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埃及经济改革:权力不受约束养肥了权贵--国家史册
穆巴拉克全家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大儿媳海蒂、长子埃拉、妻子苏珊、穆巴拉克本人以及次子贾迈勒。
从上世纪70年代下半期开始,一股以私有化和推行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浪潮,席卷了大批第三世界国家,造成的后果却不尽相同。在某些民主法制不健全的地方,出发点良好的经济改革往往沦为少数权贵损公肥私的工具,刚刚经历过革命洗礼的埃及便是一个实例。
在长达30年的执政期间,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家族以权谋私,攫取巨额财富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公众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笔不义之财究竟有多少?根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早先的报道,穆巴拉克家族广泛介入私有化进程,通过家族企业敛财400亿至700亿美元,在多家外国银行开设了秘密账户。穆巴拉克个人身家或达150亿美元之巨,其次子贾迈勒约为170亿美元,夫人苏珊拥有53亿美元,都是富豪榜上的常客。
或许,只有对这名强人的司法判决最终揭晓,答案才能明了。目前,检察机关已冻结了穆巴拉克家族在埃及的多个账户,其妻名下就有1.47亿美元。这显然只是冰山一角——穆巴拉克和亲朋好友中饱私囊的行径,几乎贯穿于埃及经济转型的全过程;借助权力之手,更多财富被转移到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和世界各地的投资中,继而湮没无踪。
两位总统,两次改革
1970年10月,萨达特出任埃及总统,不久后便开始“改革开放”,试图用市场经济的机制解决国内民生问题,学界称之为“消费型开放”,基本思路是引进资金与技术,推动经济增长。
在相关政策刺激下,埃及迎来了“希望的时代”。加上与以色列的战争告一段落,这个古老的国家经济有了奇迹般的腾飞,很多指标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1970至1979年,该国gdp的平均增长率达7.6%,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达6.7%;1980年全年,光是300万在海湾各国打工的劳工带回的财富,就高达27亿美元。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阅兵时遇刺身亡,穆巴拉克继任。这位飞行员出身的新总统上台后,对经济政策做了进一步调整,他鼓励投资,改造沙漠为农田,紧缩开支,抑制消费,这便是“生产型开放”。
穆巴拉克的另一项承诺是推动私有化进程,以“搞活经济”。但埃及的私有化改革最初进行得并不顺利,上世纪80年代晚期,国营经济仍然占据埃及工业生产的半壁江山以及银行、保险业的90%,至少20%的劳动力在国企内就职。
美好的经济改革蓝图
随着国际格局巨变,至上世纪90年代早期,埃及的经济改革已无法继续拖延。然而,要改革就得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助,这两家机构都表示:不想再支持埃及这样一种如此依赖国企的经济体,想要钱,埃及的国企必须私有化。
为了获取紧急援助,埃及同意对经济体制动“大手术”,采取苏联解体后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的自由经济体制。在理论家的美好设想中,这种体制能够让大众摆脱贫困,促进中产阶级形成,最终成就政治体制的民主变革。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刊发的长篇报道指出,1992年,名为“埃及经济研究中心”(eces)的智库呱呱坠地,称要通过出书、发放政策文件和召开会议来推动经济改革。华盛顿也向自己的北非朋友提供了将近80亿美元的援助。
此后出现的种种事实却表明,在一个权力得不到约束的国度,旨在扭转国企亏损、提高经济效率和国民收入的私有化政策,却变成了穆巴拉克家族和埃及特权阶层大搞腐败的幌子,eces则是他们的敛财利器。这样一种私有化的结果,《华盛顿邮报》写道,“大大出乎美国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