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揭秘:毛泽东与明朝皇族后裔朱伯深的故事--中国年鉴
1959年夏,时任外交部欧美司司长朱伯深陪同著名的美国黑人学者、社会活动家杜博伊斯博士夫妇从北京去武汉见毛泽东[MaoZeDong]主席。会见地点是在武昌东湖畔的一家宾馆里进行的,在接见杜博伊斯夫妇和女作家斯特朗时,毛泽东[MaoZeDong]指着朱伯深向他们介绍说:“这个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裔。”
会见结束后的当晚,出人意料的是毛泽东[MaoZeDong]特地邀请朱伯深一起留下吃便饭。菜肴不多,但都是湖南[HuNan]家乡风味。席间谈叙往事,有说有笑,气氛融洽。毛泽东[MaoZeDong]笑道:“我们与明朝皇帝后裔共事,一同干共产主义革命[GeMing],实在是不胜荣幸之至呀!”朱伯深微笑着,心情轻松而愉快,对伟大领袖充满了由衷的尊敬,深知自己获得的礼遇已相当特殊。
毛泽东[MaoZeDong]何以会这样深爱朱伯深?这还要从朱伯深的家世说起。作为[ZuoWei]明朝皇室的后裔,他的父亲朱剑凡就是毛泽东[MaoZeDong]的好友,关系之深更是不同寻常。朱伯深侄女朱宏在《难忘的青少年时代》一文中记载:“修十三陵水库时,国家主席刘少奇打趣地对我姑妈朱仲丽说:要刨你家的祖坟了,你反不反对?”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六朝古都金陵,开创了明王朝300年的帝业。明朝末年,清军主力南下,湖南[HuNan]境内的明藩王吉王朱由桧(封地岳州)联合名将何腾蛟及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坚持抗清,战事失利后,吉王全家被杀害,只逃出时年10岁的二儿子一个[YiGe]人。他在兵荒马乱中逃至今天的湖南[HuNan]省宁乡县山区,幸得周氏族人庇护,认为养子,改名换姓,将“吉”字加“冂”为周,方免遭俘杀。此后成家立业、子孙繁衍。到了咸丰年间,朱剑凡的父亲周达武18岁应召加入骆秉章(时为湖南[HuNan]巡抚,后任四川总督)部清军。周达武体格强壮,勇悍善战。10年中由一名小小的哨官升为记名总兵,官至四品。后经骆秉章推荐给左宗棠,亦被另眼相看。清同治年间,周达武率湘军一部随左宗棠进驻兰州,担任甘肃提督达19年之久(1875—1894年)。他为巩固西北边疆,遏制沙俄侵略及国内分裂势力作出过贡献。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周达武调任新疆巡抚,但未及交卸便病故兰州,灵柩被运回湖南[HuNan]老家安葬。另一位湘军大家魏光焘(曾任左宗棠的营务处总办、新疆巡抚等要职)还与周达武结成儿女姻亲。辛亥革命[GeMing]后,周家这一支复认朱姓,重修族谱,以不忘先祖。
作为[ZuoWei]朱元璋的二十七世孙,朱剑凡原名周家纯,民国后改名为朱剑帆,后又省写“帆”为“凡”。他1883年出生于湖南[HuNan]宁乡,1902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中学学习日文,未几入弘文学院师范科。他学习刻苦勤奋富有爱国精神。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穷兵黩武,狂热地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对外扩张,侵略朝鲜,继而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帝国迫使清廷割地赔款求和后,又打败了沙皇俄国夺占旅顺口,重创俄海陆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东北的南部(旧称南满)。朱剑凡的胸中燃烧着爱国的火焰。留学期间,他结识了黄兴、陈天华等人,参加[CanJia]到留日学生的革命[GeMing]活动中,并积极投身到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反清革命[GeMing]斗争,并踊跃捐款。1903年朱剑凡还与旅日的陈协五、张辉瓒等同学参加[CanJia]拒俄义勇队。
1904年,朱剑凡回国后潜心研究教育,执教于宁乡速成师范学校(校址在长沙[ChangSha]),1905年5月创办周氏家塾,招收女性,1907年将女校正式命名为周南女学堂。同年,他带领学生参加[CanJia]反对满清所谓“铁路国有”的斗争,举行罢课。旋将占地80余亩的苏州园林式住宅蜕园无偿交作校舍。蜕园这个名字来源于湖南[HuNan]第一位进士刘蜕。刘蜕,长沙[ChangSha]人,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进士。在刘蜕之前,整个湖南[HuNan]还没出过一个[YiGe]进士,因此人称刘为“破天荒”,为奖励刘蜕,观察使崔铉送钱17万,称为“破天荒钱”,刘蜕就拿这笔钱置下了蜕园。
朱剑凡毁家兴学,捐献总值达11万1千银元的私宅园林等资产扩建周南校舍,备受赞誉。辛亥革命[GeMing]后学校改名周南女子师范学校。1920年改为周南女中。朱剑凡的家是“败了”,但从他家走出来的女性精英却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让我们看看他的女弟子吧:向警予、蔡畅、杨开慧、帅孟奇、劳君展、黄彝、曹孟君、丁玲、劳安(朱镕基夫人)……可以说,朱剑凡的周氏家塾和此后的周南女学堂(以后曾多次更名)是中国近百年培养女性精英的“黄埔军校”。相信千余年前破了天荒的刘蜕闻知此事,也要把“破天荒”的称号拱手相让,因为相比蜕园首任主人,末代主人朱剑凡更有资格承受这三个字。
朱剑凡曾留居北京年余,他积极参加[CanJia]到反对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斗争中,动员在京湘籍人士周大烈(著名作家许地山的岳父)、仇鳌等人反袁,并于1915年加入国民党。1919年朱剑凡积极投入五四运动,与教育界进步人士创办健学会,参加[CanJia]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毛泽东[MaoZeDong]正在长沙[ChangSha]一师附小主事时,经朱剑凡介绍,寄宿于周南女校。据朱剑凡的小女儿,也就是后来成为王稼祥夫人的朱仲丽回忆,她在8岁时,曾见过一个[YiGe]又瘦又高的青年来她家看望她父亲,那青年便是毛泽东[MaoZeDong]。青年毛泽东[MaoZeDong]曾以“二十八画生”贴出“征友启事”和用于《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的署名,朱仲丽清楚地记得她童年时就“二十八画生”问题与毛泽东[MaoZeDong]的一次对话:我两眼瞪着,问:“毛叔叔,你为什么要取一个[YiGe]怪名字,叫‘二十八画生’呢,真不好听。”毛泽东[MaoZeDong]笑道:“我是喜欢来新花样,用数目字代替名字,节约呀,省事呀!”
朱剑凡在湖南[HuNan]人民中声望较高,虽年长毛泽东[MaoZeDong]近10岁,却对毛泽东[MaoZeDong]相当佩服,认为此人学识不凡,心胸高阔,必为安邦济世之才。他邀请毛泽东[MaoZeDong]住校,讨论社会问题,并资助毛泽东[MaoZeDong]办文化书社。两人惺惺相惜,每逢相聚,必登长沙[ChangSha]北门外的岳麓山,吟诗作文,抒发胸际豪情。夜晚则在灯下抵掌谈论时政古今,每每至东方破晓。在长期的接触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MaoZeDong]对朱剑凡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有见识,有信仰,品行端正,学识渊博。朱剑凡领导的周南女中有许多女生都报名参加[CanJia]了毛泽东[MaoZeDong]创办的新民学会,并积极为《湘江评论》等革命[GeMing]启蒙刊物撰稿。在大革命[GeMing]时代,朱剑凡给予毛泽东[MaoZeDong]很多支持,他赞成办农会、斗地主劣绅恶霸,还亲自写文章声讨大地主反动[FanDong]分子叶德辉、王先谦等人。
对于这段友情,抗战时期,毛泽东[MaoZeDong]在延安遇到朱仲丽还提到说:“你爸爸是一个[YiGe]思想进步的人士,和我们一起创办新民学会。我年轻时,穷得没有饭吃,是你爸爸叫我住在周南女校校园内,吃饭不叫出钱,一天还吃三顿。”关于这段往事,朱剑凡的大儿子朱伯深也有记忆:“1920年夏,毛泽东[MaoZeDong]同志作为[ZuoWei]先父的客人,住在我家后面周南校园。在校园里,他时常闲步,凝目四望,若有所思……在毛泽东[MaoZeDong]同志的影响下,先父自觉地支持了五四运动后湖南[HuNan]的历次进步学生活动……还参加[CanJia]了毛泽东[MaoZeDong]同志和蔡和森同志领导的新民学会。”还有一次,毛泽东[MaoZeDong]很叹息地对朱仲丽说:“唉!你爸爸死得太早,要不,就当上我们的教育部长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