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北京 >

男子20年未过问档案致其丢失 丢掉事业单位工作--国家年鉴

  

档案[DangAn]袋

  寻找一份已经失去联系整整20年的档案[DangAn],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近日,记者陪着档案[DangAn]失主胡先生[XianSheng]经历了一番寻找档案[DangAn]的苦旅,这个过程中,胡先生[XianSheng]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和他一样的“弃档族”,北京市在案可查的就有4万多。他们任由自己的档案[DangAn]尘封在各级人才机构不闻不问;至于档案[DangAn]拿在自己手中丢失的、或者被单位扣住而最后不知所终的更是无法统计。

  人事档案[DangAn],那个神秘的牛皮纸口袋,记载着一个人的生命痕迹和荣辱是非,绝对是中国特色的身份符号。也许,我们可以忽略生命中的某些痕迹,却无法无视这个牛皮纸口袋的存在,因为,没有[MeiYou]它,你麻烦大了!

  在一个电子档案[DangAn]已经全世界普遍应用的年代,这个口袋显得格外陈旧而沉重。

  线索 工作过的三家单位

  下海20年 “上岸”想起档案[DangAn]

  今年42岁的胡先生[XianSheng]为什么20年后才想起寻找自己的档案[DangAn]呢?原来,1991年,他大学毕业后在几个单位都没有[MeiYou]干多长时间,就和几个朋友一起“下海”了。此后,他换了不少行当,却命运不济,最终也没折腾出什么动静,如今年过四十,朋友托关系帮他找了个比较正规的事业单位,这样也可以把医疗、养老这些保险续上,为今后做点保障。“人家单位一上来就问我,你档案[DangAn]在哪里,需要把档案[DangAn]调过来,我当时就傻了,离开体制太多年,我早忘了还有档案[DangAn]这回事!”

  为了重新进入“体制”,胡先生[XianSheng]开始寻找自己的档案[DangAn]。他回想自己在大学毕业一年多的时间里,换了三家私营企业,至于档案[DangAn]留在哪一家,他实在想不起来。于是,记者和胡先生[XianSheng]一家一家询问。结果是,其中一家已经倒闭不复存在,其余两家的人事部门称他们手头目前没有[MeiYou]职工档案[DangAn],以前曾经保留过一批,但因为他们这种私营性质的公司没有[MeiYou]人事管理权,后来员工都自己把档案[DangAn]放在人才管理中心了。

  记者查询相关政策了解到,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它们或它们的主管单位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DangAn]。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无人事管理权,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DangAn]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当年放在人才中心一年要交几百元的管理费,我们是穷学生,能省就省一点,所以就把档案[DangAn]放到单位了,并不知道单位没有[MeiYou]接收档案[DangAn]的权利。”胡先生[XianSheng]无奈地说。

  据了解,当年,不少人为了图便宜图方便选择了这种做法,一些单位私自接收职工档案[DangAn],最后把档案[DangAn]弄丢或者扣住档案[DangAn]不放的情况时有发生,难道,胡先生[XianSheng]的档案[DangAn]也遭此厄运了吗?

  线索 市级“人才”-区级“人才”

  大海捞针般 翻遍全市“人才”

  正在焦急之际,胡先生[XianSheng]接到了原来工作的那家公司人事部门的电话:“真是幸运,我们偶然在一个很旧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是胡先生[XianSheng]在1991年4月辞职的时候写的,上面写明,档案[DangAn]自己带走,转到北京市技术人才服务交流中心。”

  这个线索让胡先生[XianSheng]激动不已,可当记者在网上搜索“北京市技术人才服务交流中心”时,却没有[MeiYou]找到这个单位,可能当年所写名称有误。而当时胡先生[XianSheng]根本没有[MeiYou]意识到档案[DangAn]的重要性,很多事都是托朋友代办的,如今这个朋友远在国外也失去联系。

  “如果是我自己把档案[DangAn]拿走托人转到人才中心去了,那到底是哪一家人才呢?”记者和胡先生[XianSheng]只好大海捞针一一去问。 北京最著名也是年头最长的当属劳动人民文化宫里的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在查询部门,工作人员很耐心地帮胡先生[XianSheng]查找,可无论是输入名字查询,还是用身份证号码查找,都显示“查无此人”,工作人员很肯定地说:“你的档案[DangAn]没放在我们这里,如果有,是可以查到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有些人把档案[DangAn]放在这里之后就不闻不问,也不交存档费,成了“死档”,档案[DangAn]不再更新,实际上就中断了,出现了经历上的空白期,这些“断档”的空白对工作晋升是很不利的。但中心还是会代为保管,档案[DangAn]主人需要的时候找来,补齐存档费就行,这里最长有“死”了十多年的档案[DangAn]。

  随后,记者先后陪胡先生[XianSheng]来到位于安定门的另一家市级人才中心和胡先生[XianSheng]户口所在的东城区人才中心,都没有[MeiYou]找到他的档案[DangAn]。辗转这些部门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提供过一个调查数字,全市各级人才机构存档的80多万份人才档案[DangAn]里,有4万份是失去联络的“死档”,这些放弃档案[DangAn]的人被称为“弃档族”。“人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弃档族”中不少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流动频繁,而档案[DangAn]转递相对滞后;再有就是私企员工,私企很少要档案[DangAn],这让他们对档案[DangAn]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就是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和办了移民手续的人,档案[DangAn]对他们似乎已经无用了。

  正当胡先生[XianSheng]对寻找档案[DangAn]感到绝望时,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他,档案[DangAn]如果丢失,应该是可以补办的,可以到当地档案[DangAn]馆查找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档案[DangAn]补全。

  线索 档案[DangAn]馆-职介中心

  现在档案[DangAn] 丢了不能重补

  这一番话让胡先生[XianSheng]又看到了一丝曙光,记者和胡先生[XianSheng]来到西城区档案[DangAn]馆咨询此事,西城区是他当时居住和工作的所在地。一位女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胡先生[XianSheng]的情况后表示,他档案[DangAn]里所需要的材料档案[DangAn]馆没有[MeiYou],首先学校的材料档案[DangAn]馆里不会有,需要自己到学校去补办;毕业后找工作如果没有[MeiYou]通过市劳动局,他们这里也不会有存档。“现在档案[DangAn]出问题的人挺多的,这几年经常有人来我们这里补档案[DangAn]资料,如果有我们都会提供。”她建议先去区劳动部门,问清到底需要补办哪些东西。

  记者和胡先生[XianSheng]打了一圈电话后,终于打听到,补办档案[DangAn]这件事要找户口所在地的职介中心的“建档处”,它是属于社保中心的一个部门。随后记者陪胡先生[XianSheng]来到位于宽街的东城区职介中心“建档处”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回答令人大惊失色,他说:“从今年1月开始,市里出了新规定,不允许补办档案[DangAn]了。”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他们这里本来负责新建和补建档案[DangAn],新建主要是针对两劳释放人员这些没有[MeiYou]档案[DangAn]的人,大多数档案[DangAn]丢失的人需要的是“补建”,当然补办也是需要各种条件的,如果是单位给你弄丢的,就需要单位开证明 ,自己弄丢的也要有书面的情况说明,不符合条件的也不能补,“当然这些都是以前,从今年开始,市劳动保障局发文规定,一律不给补建档案[DangAn]了。”

  “那如果档案[DangAn]丢了怎么办?”胡先生[XianSheng]焦急地问,“这个我们也不清楚,我们也没有[MeiYou]接到上级指示。”

  记者又询问了其他城区的建档部门,发现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答案依旧模糊不清。

  线索 街道社保所

  新工作泡汤 保险都没地儿上

  经过多日寻找,胡先生[XianSheng]最终没能和自己的档案[DangAn]再见面,去一个正规事业单位的愿望落了空。胡先生[XianSheng]亲身体验到了忽视档案[DangAn]带来的严重后果,它使你多年的经历变成了一片“空白”,不要说转正、定级、评职称、出国政审、考公务员这些事情统统没份儿,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险也受到影响,在寻找档案[DangAn]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告诉胡先生[XianSheng]:“档案[DangAn]在哪里就在哪里交保险金。”

  丢了档案[DangAn]怎么上社保?这是胡先生[XianSheng]最关心的问题,他焦急地四处求解。东城职介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没有[MeiYou]工作单位的情况下,目前从正规渠道确实没办法上社保,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社保代办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帮人上保险,一年需要交他们七八百元的服务费。“这也是一种办法,现在有不少人这么做,但我们无法给您推荐,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他给胡先生[XianSheng]指了条路,“你这种情况最好盯住街道的社保所,以后保险都归他们管了,但是听说具体的细则还没有[MeiYou]出台,你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胡先生[XianSheng]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社保所答复,他这种情况上保险不归街道管,街道只管45岁以上,让胡先生[XianSheng]再去找职介中心。胡先生[XianSheng]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皮球”,被踢来踢去,而即将出台的细则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

  那个不起眼的牛皮纸口袋,如此事关重大,丢了档案[DangAn],就如同丢了一种社会身份,竟然还没有[MeiYou]补救的机会。连日来,记者陪胡先生[XianSheng]四处求助,却最终也没能帮他解决问题。对北京市的数万“弃档族”来说,胡先生[XianSheng]的遭遇也预示着他们的命运,这是一件他们当初始料不及的麻烦事。

  档案[DangAn]的职能被夸大了

  专门研究我国人事档案[DangAn]制度的公共管理专家陈潭教授指出,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力资本的流动成为必然,自谋职业成了普遍趋势,专业和技能更受重视,传统人事档案[DangAn]的作用日趋式微,这也正是大量“弃档族”产生的原因。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单位社会”,形成了人事档案[DangAn]无处不在的氛围,很多东西都和档案[DangAn]挂钩,甚至成为身份标杆和政治符号,实际上是人事档案[DangAn]的职能被夸大了。

  陈教授认为,目前的人事档案[DangAn]制度亟须改革,例如,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实际上,“单位人”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人”,再完备的人事档案[DangAn]制度也不能全部了解“单位人”的信用状况,而电子型的个人信用卡能够了解个人的公共行为以及诚信记录。

  有话要说

  没档案[DangAn] 你就是二等公民

  小雪(286111471):对此我们有太多的感触,我们四十几岁的人经历下海、上岸,要么不被认可,要么工作能力被认可,却因为档案[DangAn]没在体制内而工资待遇不认可你,你就是个二等公民,干同样的工作却拿不到同样的报酬,更没有[MeiYou]升职的机会,其实我们这个年纪正是干事业的时候,无论是经验还是阅历都是年轻人无法比的,但就是因为你的身份不是正规渠道的,所以就得不到认可。

  断了的弦(101321270):为什么不考虑建设电子档案[DangAn]呢,牛皮纸是否灰常“凹凸曼”呢??

  文竹(563437457):纸质档案[DangAn]还是要有的。只是管档案[DangAn]的人要负起责任。档案[DangAn]丢了要负法律责任的。为什么会丢。你是干什么的。管档案[DangAn]都管不好。还能干什么。电子档案[DangAn]也要有。

  水中鱼(693902524):任何事都是经过转变的,都要一步一步地来,任何人不是天生就会走的,这都需要过程,电子档案[DangAn]会记录下每个人的档案[DangAn],但也需要过程。时间久了也就完善了。对于下海经商的,应当给予放宽政策。

(编辑:SN026)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