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北京 >

12万人昨日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中国年鉴

  
12万人昨日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中国年鉴
  10月1日,五星红旗在人们注视中冉冉升起。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二万余名群众汇聚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隆重的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2万人昨日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中国年鉴
  昨日凌晨,天安门广场,早早到达升旗仪式现场的游客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发时间,等待国庆节升国旗仪式的到来。
12万人昨日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中国年鉴
凌晨4时,观众在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上等待着。 本报记者 赵亢 摄

  本报讯 昨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人汇聚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2岁华诞。

  昨日凌晨3时,当京城还笼罩在静谧的夜色中,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头攒动,升旗台周围的护栏早被围得水泄不通,大量的市民和游客涌向广场。很多人刚下火车就拖着行李直接来到广场等待观看升旗,还有很多人都是前天晚上就来到广场等候,有的人为了占个最佳观看点,干脆就带着铺盖在广场过夜。秋凉袭人,很多人冻得不住哆嗦,但等待升旗仪式的兴致依然高昂。有的人为了抵御寒冷,干脆就唱起了红歌。

  当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来到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台前,人群兴奋起来,孩子们被大人举过头顶。高大帅气、身姿挺拔的国旗护卫队战士们更是赢来人们的阵阵欢呼。人们纷纷拿出手中的手机、相机记录这等待已久的时刻。国歌奏起时,很多人不知不觉地跟着唱起来。

  战士潇洒地将国旗展开的那一刻,人群中响起来阵阵掌声。在人们凝视中,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徐徐升起。

  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至旗杆顶端时,一群白鸽迎风展翅,划过寂静的天安门广场上空,人群再次欢呼沸腾。升旗仪式完毕,望着五星红旗,大家久久不肯离去。 本报记者 范春旭

  ■ 特写

  大学生 挨饿挨冻也值了

  凌晨三点,阵阵冷风来袭,为了分散注意力,一群来自清华等大学的学生围坐在地上做起了游戏。晚上地铁已经收车了,于是他们就从学校骑了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过来。等了几个小时后,大家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大家都没有带太多吃的,也没想到天气会这么冷,衣服都很单薄“当时什么都没考虑,就想着早过来占个位置等着看升旗。”尽管冻得直哆嗦,肚子也开始打鼓,但他们还是觉得挺值。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大一新生,第一次来北京,国庆看升旗对他们来说有着别样的纪念意义。

  老外 “让人着迷”的文化

  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Eva女士是第一次来中国,探望在一所高中任教的女儿。听说国庆清晨有升旗仪式时,她顿时兴奋起来,要女儿一定带她来看。Eva女士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新闻,“想亲眼看看整个过程。”

  她很吃惊不到三点广场就聚集了这么多人,而且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兴奋,没有一点疲惫感。“我们庆祝重要节日时从来不会起这么早,等这么久。”她说,平时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几乎都是通过女儿的介绍,在北京不到一天,Eva女士就体验到了“国庆氛围”,从昨天的升旗仪式中,她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让人着迷”的文化。

  高中生 集体穿上民族服装

  在等待的人群中,有一群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学生,颜色款式各异,十分抢眼,两位满族女生穿着粉色缎面旗袍,袖口、领口、下摆都绣着精细的丝线花边,像影视剧中的格格,引来很多人观看拍照。

  一学生说,他们是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的学生,全班30多名学生,分别来自20多个少数民族。刚来北京不到一个月,想来天安门看升旗,他们突发奇想,集体穿上各自的民族服装。他们希望告诉大家,他们既是有特色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多样整体。为了清楚看到升旗的每一个环节,他们半夜就过来了,之后就一直坐在最前排,不敢动地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