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安徽 >
六安战国双墓按原计划吊棺 棺椁边出现彩虹(图)--中国年鉴网
六安战国双墓2000年棺椁边惊现彩虹
内棺开始起吊,北墓棺椁被吊起、南墓棺椁因太重则暂停
晨报讯 4月18日,六安战国双墓按照原定计划如期进行吊棺。当天下午,北墓内棺被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利用起重机[QiZhongJi]顺利吊起。然而,就在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已经打开了南墓外棺盖,露出内棺之后,却因为起重机[QiZhongJi]的承重不够,造成当天南墓内棺无法被吊起。
南墓椁板没一颗钉子
18日8时许,随着轰轰隆隆的声音响起,一辆起重机[QiZhongJi]和一辆大卡车来到双墓发掘的现场。
首先开始起吊的是刚被拆下来的南墓椁板。虽然[SuiRan]每次起吊只有一块椁板,不过由于被水浸泡,且材质坚硬,起重机[QiZhongJi]显得受力很大。一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说,一块椁板至少有2000斤。
这样的大木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运来的呢,又是如何运输的?当地一位对历史文物颇有研究的武先生猜测,这样的大木有可能是从六安附近的大别山深处运来的。
而运力主要是水力,“有可能从金寨等地,通过淠河漂运过来的。”虽然[SuiRan]是利用水运,但是,这么多的大木从砍伐到运输,都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同时,在南墓和北墓的附近,堆放着多达数吨的青膏泥。据武先生说,这些青膏泥在墓室附近是没有的,只能从外地运来。那么到底是从何处运来,动用了什么工具,都是未解之谜。
同时,南墓的椁板在被拆除时,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没有发现[FaXian]一颗钉子,同时也没有发现[FaXian]其他金属物件。在椁板的两边,有一些凹槽,用以卡住几块椁板,以便于连接。
现场一名人员说,这种结构被称之为榫卯结构。在其他墓室中也出现[ChuXian]过。不过这种工艺,在现在来看,仍显得不可思议。
南墓内棺太重无法起吊
当天下午,起重机[QiZhongJi]被开到了发掘现场的北面。在起吊北墓的内棺之前,工人们先是将内棺周围的椁板起开,并吊运走。
在忙活了近一小时后,正式工作开始了。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先是将内棺的底部抬高,随后是套上几道绳索。一声令下,起重机[QiZhongJi]的吊臂缓缓抬起。
只见北墓内棺晃晃悠悠的被吊到了卡车上面。起重机[QiZhongJi]的吊臂在吊内棺时,虽然[SuiRan]最终将内棺吊上卡车,但是显得有些吃力。向起重机[QiZhongJi]司机一打听,好家伙,内棺的分量可不轻,整整一吨!
不过,让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烦心的是,起重机[QiZhongJi]司机告诉他们,没法在南墓不拆除外棺的情况下,将南墓的棺椁整体吊起。因此,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还得先拆除南墓的外棺盖。
在揭开外棺盖时,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可费了很大的心思。先是找来一些钢板和铆钉,然后将盖板整体抬起,并安装上钢板和铆钉。
据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介绍,带着四个铜环的外棺盖,因为是由两块木板铆在一起,为了不破坏整个外棺盖的整体性,所以才得费这么大功夫。
在费了大半天的功夫之后,外棺盖终于被揭开了,不过就在大家期盼内棺被吊走,19日开启内棺时,却被告知,起重机[QiZhongJi]的承重度不够,没法吊起南墓的内棺。
虽然[SuiRan]南墓的内棺没有被吊走,但是,在南墓外棺盖被揭开之后,一个弧形的内棺盖出现[ChuXian]在人们面前。内棺的棺盖呈半弧形,西高东低。据安徽省考古所李德文教授说,弧形棺盖多出现[ChuXian]于战国后期的墓室之中,且多出现[ChuXian]于湖南、湖北。
精美的棺饰像凤凰
就在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打开椁板的时候,在南墓的东椁板下面,发现[FaXian]了一个精美器物。虽然[SuiRan]一开始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但是,还是没躲过眼尖的记者。
虽然[SuiRan]这块器物已经沾上污泥,并显得有些锈蚀,但它形似鸟的长长的喙,神似凤凰。
同时,在拆除外椁板的时候,还发现[FaXian]了将近14块金属器物。通过观察发现[FaXian],这些金属器物,似乎是在椁板通过榫卯连接时,插入缝隙,起到固定的作用。
本报记者 姚庆林/文 卓旻/摄
(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