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1967年边界:阿拉伯人永远的梦--国家年鉴
想让以色列退回到1967年中东战争前的边界,是阿拉伯人一个永远的梦。自身没有力量捍卫自己的权益,指望别人主持公道是靠不住的。阿拉伯人指望美国主持公道更是与虎谋皮
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份出了一个洋相——刚刚庄重地宣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的外交立场,两天后就不得不改口。一个大国的总统出这样的洋相的确不多见,看起来好像是傻里傻气地自打嘴巴,其实是出于无奈。
5月19日,就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的前一天,奥巴马总统在国务院发表讲话,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永久边界应该建立在1967年边界的基础之上。话音未落,国内就嘘声一片,2012年大选热门候选人纷纷予以谴责。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说“奥巴马总统把以色列扔下了车”,共和党议员米歇尔·巴克曼说奥巴马背叛了“我们的朋友和盟友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使用了严厉的外交辞令,说他访美时将在白宫“寻求澄清”,就是要让奥巴马说清楚。奥巴马意识到自己踩着了地雷,于是两天后的22日,他在对一个名叫“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的著名犹太人游说团体讲话时解释说,巴以之间新的边界与1967年的边界不同,双方可对44年来的变化,包括新的人口比例以及双方需要等问题在内的变化进行谈判。
许多读者弄不清楚巴以矛盾是怎么回事,更不明白1967年的边界是怎么回事,故有必要作一简单的交待。
巴勒斯坦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腓尼基人的土地”。公元前3000年开始,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来此地定居。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在公元前1020年战胜了当地的迦南人和腓尼基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但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犹太国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所征服,公元前64年又被罗马帝国征服,百多万人被屠杀,幸存者流落世界各地。将近700年后,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占领了巴勒斯坦,与当地土著融合,产生了今天的巴勒斯坦人。时间又过了1300年,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发誓要回到祖宗的土地上去,出现了所谓“犹太复国主义”。1947年,他们梦想成真,联合国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人的国家,面积1.4942万平方公里;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面积1.1203万平方公里。纠纷和战争由此而起。
1967年战争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突然袭击,以少胜多,大败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队。三国伤亡和被俘人员超过6万,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伤2500人,被俘19人。此战,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约旦管辖的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还有耶路撒冷老城区即东耶路撒冷,总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是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国土面积的大约5倍。联合国分别于1967年和1973年通过242号和338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战争占领的土地,以前占领的就算了。后来,它把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撤出了加沙地带以及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土地,但拒绝撤出约旦河西岸的全部,以及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40多年来,众多的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盖了漂亮的房子,定居点星罗棋布。所以,奥巴马讲话后,内塔尼亚胡立即回应说,1967年边界是“站不住脚的”,将使“大批以色列定居者栖身于以色列之外”。至于戈兰高地,它居高临下,俯视着叙利亚和以色列,更是要命的战略要地,以色列也是不会吐出来的。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是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只相信力量。它能够在敌人的包围中生存、发展和壮大,本质上是新文明对旧文明的胜利。犹太人来自世界各地,除了极少数来自埃塞俄比亚之外,主体部分都是欧美和前苏联的移民。他们是现代文明创造运动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得以用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建设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世界却总体上与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失之交臂。
现代国际社会依然是一个靠力量决定一切的社会。自身没有力量捍卫自己的权益,指望别人主持公道是靠不住的。阿拉伯人指望美国主持公道更是与虎谋皮。美国犹太人达600万,只比以色列全国人口少100万。虽然600万犹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2.3%,但质量极高,犹太富人占据美国富人俱乐部的三分之一,在社会上层呼风唤雨。故每一届总统都不敢小觑犹太人,如果他想坐稳总统宝座的话。明年就要大选,奥巴马哪敢往枪口上撞?
1967年边界,是阿拉伯人一个永远的梦。
(许博渊 作者是本刊特邀专栏撰稿人、新华社原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