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广东 >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修建工作曾几经周折--国家年鉴
南方日报(微博)讯 (记者/雷辉 通讯员/熊水龙)郁郁葱葱的长洲岛上,一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市民期待已久的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昨日,开馆典礼隆重举行,前来参观的游客摩肩接踵。
2001年,广东省民革的一份建议拉开辛亥革命纪念馆建立的序幕,但因种种原因,此事一度搁浅。为此,省政协多次提交提案,竭力推动纪念馆开工。如今,辛亥革命纪念馆开馆,让政协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10年前提上议程,因种种原因搁浅
2001年,时值辛亥革命90周年,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向民革中央提出《关于在广东建立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建议》,指出建立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以及馆址选择、经费概算、设计风格、陈列原则、陈列大纲等内容。
当时向中央申报筹建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还有湖北和广西。经广东省多方努力,200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函复同意在广东省修建辛亥革命纪念馆,所需资金由广东省统筹解决,建馆筹备工作由此开始。2002年7月,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辛亥革命纪念馆由广州市主建主管,并要求建筑设计要体现广东特色和风格。
“这个项目,几经周折。”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张嘉极,在任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时,曾负责该馆的前期筹备工作。他回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迟迟没开工。
笔者获悉,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项目选址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拖了很长时间;二是缺乏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三是分管纪念馆修建工作的省市领导变动频繁。
一纸建议,促纪念馆选址长洲岛
2006年2月,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提交提案,建议在长洲岛建辛亥革命纪念馆。这一纸建议将建立辛亥革命纪念馆再度提上议程。
同年4月,广州市召开建设辛亥革命纪念馆协调会,正式选定在黄埔区长洲岛中部的临江地块建设纪念馆。
此前,滨江东路大元帅府门前临江地块、先烈路黄花岗公园对面地块等10多处地块都被纳入考虑范围,但经反复论证,认为长洲岛是最佳选址。
当年7月,广州市政府在长洲岛专门就上述提案召开办理座谈会。会议提出,场馆建设力争于2006年底动工,2008年竣工。
然而,直到2007年底,项目仍未动工。
再度提交提案,纪念馆终于开工
2008年省“两会”上,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再度提交提案,建议加快筹建辛亥革命纪念馆,“力争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2010年底前竣工,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全面对外开放”。该提案被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由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领衔督办。
“为了确保在2011年前辛亥革命纪念馆落成开放,需尽快成立有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尽快启动建设的各项工作。”汤炳权表示。
当年6月,省委办公厅同意成立辛亥革命纪念馆修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时任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的朱小丹担任,副组长由副省长雷于蓝担任。
折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
省市领导的组织协调,极大地加快了建设进程。2009年12月29日,万众期待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奠基。纪念馆建设经费由省市共同承担,省承担70%,广州市承担30%。
“我当了3届政协委员,从2001年开始就为筹建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事情多方奔走,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好的结果,我很受鼓舞……”省政协常委陈忠烈激动地说。
省政协提案委主任陈俊年表示,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建成开放,与省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竭力推动密不可分,这一美好结局也表明了党委政府对政协提案的高度重视,将激励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更加积极地参政议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