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北京 >
我国首次警地联合应急救援演练昨日在京举行--国家史册
“延庆县滦赤路发生山体塌方,造成公路阻断,并有一面包车被压埋。公路前方的白河桥面被冲毁,桥下游200米处形成了堰塞湖,请求支援。”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紧急情况”迅速上报至市交通[JiaoTong]委、市应急办和交通[JiaoTong]运输部。第一时间,市交通[JiaoTong]委路政局在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站发布信息。中国之声公路服务站循环播报,提醒司机主动避让。
不到20分钟[FenZhong],由50名道路抢险[QiangXian]队员、50名桥梁抢修队员、机械设备29台组成的交通[JiaoTong]抢险[QiangXian]队,120名武警交通[JiaoTong]部队兵力、各类机械设备50台组成的武警抢险[QiangXian]队,以及交通[JiaoTong]运输部救助飞行队的两架援助直升机[ZhiShengJi],迅速按照抢险[QiangXian]方案水陆空并进,奔赴延庆白河堡,我国首次警地联合应急救援[JiuYuan]演练拉开帷幕。
卫星定位“扫描”灾害现场
救援[JiuYuan]队伍从东西两个方向到达抢险[QiangXian]区域,但通往塌方区的必经之路已被断树阻拦,重型施工设备无法顺利通过,交通[JiaoTong]抢险[QiangXian]队立即组织人力全力清除。
GPS卫星定位仪、望远镜等工具轮番上阵,全方位“扫描”灾害现场,抢险[QiangXian]人员利用生命探测仪,耐心地对塌方体进行生命迹象探测,最终确定,被压埋的一辆面包车中有两人。随后,抢险[QiangXian]人员利用液压钳、液压气垫等器材将被压埋的2名“伤员”救出。由于其中一名伤势较重,总指挥立刻命令直升机[ZhiShengJi]支援。
将“重伤员”用担架抬至白河南岸开阔地带后,道路检测报告基本确定:公路沿线共有四处滑坡体,塌方量2万余立方米,有2块巨石急需爆破清除。
“先爆破巨石、再打通便道、后拓宽平整。”总指挥部发回的指示简洁明了。
8分钟[FenZhong]后,一声巨响,硝烟腾空而起,巨石瞬间破解。
2分钟[FenZhong]后,两支抢险[QiangXian]队到达塌方体左右两侧,开始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装备,采取“双向对进,多点展开,同步作业”等方法展开道路抢通。
双直升机[ZhiShengJi]飞抵救援[JiuYuan]
大约4分钟[FenZhong]后,轰鸣的直升机[ZhiShengJi]螺旋桨声率先在山谷内回荡,“重伤员”身旁守护的工作人员不断挥手示意。
30秒内,两架直升机[ZhiShengJi]先后到达现场,一架直升机[ZhiShengJi]盘旋一圈后,缓缓下降悬停,一时风沙四起,河面上形成巨大的水波纹。确定好位置后,直升机[ZhiShengJi]缓缓放下绞车,采取吊运的方法将担架上的“重伤员”接走。
期间,另一架直升机[ZhiShengJi]则执行巡查任务,查看其他区域的险情。
地面上的抢险[QiangXian]也在稳步推进。钢桥架设队人员乘坐橡皮艇渡河,对一座损毁桥梁勘测,测算桥面损毁和桥墩、桥台破坏情况及桥梁荷载能力。
大约5分钟[FenZhong]后,架设人员全部到位,合力用钢板等搭起一座长27米的新桥。
4声巨响泄洪“堰塞湖”
经过对堰塞湖的勘查,6名抢险[QiangXian]队员,携带空压机、潜孔钻、炸药等器材、装置靠近作业。
随着一声巨响,4处水柱冲天,堰塞体形成了约10米宽、5米高的缺口,泄洪开始。紧接着,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和人工作业方法齐举,对已爆破松软的堰体进行开挖,进一步扩大缺口,加快排水速度。
经过40多分钟[FenZhong]真枪实弹的“抢险[QiangXian]救援[JiuYuan]”,堵塞道路被打通一个宽约6米的口子,基本实现抢通;堰塞湖水位明显下降,险情排除;钢桥架设完毕,检测车已安全通过,具备通行条件。
“在重大灾难应急抢险[QiangXian]救援[JiuYuan]工作中,保证道路交通[JiaoTong]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成为应急救援[JiuYuan]中的首要目标。”市交通[JiaoTong]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演练,将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和教育工作的目的。
本报记者 刘冕
(编辑:SN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