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迪威话别国民党娃娃兵: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年鉴网(2)
史迪威强烈支持从印度修筑一条通往中国[ZhongGuo]的公路,并在国民党最高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中印公路通车后,蒋介石[JiangJieShi]在庆祝中印公路通车之日,发表了题为《中印公路开辟之意义》的广播演说:“为了纪念他(史迪威)的卓越贡献和中美部队在他指挥下在缅甸[MianDian]战役及修筑此路所扮演的显著角色,我们就以史迪威将军之名给这条公路命名。”
与蒋介石[JiangJieShi]之间的矛盾
我在老年之时,每每想起史迪威,还为之感动。很多人不知道,史迪威原本在美国会有很好的发展,1942年,他受美国政府派遣,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驻华军事代表,来华担任同盟国中国[ZhongGuo]战区总司令蒋介石[JiangJieShi]的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开始履行其职业军人生涯中最为艰巨的历史使命。史迪威率领着由35名军官[JunGuan]组成的参谋班子和400名教官、技术人员一起来到中国[ZhongGuo],帮助训练中国[ZhongGuo]军队,使他们能正确地使用美国的武器装备,学会美国的战术和技术。作为一名年近60岁的中将军官[JunGuan],放到现在应该是养花、散步、打太极了,但那时的他,身材瘦削,经常出现在训练场上,手把手训练士兵和军官[JunGuan]。他为中国[ZhongGuo]军队第一次出国远征取得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蒋介石[JiangJieShi]对史迪威最初的印象不错,两人一度关系融洽,蒋甚至还向罗斯福建议,由史迪威担任缅甸[MianDian]中英联军的总司令。蒋介石[JiangJieShi]在给杜聿明等国民党高级将领训话时,要求他们“绝对服从史参谋长的指挥”,对史迪威的一些建议和要求,也尽量予以采纳和满足,但关键时刻,蒋介石[JiangJieShi]并不信任史迪威。设在缅甸[MianDian]的参谋团名为史迪威的参谋部,实际上是受蒋介石[JiangJieShi]控制的,史迪威没有升迁、奖惩军官[JunGuan]和执行军法的实际权力,这是史迪威最无奈的事。第200师在“同古会战”中被日军四面包围,杜聿明向蒋介石[JiangJieShi]请示并撤出战斗,史迪威竟不知情,使他感到很受伤害。
史迪威也有问题。他身边的美军参谋们总是鼓励他与蒋介石[JiangJieShi]斗,当史迪威的要求得不到蒋介石[JiangJieShi]的支持时,就以辞职甚至以减少援华物资相要挟,致使蒋介石[JiangJieShi]非常不满。在收复缅甸[MianDian]前,史迪威向美国陆军部请求调入数百名军官[JunGuan]来华,准备让这些人来接替中国[ZhongGuo]军官[JunGuan]的指挥位置。他计划将团长以上军官[JunGuan]、特种兵营长都换成美国人,这遭到了蒋介石[JiangJieShi]和中国[ZhongGuo]军队的强烈反对,蒋介石[JiangJieShi]认为这是军队的主权问题,这些人当联络官、顾问可以,但不能当指挥官,这使史迪威很不高兴,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与蒋介石[JiangJieShi]之间业已存在的裂痕。
但作为一名美国军人,史迪威是真心地希望帮助中国[ZhongGuo]改造军队,去打败日本取得抗战胜利,并使中国[ZhongGuo]成为他理想中的大国,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朱德总司令称他是“美国的一位伟大的将军,中国[ZhongGuo]人民的一位伟大的朋友”,是有道理的。
史迪威提出要积极联合中国[ZhongGuo]共产党的军队一起抗日,要求蒋介石[JiangJieShi]把美国援华物资拨一部分给中国[ZhongGuo]共产党的军队,并积极促成了美军观察组前往延安,这令蒋介石[JiangJieShi]尤其不能容忍。最终,蒋介石[JiangJieShi]强烈要求把史迪威赶回美国,尽管罗斯福和马歇尔都很不情愿,却只能向蒋妥协。而史迪威本人,虽然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到中国[ZhongGuo],最后也不得不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
1944年10月23日,史迪威离开中国[ZhongGuo]前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一话别。他最后把我这个跟随他在缅甸[MianDian]战场浴血抗战两年半的“娃娃兵”找去谈话,这次谈话令我终生难忘,临别之际,我心目中这位长者和导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中国[ZhongGuo]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吗?我告诉你,中国[ZhongGuo]的希望在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