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北京 >

北京规划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零增长--国家年鉴

  

  本报讯 “十二五”期间,北京生活垃圾要实现年度零增长,解决垃圾围城;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则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计加价制度、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继续执行再生水利用低价制度。昨日,北京市发改委详细解读了“十二五”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食品安全】

  婴幼儿奶粉将全程追溯

  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北京实现“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比2009年翻一番。

  同时,要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全市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企业应配备与其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自检设备。

  建立统一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跟踪、伪劣食品可召回等。利用物联网、信息记录等技术手段,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程追溯。通过标签、条码和电子台账,实现酒类、桶装水等重点预包装食品的流通和溯源管理。

  北京还将建立重点食品供应基地溯源系统,在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食品信息查询验证系统。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重点食品安全检测抽查合格率较高,2010年达到98.22%,本规划提出了达到98.5%以上的目标。

  【人口疏解】

  疏解城市核心区人口

  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城市核心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和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稳步推进居住、教育和医疗等功能向外转移,从源头解决中心城交通拥堵、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重点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配置完善商务办公、购物娱乐、会议展览等服务设施。

  【垃圾处理】

  年度零增长解决垃圾围城

  规划提出,要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2015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度零增长。市发改委表示,截至去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635万吨(不含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和可回收物),比2008年降低了5.5%。

  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垃圾产生量零增长基本可实现,市发改委表示,要继续推行“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措施,鼓励净菜上市。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

  继续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全面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机构或场所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在餐厨垃圾集中产生单位开展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试点。

  市发改委表示,要建成一批焚烧与生化处理技术为主的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达到3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填埋比例达到4:3:3。建成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日。

  【城市用水】

  推进居民用水阶梯水价

  市发改委表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刚性增长,人多水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将是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严格实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域、各行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逐级分解。严格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实施重大项目用水筛选和评估制度。严格取水许可管理,有效控制全市新打水井数量。

  对年用水量2万立方米以上用户跟踪管理,推行按计划指标供水。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后具备10亿立方米/年的调水能力。

  同时,要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计加价制度、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继续执行再生水利用低价制度。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蒋彦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