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北京 >

北京铁路局国庆黄金周运输方案出台--中国年鉴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齐中熙、杨春燕)记者22日从北京铁路局获悉,“十一”黄金周铁路运输方案已正式出台,广大旅客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订购火车票。据北京铁路局预计,今年国庆长假北京地区将发送旅客330万人次,同比增长3.5%,日均达33万人次。

  北京铁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庆节运输期限为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局预计发送旅客750万人次,同比增长4.5%,日均达到75万人次。客流高峰日将集中在9月30日、10月1日,旅客日发送量将超过80万人次。

  国庆长假客流将出现平稳增长势头,主要以旅游、探亲、学生流为主。直通客流主要集中在:京沪方向的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南京;东北方向的大连、长春、哈尔滨、沈阳、吉林、齐齐哈尔;京包方向的包头、呼和浩特、银川;京广方向的郑州、西安等地。北京局管内客流仍以探亲流及京津城际和海滨旅游流为重点,客流将集中在天津、承德、北戴河等地。

  为方便国庆期间广大旅客的出行,北京铁路局共计安排23对始发临客列车,预计日均增加运能3.3万人次。在满足中长途旅客出行需求方面,今年国庆期间北京铁路局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加开了北京至哈尔滨、长春、大连、牡丹江、包头、烟台,北京西至西安、南昌,北京北至通辽等方向的临客列车。为满足短途探亲及旅游客流需求,加开了北京至张家口、清河城,北京西至邯郸(4对)、石家庄(3对),天津至蓟县、邯郸、德州等共计11对临客列车。同时,京津城际列车安排了100对,S2线日列车开行16对,最大限度满足京津间和北京至八达岭的旅游客流需求。

  北京铁路局还成立了假日运输领导小组,设立假日运输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组织协调假日运输工作。

  为满足客流高峰期旅客购票乘车需求,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天津站、石家庄站等客流集中车站实行24小时不间断售票,采取合理调整售票窗口布局、增加售票窗口数量、延长售票时间等措施,尽量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客流比较集中的车站,组织专门力量做好旅客进出站、上下车的引导服务工作。各站还合理安排了候车区域,站车相互配合,加强旅客乘降组织,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9月15日,铁道部推出了三项便民措施。一是自9月25日起,火车票退票费由20%降至5%。二是9月底前全国铁路所有动车组列车实现互联网售票(网址:www.12306.cn)。三是全国铁路客服电话统一为12306。

  北京铁路局提示旅客:十一期间售票窗口预售期为10天(含开车日期),电话订票预售期为开车前11天(含开车日期),订票电话为95105105。广大旅客可以通过车站售票窗口、火车票代售处、订票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购买车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2)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