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梅兰芳的最后一次演出--中国年鉴
郭沫若与梅兰芳[MeiLanFang]合影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MeiLanFang]一生演出的京剧、昆曲达数百出之多。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1904年8月17日,当时梅兰芳[MeiLanFang]才9岁。梅兰芳[MeiLanFang]最后一次演出,那是在半个世纪之后的1961年5月31日。演出的剧目是新编的京剧《穆桂英[MuGuiYing]挂帅》。演出地点并不在一般的剧场,而是在北京西郊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的礼堂。
京剧《穆桂英[MuGuiYing]挂帅》改编自同名豫剧,完稿于1959年5月。但这件事的缘起要追溯到1953年。那年豫剧名角马金凤率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到上海演出《穆桂英[MuGuiYing]挂帅》,正在上海的梅兰芳[MeiLanFang]听说了,他以前演过《穆柯寨》等戏,但京剧里没有穆桂英[MuGuiYing]挂帅这一出,他怀着新奇的心情去看了,而且一连看了三遍。戏中穆桂英[MuGuiYing]老当益壮的精神,使梅兰芳[MeiLanFang]深深感动,并产生了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最后一场戏结束,梅先生来到后台祝贺马金凤演出成功,同时特意邀请她到马斯南路(今思南路)梅先生家中深谈。梅先生告诉马金凤:“我看了不少戏,但像老穆桂英[MuGuiYing]这个人物,还是第一次在豫剧中发现。我很喜欢穆桂英[MuGuiYing]这个角色。”从此,晚年穆桂英[MuGuiYing]的形象就经常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他想:我老了,唱卖份的戏不合适了。还是搞些类似《穆桂英[MuGuiYing]挂帅》那样描写古代中年妇女的新戏。1958年,豫剧《穆桂英[MuGuiYing]挂帅》晋京演出,梅兰芳[MeiLanFang]又去看戏。马金凤在舞台上展现的穆桂英[MuGuiYing]的豪迈气和那荡气回肠的演唱,使梅先生为之动容,再一次激发起梅先生的创作热情。于是他决定把《穆桂英[MuGuiYing]挂帅》改编成京剧,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作品。
在我国的戏曲舞台上,描写北宋名将杨继业以及杨家将故事的剧目数量极多。其中女将穆桂英[MuGuiYing]也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她与杨宗保的浪漫爱情,她在大破天门阵中的飒爽英姿等都成为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豫剧《穆桂英[MuGuiYing]挂帅》是写穆桂英[MuGuiYing]退隐二十多年后的故事,因西夏屡屡犯境,宋王又拟起用杨门女将。但穆桂英[MuGuiYing]深憾于朝廷对杨家将的寡恩薄义,不愿挂帅出征,经佘太君劝导,勉以国事为重,重新燃起她一腔报国热情,乃毅然誓师挂帅,慷慨出征。“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MuGuiYing]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充满了惊天动地、苍凉悲壮的浓重色彩!
京剧《穆桂英[MuGuiYing]挂帅》的剧本改编由陆静岩、袁韵宜两位女编剧执笔。这次改编、排演,并非简单地把豫剧移植和搬演过来,而是一次新的创作。豫剧的剧本原来只有五场戏:《乡居》、《进京》、《比武》、《接印》和《发兵》。京剧本却有所丰富,加了三场戏。在《乡居》的前面加了一场《报警》,用以明场交代寇准进宫报告边关危急。宋王与寇准、王强商量对策,决定比武选帅等情节。在《接印》一场后面增加《述旧》一场,写杨宗保到校场之前,给他的女儿们讲述当年穆桂英[MuGuiYing]如何英勇杀敌和令出如山。京剧本里的唱词,为了适合梅兰芳[MeiLanFang]的声腔特点,多采用“人辰”的辙口,除了保留豫剧本中“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这两句点题性的唱词之外,其他唱词均重新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