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广东 >
部分外派汶川志愿者期满回广东 重找工作成难题--国家年鉴
◎汪紫在2009年毕业去汶川前,已成功应聘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职位,起步月薪六七千元。做了一年志愿者后回到广东,她直到几个月后才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一家茶文化传播公司做杂志编辑,月薪1600元,没有‘五险一金’”。
◎“公务员这条路对志愿者来说已经算是最好的出路。”“汶川二期”的刘强说,特别是广东今年省、市公务员考试的一些岗位中,有的明确要求只有“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山区计划”的志愿者才能投考,相当于“定向定岗”,让志愿者面临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不少志愿者认为,“西部计划”对于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就业的政策措施已经落后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包括缺乏鼓励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继续扎根西部的优惠政策;缺乏他们回东部就业、升学政策等。
记者与汪紫的最近一通电话是在今年中秋节前夕,晚上10点,她刚下班。电话里,她很平静地说,她现在做社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而两年前,她已在广州找到一份月薪六七千元的工作。
“没有什么后悔的,就是一个经历。”两年前,汪紫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汶川灾后重建的专项服务工作。如今,新汶川惊艳世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选择了回到广东。
站在又一个人生交叉点,这些汶川归来的孩子褪去志愿者的光环后,他们怎样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承担就业的压力?
暂缓就业 “把理想填满了”再出发
2009年7月,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招募派遣了2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四川省汶川县开展为期1至3年的灾后重建专项行动,这是广东省第二次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汶川。那年本科毕业的汪紫没有选择在广州就业,而是报名参加了这个“西部计划”的专项服务工作,“因为我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想为灾区人民做些心理和情绪的安抚工作。”
一开始,她被派往汶川县龙溪乡,“县领导觉得我文笔不错,有一定的活动策划能力,临时把我从乡镇调回到县委宣传部,参与灾后重建的活动宣传与策划。”又不到一个月,她被派往三江乡创办一本景区特刊;再后来,她去了绵虒镇,在羌禹旅游风景区指挥部做筹备工作。
一年间,汪紫走遍了汶川县13个乡镇,很忙碌,但基本都是“文书工作”;一年的服务期满后,她选择了回到广东。
2010年的校园招聘季,汪紫到处找工,“我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2010年11月,她终于找到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一家茶文化传播公司做杂志编辑,月薪1600元,没有‘五险一金’”。
汪紫找到第一份工作后,重新拾起课本,在城中村的一个出租屋里,花了2个多月时间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凭着那张证书,今年6月,汪紫在海珠区某街道社工站获得了专职社工职位,负责接待社区居民的面访和街道志愿者的日常管理。
虽然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月收入,但汪紫很满足。“从汶川刚回来时很急躁,觉得没有安全感,现在很平静,因为看清了自己的方向。”
与汪紫相似的,还有林娟。2010年7月,林娟服务期满回到广州。辗转找工作半年未果后,她坐上前往西昌的火车,在一个NGO组织的安排下去凉山支教。
据了解,第二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中,除了几个人留在当地延期服务外,20多人已回到广东,他们中的一些人找工“碰壁”后,索性继续暂缓就业,仍然走在志愿服务或社工的道路上。
投身“国考” 考公务员是“最好的出路”
从2008年起,广东省共派遣了84名志愿者参与汶川灾后重建工作,其中2008年31人,2009年26人,2010年27人。在自建的QQ群里,他们分别自称为“汶川一期”和二期、三期。
在QQ群聊天时,他们分享最多的是公务员考试的“考经”,比如什么时候有公务员考试、要准备什么、哪个岗位比较冷门、面试时要不要说志愿服务经历等等。
研究生毕业的刘强属于“汶川二期”。或许与学历有关,他从汶川回来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月收入2600元的工作,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公务员考试。对本身就是学行政管理的刘强来说,考公务员是最好出路,“汶川的经历却没有多大帮助”。
刘强说,过去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是有一定“优势”的。按照政策,志愿者服务期满1年以上的,报考中央机关和东、中部地区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西部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5分。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岗位都没有所谓的‘优先录取’概念。”刘强说,在他所参加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单位问过他志愿服务期间做过什么、获得过什么。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坦陈,西部志愿者的经历很难为求职者“加分”,“非常遗憾”。
“所以,公务员这条路对志愿者来说已经算是最好的出路。”刘强说,特别是广东今年省、市公务员考试开放的岗位中,有的是明确要求只有“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山区计划”的志愿者才能投考,相当于“定向定岗”,让志愿者面临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2011年5月,在准备了一年多后,第四次投身“国考”的刘强终于考上了广州市公务员。和他一起考上的“汶川二期”还有5个人,他们差不多占同批26名“战友”的五分之一。
“这个成绩算好了。”同是“汶川二期”的叶思远说,他考过三次公务员,为了锻炼自己在面试中镇定,甚至大冬天穿着薄衬衫在室外背英语。虽然最终挤入了录取名单,但由于他的档案在今年7月已经被转回户口原籍,他不得不在老家和广东之间奔波,直到本月23日,老家方面才以改派的方式把他的档案发回广东。
叶思远说,在70多名回归广东的外派汶川志愿者中,起码有约50人挤在公务员考试的路上。“即使找到工作的,也不忘复习。”
期望支持 完善志愿者就业指导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又称“西部计划”,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等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至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服务期间,志愿者除了有保险、生活补助外,服务期满还能有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的政策倾斜。
“这些年间报名参加的学生有了很大变化。”暨南大学团委有关负责人说,“过去,有的学生参加是找不到工作,希望做志愿者将来受到优待;但近几年很多报名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不愁找不到工的人,他们是怀着满腔热忱服务灾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
汪紫告诉记者,自己在2009年来到汶川之前,已经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起步月薪六七千元。“但就是觉得人生有点欠缺,或者总是有那么忧国忧民的多愁善感吧,志愿项目下来后,毫不犹豫就投奔了汶川。”她说,“现在不觉得后悔,如果不去汶川,我可能生活无忧地做一个小白领,但也许会让我错过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让自己遗憾终身。”
然而,不少志愿者向记者反映,虽然参加西部计划收获不小,但是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他们在服务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与原来所学专业相差很大,专业知识“荒废”,因而在服务期间无法不担心自己的未来。“有的春节过了就会开始物色以后的工作岗位,因为服务期满已经是7月份,错过了当年的校园招聘季了。”
“汶川三期”的黄芸说,由于政策限制或行政编制有限,愿意留、最终也能留在当地的志愿者比例很小,绝大多数志愿者在服务一年或两年之后,都重返广东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加入就业大军。“另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身处偏远地区的我们获得外界就业信息的渠道相当有限。”
据统计,广东84名参加汶川服务的志愿者,选择延期服务的有10人,另外还有4人因家庭、感情等因素,在四川找到工作。而在回归广东的志愿者中,也只有不足10人是处于“完全待业”的空白地带。
“但这个数不能这样算。很多人的工作并不理想,只是骑驴找马,先填饱肚子。”刘强说。
不少志愿者认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西部计划”对于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就业的政策措施已经落后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包括缺乏鼓励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继续扎根西部、扎根基层的优惠政策;也缺乏返回东部就业、升学的扶持政策。“比如开设更多的定向公务员招聘岗位,建立更全面的志愿者技能培训制度,开展更完善的志愿者就业指导机制,甚至该拓宽思路,允许在职社会人员带薪留职地暂离工作单位,服务西部等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志愿者皆为化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