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卡秋莎》趣闻轶事--中国年鉴

  

    7月21日的《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专刊发表了盛海耕先生[XianSheng]的《〈卡秋莎〉谁译得更好》,谈及歌曲[GeQu]《卡秋莎》的翻译[FanYi],我这里也把我所知道的有关《卡秋莎》的掌故写出来以飨读者。

《卡秋莎》诞生前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8年,为了试探苏联[SuLian]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实力,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张鼓峰事件(苏联[SuLian]史称“哈桑湖事件”),驻守滨海地区的苏军对其予以迎头痛击。这一事件在苏联[SuLian]全境引起极大的震动,诗人米·伊萨柯夫斯基[SiJi]应时创作了一组反映远东边防军人生活的诗歌。

    1938年,莫斯科著名文学家芮吉宁准备创办一本杂志,他把作曲家玛·布朗介尔和诗人米·伊萨柯夫斯基[SiJi]邀请到编辑部,希望他们为创刊号写一首歌曲[GeQu]。

    离开编辑部,在归途的汽车上,作曲家对诗人说,他当时[DangShi]在领导一支爵士乐队,他需要一首可供乐队演出的歌曲[GeQu]。伊萨柯夫斯基[SiJi]想起了不久前才写下的八行诗,于是当场写下来交给了布朗介尔。歌词[GeCi]所表现出的诗情、纯真和音韵美一下子打动了作曲家,歌曲[GeQu]很快就谱成了。乐队指挥维·克努舍维茨基也十分喜欢这首歌,连连催促要其余几段歌词[GeCi]。为此,布朗介尔只好去了一趟雅尔塔,在疗养地找到伊萨柯夫斯基[SiJi],把他那一大张写满诗句的草稿要了来,从中再选出了八行诗,这就是现在的《卡秋莎》。由此可见,《卡秋莎》一开始就没有以诗的形式发表过,而是直接作为歌曲[GeQu]中的歌词[GeCi]问世的。

    歌曲[GeQu]的首次演出在莫斯科的联盟大厦圆柱大厅内举行,由著名歌唱家瓦莲金娜·巴季谢娃演唱,获得巨大成功,不得不重唱了三遍。

    《卡秋莎》一下子就在全国流传开来,并非如盛海耕先生[XianSheng]所言“一开始,这支歌并没有流行”,人们把它当作民歌来唱。德军入侵苏联[SuLian]缴获最多的唱片就是《卡秋莎》,那是当时[DangShi]的热销唱片。苏联[SuLian]卫国战争开始后,歌曲[GeQu]流传更广,人们往往自行填上各式各样的词。“卡秋莎”也因此有了各种各样的身份——集体农庄庄员、拖拉机手、防空兵、战地医院护士、撤到大后方的纺织厂女工、飞行员的妻子、游击队员等等。歌曲[GeQu]后来还流传到国外,意大利游击队把它的音乐动机发展成一首叫做《风在呼啸》的战歌;在保加利亚,游击队有时用它作为口令;在法国和美国,人们也填上其他内容来唱它。1941年7月14日,苏联[SuLian]军队把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БМ-13火箭炮第一次投入战场。这种炮无炮管而只有发射架,能一次齐射16枚炮弹。当时[DangShi]由于保密,这种新型武器并无正式名称,但发射架上标有生产厂家的缩语字母К,苏军士兵由此联想到当时[DangShi]的热门歌曲[GeQu]《卡秋莎》(第一个字母也是К),就把这种火箭炮昵称为“卡秋莎”。伊萨柯夫斯基[SiJi]后来还专为卡秋莎火箭炮写过一首歌词[GeCi]。

民族精神的象征

    伊萨柯夫斯基[SiJi]在《列宁格勒晚报》上谈到过一段有趣的插曲:在卫国战争期间,1943年的一个傍晚,战场上一片死寂,苏军415步兵师的战士忽然听到前面不远的战壕里,德国人在放送《卡秋莎》,而且放了一遍又一遍。战士们愤怒了:“怎么能让肮脏的法西斯侮辱我们的《卡秋莎》?”于是一部分战士跃出战壕,出其不意地扑向敌人,经过一场短暂的无声的搏战,终于夺回了那架唱机和唱片。事有凑巧,第二天,卡秋莎火箭炮悄悄打这边发起攻击,把对方阵地打成一片火海。苏军战士从掩体里跳了出来,兴奋地欢呼:“瞧啊,卡秋莎要复仇了!”

    布朗介尔曾谈到:“无论我到哪个国家,人们必定把我作为《卡秋莎》的作者来介绍。我的朋友不管从多远的地方来,必定向我讲起有关《卡秋莎》的故事。我毫不掩饰,这使我很快乐,但又使我很难过。那么多人谈论《卡秋莎》,仿佛我的其他歌曲[GeQu]根本不存在。不过真正使我心满意足的终究还是围绕《卡秋莎》所发生的事。有件事不是[BuShi]发生在巴黎,也不是[BuShi]发生在佛罗伦萨,也不是[BuShi]在东京,而是在莫斯科。我们乘车到郊外去。突然,沿公路迎面走来迎亲的队伍,现代农民的结婚典礼!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兴高采烈,又唱又跳。他们唱的正是《卡秋莎》,那样清晰,那样委婉动听,我完全被吸引住了。幸福极了!请想想,在乡村里人们办喜事竟唱着我的歌!这是对我的劳动成果的最大的奖赏、最高的奖赏。”

    伊萨柯夫斯基[SiJi]因《卡秋莎》等诗歌于1943年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这是当时[DangShi]最高的国家奖。

    上个世纪90年代,在伊萨柯夫斯基[SiJi](1900—1973)的家乡乌格拉河畔出现了一座“卡秋莎纪念馆”,那是当地人民出钱出力建造起来的。能工巧匠们就地取材,在一块平地上用一根根整段圆木搭起一座类似俄国传统式样木屋的象征性建筑。木屋里陈列着各种回忆文章、《卡秋莎》的各种语言的歌词[GeCi]、唱片以及有关这首歌的剪报,还有响着《卡秋莎》旋律的电铃。屋子左边放置了一块球形巨石,石上嵌有一块金属牌子,上面刻着《卡秋莎》的头两行诗句。平地的一边还竖起一段形状奇特的松树杆,样子酷似竖琴,象征着音乐和歌曲[GeQu]。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一首歌曲[GeQu]而建造的纪念馆。

    1999年,伊萨柯夫斯基[SiJi]百年诞辰前夕,他的家乡斯摩棱斯克为诗人建立纪念碑而募捐筹款,我国翻译[FanYi]家高莽先生[XianSheng]和我,还有蓝曼、邵燕祥、张廷华、孟广钧、聂介等八位中国作家和诗人也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卡秋莎》的中国译者

    歌曲[GeQu]《卡秋莎》最早的译配者,据我所知,应该是赵沨先生[XianSheng],时间大约在1948年。我手头有一本大连新华书店出版印行的《苏联[SuLian]歌集》,翔平、凌燕合编,1949年2月初版,印数5000册,同年9月三版,累计印数13000册。这本歌集共收入俄苏歌曲[GeQu]117首,其中就有赵沨译配的这首歌。

    据赵沨先生[XianSheng]本人自述,他对俄语不太精通,是由他身边熟悉俄语的同志把歌词[GeCi]内容翻译[FanYi]出来,然后他根据曲调的节律要求编写成歌词[GeCi]——这种操作法有点像译述《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林纾,因此与原文的词句结构总有较大的出入。

    赵沨先生[XianSheng]当时[DangShi]只编写了两段歌词[GeCi],相当于原词的第一和第四段: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走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驻守边疆卫国的战士,怀念那个天真的姑娘,

    勇敢保卫祖国的土地,喀秋莎爱情佑护着她。

    1956年,上海《广播歌选》准备重新发表这首歌曲[GeQu]。编辑吕寒柏(不是[BuShi]塞柏,更不是[BuShi]沙可夫,此歌绝对与沙可夫先生[XianSheng]无关)保留了赵沨的第一段词,对他另一段词作了些修改,又补译了第二、第三段,并把“喀秋莎”改为“卡秋莎”,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传唱的版本了。吕寒柏1957年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宁夏,后来就在那里去世。

    1957年,我编选出版《苏联[SuLian]歌曲[GeQu]汇编》第一集,《卡秋莎》自然是不可缺的。但吕寒柏当时[DangShi]已被定性为右派,按当时[DangShi]的政治气候,右派分子的作品是断然不可用的,于是我请冯金中重新译配《卡秋莎》。冯金中是位自学成才的残疾青年,当时[DangShi]才21岁。“文革”期间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他的译配词第一段是:

    春光明媚苹果花儿开放,在那河上薄雾荡漾,

    看,卡秋莎披着金色霞光,满脸春风来到河面上。

    从配歌的技术层面来说,金中的译配远远胜于赵沨、寒柏。不过,我觉得金中的译文过于华丽,有失伊萨柯夫斯基[SiJi]诗歌的清新质朴的风格,所以我后来编选俄苏歌曲[GeQu]集时放弃了金中的译本,仍采用赵沨、寒柏的译本。

    至于说我译配过《卡秋莎》,则完全是误传。可能是因为我一生从事俄苏歌曲[GeQu]的翻译[FanYi]、研究和介绍,许多人想当然地把所有的俄苏歌曲[GeQu]都算在我的头上。误传最多的就有《卡秋莎》、《红莓花儿开》、《三套车》等。有位报社的年轻记者来采访,我特意告诉她,以上那些歌曲[GeQu]都不是[BuShi]我译配的。然而她的采访稿送审时,主编却把标题改成“翻译[FanYi]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卡秋莎》的薛范……”,记者怯生生地对主编说:“我好像听薛老师说,《卡秋莎》不是[BuShi]他翻译[FanYi]的。”主编驳了她:“网上明明说《卡秋莎》就是薛范译配的,还能有错?”采访稿就这样以讹传讹地发表了。

    《三套车》的遭遇也如此。《三套车》过去只有一个译本,是由高山、宏扬译配。常有读者当面问我怎么会把“姑娘”翻译[FanYi]成“老马”的。还有一位外语专家甚至撰文说:“由于薛范名气大,以至于《三套车》谬种流传。”

    这也可算是一大笑话,录于此博诸位读者一哂。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