大部制改革的一个步骤。200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11号挂牌。2009年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复了交通运输部的“三定”方案。交通运输部是根据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原交通部的基础上组建的,国家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均在此次“大部制”改革中划归交通运输部管理。
编辑本段部门机构
  为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陆、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同时,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加强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编辑本段交通部职责
  (一)拟定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执行。   (二)拟定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交通行业统计和信息引导。   (三)对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进行调控;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公路、水路交通工程建设。   (四)指导交通行业体制改革;维护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平等竞争秩序;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五)组织公路及其设施的建设、维护、规费稽征;负责汽车维修市场、汽车驾驶学校和驾驶员培训工作的行业管理。   (六)组织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规费稽征;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和防止船舶污染、航海保障、救助打捞、通信导航工作;实施船舶代理、外轮理货、航道疏浚、港口及港航设施建设使用岸线布局的行业管理。   (七)制定交通行业科技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重大科技开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指导交通行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   (八)负责部机关、部直属单位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规定管理部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指导交通行业职工队伍建设。   (九)负责政府间交通行业的涉外工作,指导利用外资工作;管理公路、水路交通与国际组织有关事宜,开展国际交通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十)管理和指导港口、航运公安工作。   (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编辑本段部领导成员
  部长李盛霖 ; 副部长李家祥、翁孟勇、高宏峰、冯正霖、徐祖远 ; 纪检组组长杨利民 ; 部党组成员马军胜 。
编辑本段部领导简介
李盛霖
  男,汉族,1946年出生,江苏南通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1983年起,历任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天津市纺织工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天津市计委主任。   1991年起任天津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2002年12月起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2003年3月起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2005年7月起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2005年12月起任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   中共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李盛霖部长领导交通运输部全面工作。
李家祥
  男,汉族,1949年11月出生,山东枣庄人。1970年5月入党,空军少将军衔,研究生学历。   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军干部处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基地政委、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委等职;   2000年11月,调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党委书记;   2002年10月,按照民航体制改革方案国航进行重组后,任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兼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   2004年9月,任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兼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7年12月任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代局长;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   李家祥副部长领导中国民用航空局全面工作。


翁孟勇
  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浙江鄞县人,中共党员,上海海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工程师。   先后在交通部上海航道局、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驻墨西哥办事处工作;   1996年1月起任交通部上海航道局局长、中国港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局长;   2000年4月起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6年11月起任交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翁孟勇副部长负责交通运输部常务工作,负责综合规划、国际合作、机关行政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高宏峰
  1953年12月出生,内蒙阿荣旗人,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内蒙水利电力专科学校热动力专业,199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党政专业。   历任中组部经济科教干部局副局级调研员、民航总局人事劳动司副司长、司长、政治部主任,2000年4月起任民航总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高宏峰副部长负责政策法规、科技教育、内部审计、新闻宣传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冯正霖
  男,汉族,1957年9月出生,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西安公路学院大学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交通部公路局、工程管理司、公路管理司,西藏自治区交通厅,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工作;    2000年7月起任交通部公路司司长;   2003年6月起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冯正霖副部长负责公路建设和管理、道路客货运输、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监督、财务管理和离退休干部等工作。   徐祖远   男,汉族,1952年1月出生,江苏太仓人,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海南船务企业有限公司、广州远洋国际货运公司、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2003年2月起任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2004年4月起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徐祖远副部长负责人事劳动、航运、通信、水运基建、水上安全监督、救助打捞和港航公安等工作。   杨利民   男,汉族,1948年12月出生,甘肃酒泉人,中共党员,兰州大学毕业,大学学历。   先后任甘肃省酒泉地委秘书处干事、副秘书长,甘肃省敦煌县委书记,甘肃省敦煌市委书记,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1997年12月起任甘肃省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9年6月起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1年12月起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2006年8月起任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组长,交通部党组成员。   2008年3月任中央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组长,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   杨利民组长负责纪律检查、行政监察、直属机关党务和宣传等工作。   马军胜   男,汉族,1961年8月生,山东宁阳人,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电话交换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历任广西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邮电部计划司副司长;   1998年9月任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06年11月任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信息产业部党组成员;   2008年3月任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国家邮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马军胜部党组成员领导国家邮政局全面工作。
编辑本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向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编辑本段交通基础设施
公路
  公路总量持续增长。为准确、全面反映全国公路网的整体情况,2005年交通部组织了全国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农村公路统计标准。2006年起,将村道纳入公路统计里程(为便于同口径对比,有关专项调查数据和统计标准附后)。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同口径比,下同)11.18万公里。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3.34万公里,省道23.96万公里,县道50.65万公里,乡道98.76万公里,专用公路5.80万公里,村道153.20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3.9%、6.9%、14.7%、28.6%、1.7%和44.3%,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个、0.1个、0.5个、1.0个、0.2个和提高1.9个百分点。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进一步提高。全国等级公路里程228.29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66.0%,比上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35.3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0.2%,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4.53万公里,一级公路4.53万公里,二级公路26.27万公里,三级公路35.47万公里,四级公路157.48万公里,等外公路117.41万公里。全国有铺装路面和简易铺装路面公路里程152.51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4.1%,比上年末提高3.4个百分点。按公路路面类型分组,各类型路面里程分别为:有铺装路面99.65万公里,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35.01万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64.64万公里;简易铺装路面52.86万公里;未铺装路面193.19万公里。   公路密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1.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3%,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全国还有672个乡镇和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   农村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果。2006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到302.6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08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市)为16个,分别是:河南(21.36万公里)、山东(17.94万公里)、云南(17.73万公里)、湖北(16.42万公里)、广东(15.76万公里)、湖南(15.68万公里)、四川(14.12万公里)、安徽(13.54万公里)、河北(12.42万公里)、黑龙江(12.31万公里)、江西(11.59万公里)、江苏(11.42万公里)、新疆(11.06万公里)、内蒙古(10.77万公里)、贵州(10.19万公里)和陕西(10.06万公里)。2006年,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334公里。河南、浙江、江苏和陕西四省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超过300公里。截至年底,高速公路突破二千公里的省(区、市)为6个,分别是:河南(3439公里)、江苏(3354公里)、广东(3340公里)、山东(3281公里)、浙江(2383公里)和河北(2329公里)。   各地区公路里程持续增长,公路技术状况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公路里程99.35万公里,中部地区120.25万公里,西部地区126.10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27万公里、5.15万公里和5.76万公里。东部地区高速公路20279公里,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15.89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782公里和7302公里;中部地区高速公路13339公里,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11.04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360公里和7852公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11717公里,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8.40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188公里和7263公里。   2006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53.36万座、2039.91万延米。其中特大桥梁1036座、171.45万延米,大桥30982座、638.58万延米,中桥12.11万座、607.30万延米,小桥38.05万座、622.57万延米。全国公路隧道达3788处、184.18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49处、19.18万延米。其它隧道情况分别为:长隧道444处、72.32万延米,中隧道577处、40.94万延米,短隧道2718处、51.75万延米。全国公路渡口有4628处,其中机动渡口1781处。   2006年底,全国公路养护里程268.2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7.6%。全国公路绿化里程123.5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35.7%。

内河航道
  2006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0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5%;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8687公里,占总里程的7.0%;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4039公里,占总里程的19.5%。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1407公里、二级航道2538公里、三级航道4742公里、四级航道6768公里、五级航道8584公里、六级航道18407公里、七级航道18589公里。全国内河航道中,天然河流及渠化河段64526公里,限制性航道36156公里,宽浅河流航道6130公里,山区急流河段航道4311公里,湖区航道3462公里,库区航道8804公里。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超过一万公里的省份有四个,分别是江苏(24347公里)、广东(11844公里)、湖南(11495公里)、四川(10720公里)。   2006年底,全国内河航道共有4142处枢纽,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2339处。通航建筑物中,有船闸833座、升船机42座。
港口码头泊位
  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增加。2006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453个,比上年净增21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203个,比上年净增169个。   全国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51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978个;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09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5个。内河港口万吨级泊位分布在长江干流、京杭运河和珠江水系,分别为216个、5个和4个。   港口码头泊位进一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1-3万吨级(不含3万吨级)泊位506个,3-5万吨级(不含5万吨级)泊位166个,5-10万吨级(不含10万吨级)泊位219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87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0个、11个、52个和38个。全国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1-3万吨级(不含3万吨级)泊位114个,3-5万吨级(不含5万吨级)泊位69个,5-10万吨级(不含10万吨级)40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8个、18个、10个和2个。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通用件杂货泊位289个,通用散货泊位171个,专业化泊位679个。专业化泊位中,原油泊位57个,成品油及液化气泊位104个,煤炭泊位139个,粮食泊位32个,集装箱泊位224个。
编辑本段公路、水路运输装备
公路运输车辆
  公路运输能力较快增长。2006年底,全国公路营运汽车达802.58万辆,比上年增加69.3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61.92万辆、2312.41万客位,分别比上年增加33.52万辆、453.12万客位;载货汽车640.66万辆、2822.69万吨位,分别比上年增加35.84万辆、284.93万吨位。
水路运输船舶
  水上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9.44万艘,比上年末减少1.29万艘;净载重量11025.71万吨,比上年末增加847.06万吨;平均净载重量567.28吨,比上年末增加76.26吨;载客量105.92万客位,比上年末增加4.79万客位;集装箱箱位92.79万TEU,比上年末增加12.06万TEU;船舶功率3906.8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266.91万千瓦。水上运输船舶中,集装箱船2014艘,集装箱箱位84.86万TEU,分 别比上年增加15艘和9.55万TEU。   2006年底,全国拥有内河运输船舶18.29万艘,比上年末减少1.29万艘;净载重量4942.32万吨,比上年末增加460.83万吨;载客量90.26万客位,比上年末增加4.26万客位;集装箱箱位6.35万TEU,比上年末增加1.06万TEU。全国沿海运输船舶9213艘,比上年末减少196艘;净载重量2253.49万吨,比上年末增加205.73万吨;载客量13.98万客位,比上年末增加0.31万客位;集装箱箱位10.17万TEU,比上年末增加1.71万TEU。全国远洋运输船舶2278艘,比上年末增加196艘;净载重量3829.90万吨,比上年末增加180.50万吨;载客量1.69万客位,比上年末增加0.22万客位;集装箱箱位76.27万TEU,比上年末增加9.30万TEU。

编辑本段公路、水路运输量
公路运输
  公路客运加快增长。2006年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186.05亿人、旅客周转量10130.8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16.31亿人和838.76亿人公里。公路货运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146.63亿吨、货物周转量9754.2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12.46亿吨和1061.05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1.9%和52.8%;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2.1%和11.1%。   2006年全国公路客运平均运距为54.5公里,比上年减少0.3公里;货运平均运距为66.5公里,比上年提高1.7公里。
水路运输
  水路货运继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24.87亿吨、货物周转量55485.7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2.91亿吨和5813.47亿吨公里。水路客运持续稳步回升。2006年全社会完成水路客运量2.20亿人、旅客周转量73.5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0.18亿人和5.81亿人公里。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1%和0.4%;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0%和62.0%。   在全社会水路货运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11.61亿吨、货物周转量3025.32亿吨公里,分别占全社会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的46.7%和5.5%;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7.82亿吨、货物周转量9883.13亿吨公里,分别占31.4%和17.8%;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5.44亿吨、货物周转量42577.30亿吨公里,分别占21.9%和76.7%。   在内河货物运输中,长江水系完成货运量4.60亿吨、货物周转量1675.87亿吨公里,分别占全国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39.6%和55.4%;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2.15亿吨、货物周转量561.01亿吨公里,分别占18.5%和18.5%;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1.80亿吨、货物周转量285.54亿吨公里,分别占15.5%和9.4%;黑龙江水系完成货运量0.14亿吨、货物周转量14.30亿吨公里,分别占1.2%和0.5%。   2006年全国水路客运平均运距33.4公里,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货运平均运距2231.0公里,比上年减少30.4公里。
集装箱运输
  公路、水路集装箱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公路运输集装箱3517.83万TEU、货运量36748.0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7%和35.8%。全社会水路运输集装箱2329.74万TEU、货运量25774.6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17.2%。其中远洋运输集装箱1502.44万TEU、货运量15300.3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1.7%。
编辑本段国道交通量
  网交通量和行驶量持续增长。2006年全国国道网年平均日交通量达9939辆/日(当量标准小客车,下同),比上年增长2.7%。全年国道网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上述地区国道网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超过2万辆。2006年全国国道网年平均行驶量为132773万车.公里/日(当量标准小客车,下同),比上年增长3.5%。   国道网交通拥挤程度继续下降。2006年全国国道网年平均交通拥挤度为0.40,比上年降低7.8%。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市)国道相对拥挤,上述省市国道年平均拥挤度均超过0.6,其中北京和云南平均拥挤度超过0.8。   2006年全国国道主干线年平均日交通量达15203辆/日,比上年增长9.1%,年平均行驶量48969万车.公里/日,同比增长10.3%;全国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954辆/日,比上年增长4.3%,年平均行驶量为72438万车.公里/日,比上年增长7.8%。   2006年底,全国拥有国道交通量观测站点4231个,其中连续式观测站点405个,间隙式及其它观测站点3826个,观测里程10.83万公里,占国道总里程的81.2%。


编辑本段港口吞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5.70亿吨,比上年增长14.8%。沿海港口完成35.30亿吨,增长17.3%,内河港口完成20.40亿吨,增长10.6%。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6.14亿吨,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75亿吨,增长17.8%,内河港口完成1.39亿吨,增长22.1%。   综合性大型枢纽港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由上年的11个上升到12个,其中吞吐量超过2亿吨的港口由上年的4个上升到7个。亿吨港完成情况分别为:上海港吞吐量4.70亿吨,宁波-舟山港4.24亿吨、广州港3.03亿吨、天津港2.58亿吨、青岛港2.24亿吨、秦皇岛港2.05亿吨、大连港2.00亿吨、深圳港1.76亿吨、苏州港1.51亿吨、日照港1.10亿吨、南通港1.04亿吨、南京港1.01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61万TEU,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579万TEU,增长22.5%,内河港口完成782万TEU,增长39.1%。   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TEU的港口由上年的9个上升为14个。上海港完成2172万TEU,深圳港完成1847万TEU。青岛港770万TEU、宁波-舟山港714万TEU、广州港666万TEU、天津港595万TEU、厦门港401万TEU、大连港321万TEU、连云港130万TEU、苏州港124万TEU、中山港113万TEU、烟台港105万TEU、福州港101万TEU、营口港101万TEU。   箱和滚装货吞吐量增幅较大。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干散货吞吐量31.40亿吨,比上年增长13.9%;件杂货7.02亿吨,比上年增长14.3%;液体散货5.97亿吨,比上年增长2.2%;集装箱吞吐量(按重量计算)8.89亿吨,比上年增长28.0%;滚装吞吐量2.43亿吨,比上年增长18.2%。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集装箱和滚装车辆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6.4%、12.6%、10.7%、16.0%和4.4%。   及制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和机械设备电器在港口货类中占较大比重。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97亿吨,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煤炭及制品吞吐量9.07亿吨、石油天然气及制品4.87亿吨、金属矿石6.74亿吨、钢铁2.37亿吨、矿建材料5.88亿吨、机械设备电器2.03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2.3%、0.8%、17.3%、21.0%、18.7%和21.4%。上述货类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9.7%、10.6%、14.7%、5.0%、12.8%和4.4%,其中煤炭及制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下降0.8个和1.7个百分点。   旅客吞吐量继续小幅回升。全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2.08亿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沿海港口旅客吞吐量0.80亿人,同比增长3.6%;内河港口旅客吞吐量1.28亿人,同比减少0.8%。
编辑本段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7383.82亿元,比上年增加938.7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回落6.7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9.4个百分点。   一、公路建设   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全社会完成公路投资6231.05亿元,比上年增加746.0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   方向进一步向农村公路倾斜,农村公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96.64亿元,比上年增加197.60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公路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15.78亿元,比上年增加529.92亿元,同比增长20.5%。路网改造完成投资1518.63亿元,比上年增加18.56亿元,同比增长1.2%。   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8.0%。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7%,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占1.5%,车购税占9.0%,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它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   公路建设投资突破300亿元的省有六个,分别是浙江(582.25亿元)、河南(534.04亿元)、广东(338.10亿元)、云南(335.97亿元)、江苏(321.79亿元)和山东(311.34亿元)。   新建公路14.05万公里,其中新建农村公路9.13万公里;改建公路28.21万公里,其中改建农村公路25.76万公里。   二、水运建设   设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沿海及内河建设完成投资869.18亿元,比上年增加180.41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沿海建设完成投资707.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1.73亿元,同比增长22.9%;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61.22亿元,比上年增加48.68亿元,同比增长43.3%。   港口新(扩)建码头泊位183个,新增吞吐能力36148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1个,新增吞吐能力30947万吨。内河港口新(扩)建码头泊位164个,新增吞吐能力7870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2040万吨。全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383公里。   三、其它建设   2006年其它交通建设完成投资283.58亿元,比上年增加12.2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海事系统完成5.78亿元,救助、打捞完成7.35亿元,科研、教育完成8.08亿元,信息、通信完成2.13亿元。
编辑本段水上安全和救助打捞
  水上运输安全进一步提升。2006年发生五星旗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440件,死亡376人,沉船250艘,直接经济损失4.43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7.2%、21.5%、18.3%和10.6%。   2006年全国各级搜救中心、海事系统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1620次,各类参与搜救的船艇5322艘次、飞机121架次;全年在我国搜救责任区范围内涉及中外遇险人员17498人,经救助16753人获救,救助成功率95.7%。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