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广东 >

深圳码头部分挑夫不愿接受采访 称怕别人看不起--国家史册

  

  码头[MaTou]上的老板讲义气,不欠工资

  深圳6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脸。前一刻还是烈日高照,一会儿就变脸,下起倾盆大雨。雨点打在砖垛上,“啪啪”作响。

  可是干活[GanHuo]的挑夫几乎没有人避雨。几个本在乘凉的,也抄起家伙跑到船上开始挑砖。他们[TaMen]早已浑身汗透,这阵雨,全无影响。

  地面有些泥泞,挑夫们仍是一溜小跑。“下雨天干活[GanHuo]凉快。”周光福甩下一句话,光着上身,带着工具上船去了。

  日复一日地挑砖,周光福的后脖子下,被压出一道深深的印子。挑起砖后,扁担就深陷在这道痕迹里,后背上则堆起一道肉。他还不是最严重的,卢秋发的印子更深。每一个[YiGe]挑夫身上都有岁月和劳作刻下的痕迹,不是深深的印子,就是一块块伤疤。

  这天挑的灰砖,挑夫们称之为“大砖”,每块有3斤多重。每挑一块“大砖”,他们[TaMen]可拿到1分8厘钱(0.018元)。还有[HuaiYou]两种小一些的砖,每挑一块的价格分别是1分7厘1(0.0171元)和1分3厘5(0.0135元)。早些年,他们[TaMen]还挑过红砖,比现在这些砖都要重。

  在码头[MaTou]上,工钱是以“垛”为单位计算的。一垛200块砖。半个多小时里,周光福挑了3垛砖,可收入10.8元。

  通常情况下,一个[YiGe]挑夫一个[YiGe]月可挑上千垛砖,收入在3000元以上。但支出也比较大,干活[GanHuo]时,光买水一天就得20元出头。再算上吃饭抽烟等各种费用,一月下来,几乎得花掉工资的一半。

  周光福刚来深圳挑码头[MaTou]那会儿,挑砖还算是个来钱的活儿。以前他做小工时,一天干10多个小时,不过3元钱。而在码头[MaTou]上,一天就可以挣到10元。不过后来,码头[MaTou]上的工资优势显示不出来了。挑砖的人越来越多,工钱却几年才涨一点点。

  据挑夫们估计,整个深圳,现在大概有四五百人在挑码头[MaTou],大多集中在宝安区。上世纪90年代是鼎盛时期,挑砖的有上千人。

  周光福初到码头[MaTou]混饭吃的时候,是跟着老乡来的。码头[MaTou]上,久而久之会以同乡为基础,自然发展出一个[YiGe]个“帮”。周光福这个[ZheGe]“帮”以湖南人为多,所以被称为“湖南帮”。

  在三围码头[MaTou],还有[HuaiYou]两个“湖南帮”和一个[YiGe]“四川帮”,都是干挑砖的活儿。每“帮”人数不相上下,40多个男人。这4个“帮”,各自有老板和地盘,从不互相干涉。在福永、新和等其他码头[MaTou],也有这样的“帮”。

  “这里干活[GanHuo]有保障。码头[MaTou]上的老板够义气,不欠工资。哪怕只干一天,也能拿到钱。”周光福笑笑说。

  这个[ZheGe]高中毕业生也听说过劳动合同,但挑夫和老板之间从没签过。“我们也不需要这个[ZheGe]。这里有这里的规矩。”

  周光福的老板段文新也是安仁县人,最早也挑过码头[MaTou],混了几年后,和码头[MaTou]一些人熟络了,就开始拉起队伍。像周光福、卢秋发等30多人,一直就跟着他干。后来还有[HuaiYou]几个四川籍的挑夫也加入了他的队伍。

  在“帮”中,段文新的口碑非常好。说起自己[ZiJi]的老板,挑夫们没有一点怨言。

  “在码头[MaTou]上混饭吃,就得靠口碑。码头[MaTou]上的活很重,要是没个好口碑,就没人来给你干。不像小工,到处都能找到人。码头[MaTou]上的活儿,一般人干不了。”段文新说。

  挑砖不是容易干的活儿。这个[ZheGe]“湖南帮”以前也曾来过几个年轻人,但干了没几天,就离开了。现在留下的,每个人都有多年的挑码头[MaTou]经验,最大的已经57岁,最小的也有38岁,其余大都是40多岁。

  在一起干活[GanHuo]时间长了,“帮”内还形成一定的江湖规矩。比如,在挑砖时,从来没有人统计监督,大家各自记各自的账,月底的时候,再报给老板。

  “从来也没人乱报。”这个[ZheGe]“湖南帮”的队长老苏说。他是四川人,老板不在时,他负责这个[ZheGe]“帮”的一切活计。

  又比如,每到月初时,大家都会自觉交住宿费,几乎没有人拖欠。

  船上不能同时容纳40多人挑砖,他们[TaMen]就自觉分成两组。一条船,由一个[YiGe]组负责包干。这么多年,这里从来没发生过抢活干的事情。

  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在码头[MaTou]挑砖,怕别人看不起

  正午时分,太阳又钻出来,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不时有挑夫到阴凉处歇息,捧起瓶子就往肚里灌水。还有[HuaiYou]人干脆就回工棚睡大觉。这里奉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干不干活[GanHuo]随自己[ZiJi]的便。

  前些年本地记者来采访时,曾问过周光福他们[TaMen]是否有“高温补贴”。那是他们[TaMen]第一次听说还有[HuaiYou]这么一回事。不过,他们[TaMen]从来也没向老板提出过。“提多了要求,我们怕连活儿都找不到。”周光福说。

  工棚就在不远处,上下两层的铁皮房子。房子的一侧,有一个[YiGe]开放的厨房,凡是做饭的人,每人一个[YiGe]灶台。而单身汉,多在一公里外的街道上吃快餐。

  在厨房与灶台之间,挑夫们用防水油布搭起来,形成一个[YiGe]公共空间。这里摆放着几张凳子,还有[HuaiYou]一个[YiGe]硬木沙发。一台电视没日没夜地放着,声音很大。一到夜晚,蚊子就开始狂轰滥炸。

  一道门后,是厕所和一个[YiGe]自来水龙头。水龙头旁全是垃圾,发出酸腐的味道。

  周光福的床铺在铁皮房的二楼。房间里摆放了20多张上下铺的铁床。按人头收钱,每人每月105元。

  这里也有女人,都是挑夫的家属。男人们出来时间长了,女人们也纷纷跟出来。通常,男人挑砖,女人装砖。

  早些年,周光福的妻子也曾在码头[MaTou]上干过一段时间。夫妻二人住过一阵子集装箱,密不透风的集装箱里,住了4对夫妇。时间长了,大家也不觉得尴尬。只是一到夏天,就和“烤箱”一样。

  在这个[ZheGe]工棚里,卢秋发的“家”是位置最好的,靠着门。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个[YiGe]上下铺。上铺堆满杂物,用塑料纸盖着。下铺是夫妻俩的窝,三面用捡来的木板封起来,前面用橘黄色小碎花的布帘遮住。不过,晚上太闷,老卢通常在走廊的一块木板上睡觉。

  老卢的妻子罗娇娇把这个[ZheGe]“家”布置得很像一个[YiGe]家:蚊帐里挂着孩子的照片,床头柜上摆着一个[YiGe]闹钟,一侧的木板上贴着“福”字。“家”里还有[HuaiYou]一面红色边框的镜子,出门的时候,她总要拿出来照照。

  前年,卢秋发还在西乡码头[MaTou]时,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台DVD机和一个[YiGe]MP3,花了他将近1000元。然后他在街头小店刻录了很多歌。干活[GanHuo]的时候,他把MP3装到塑料袋中,戴上耳塞听歌——码头[MaTou]上的挑夫都是这样,干活[GanHuo]时身上的一切物件都得套上塑料袋,免得被汗水浸湿。回到“家”,DVD就派上用场了。他说自己[ZiJi]“喜欢听老歌”。

  在这个[ZheGe]“湖南帮”中,卢秋发是个干活[GanHuo]不要命的人,有“骆驼”之称。挑夫们说,他干活[GanHuo]不分白天黑夜。

  “不拼命干活[GanHuo]怎么行?”老卢憨憨地笑着说。

  去年他家的稻子遭水灾,颗粒无收。家里有一个[YiGe]12岁的养子,和81岁的老母亲。两个亲生儿子[ErZi],均在外打工。家里盖了一院房子,给了已成家的大儿子[ErZi]。二儿子[ErZi]正在谈着对象,他还得赚钱给老二再盖一院。

  罗娇娇也在码头[MaTou]上干活[GanHuo]儿。起先,她挑过砖。可这实在不是一个[YiGe]女人干的活儿,没干几天,就不干了。后来,她开始装砖。干了几年,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弯腰时间长了,就疼得受不了,站不起来。来到三围码头[MaTou]后,她和其他女人就帮着男人们捡砖。所谓捡砖,就是4块4块排在一起。捡一船砖下来,她也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对于记者这样的陌生人,周光福和卢秋发算比较能说的。其他很多挑夫,根本不愿意谈起自己[ZiJi]的生活。

  有一天,周光福对记者说:“你来了几天,没有人愿意接受你的采访,知道为什么吗?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在码头[MaTou]挑砖,怕别人看不起。”

  他自己[ZiJi]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每次过年回家时,村里人总不免嘲讽他几句,说他一个[YiGe]高中生在码头[MaTou]上卖苦力,实在“没出息”。

  周光福的小儿子[ErZi]读中学时,多次参加同学生日聚会。每次聚会儿子[ErZi]都不敢吃别人家的蛋糕,因为有人说他的父亲是“挑砖的”,他过生日的时候“还不起”。

  有一个[YiGe]40岁的挑夫,曾隐瞒身份谈过一次恋爱。俩人感情发展不错。可对方知道他的工作后,就不再来往。还有[HuaiYou]一个[YiGe],老婆嫌他赚钱少,干的工作“丢人”,甩下他跑了。

  等到挑不动那一天,我们该怎么办

  挑了近20年砖,周光福逐渐感觉自己[ZiJi]的身体“吃不消”了。他估摸着自己[ZiJi]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和风湿,算是挑夫的“职业病”。前几年,有个挑夫得了腰肌劳损,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最后只好回家养着。还有[HuaiYou]人得过风湿,腿疼得要命,也没法再干。

  前段时间,大儿子[ErZi]打电话劝周光福回家,找个轻一点的活儿干,或者干脆在家养老。他拒绝了。

  他不是不想回家。可是他做儿子[ErZi]和做父亲的“使命”都没完成,不能回家。

  早些年,周光福花了近5万元,盖了一院房子,那是给大儿子[ErZi]结婚用的。尽管大儿子[ErZi]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元,可是当爹的知道,这点钱,也只够儿子[ErZi]一家4口的生活。

  另外,他还有[HuaiYou]一块心病。老大初中毕业的时候,决意不考高中,要帮着父亲挣钱,供成绩比较好的弟弟读书。为此,周光福一直觉得对不起大儿子[ErZi]。尽管大儿子[ErZi]多次和他说过不怪他,可周光福也不想成为儿子[ErZi]的负担。

  二儿子[ErZi]现在北京工作,他曾对父亲说过,想在北京安个家。“北京的房价很贵,谁不知道呀?老二说不让我操心,可我当爹的不能真的不管吧?”周光福说。

  周光福还有[HuaiYou]一个[YiGe]老父亲,养老的事也落到他的头上。他不得不拼命干活[GanHuo]。在这个[ZheGe]“湖南帮”,他和卢秋发都是有名的拼命干活[GanHuo]的人。

  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老父亲也劝过他,不要在码头[MaTou]上挑砖了。他对父亲说:“爸,我的身体结实着呢,干几年挣点钱就回家。”

  其实那个时候,他就偶尔感觉到腰疼。直到现在,他也没敢告诉自己[ZiJi]的家人,怕他们[TaMen]担忧。

  去年大儿子[ErZi]出差到深圳,想见见父亲。儿子[ErZi]从没来过码头[MaTou],他怕儿子[ErZi]看了他的工作环境后伤心,就找借口推掉了。

  “那天我很伤心。”说到这件事,周光福有些哽咽。

  后来,儿子[ErZi]路过深圳市内莲花山,拍了一张邓小平铜像的照片,用彩信发给他。这张照片他一直没舍得删掉,经常看。这样,他又多了一点对深圳的印象。

  “总有一天挑不动。等到挑不动那一天,我们该怎么办?”周光福叹息道。

  码头[MaTou]上,许多人都有和他类似的愁苦。

  卢秋发也只盖了一院房子,但他有3个儿子[ErZi],还有[HuaiYou]老母亲需要赡养。

  当过6年兵的老周,也担心自己[ZiJi]的收入,不足以养到儿子[ErZi]成家。

  年龄最大的57岁的挑夫,两个儿子[ErZi]都在外打工,挣的钱还没他多。他们[TaMen]都没成家,当爹的不能只管自己[ZiJi]的嘴。

  还有[HuaiYou]另一些伤痛。

  那些光棍汉,那个老婆甩下他跑了的挑夫,还有[HuaiYou]那个带着孙女在码头[MaTou]的挑夫,他们[TaMen]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痛苦。

  不过,大家已经不再抱怨。这么多年过去,他们[TaMen]知道,这里的人谁也没能力解决别人的难处,甚至连自己[ZiJi]的都解决不了。

  没事的时候,一些人守在电视前。还有[HuaiYou]一些人,凑起来打打麻将,或者玩一种“只有湖南才有”的纸牌。当然,他们[TaMen]也带一点彩头,但输赢都不大,不至于打完牌成仇人。那些光棍汉,有的也会独自到附近街上“晃”上个把小时。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要在深圳举办了。一个[YiGe]消息传到码头[MaTou]:大运会期间,深圳将停止一切在建项目,码头[MaTou]上也不会再有船进来。

  这个[ZheGe]消息让挑夫们着急,纷纷向记者核实真伪。“要是没事干了,我们怎么办?”一个[YiGe]挑夫说。

  不过,船来的日子,一切都归于平静。

  7月初的一天下午,一条满载着砖块的船又靠岸了。当天晚上,周光福、卢秋发等人一直干到11点多。

  第二天一早,4点多钟,男人、女人们就从床上爬起来。女人张罗着做饭,吃完饭后,她们就得去装砖,男人则带上工具去挑砖。

  夜里下了一场雨,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卢秋发耳朵里塞着耳塞,小跑着挑砖。

  他说自己[ZiJi]听的是红歌,《社会主义好》。“这歌听起来有劲。”说完,他又一溜小跑上船了。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