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IT >
鲍尔默引领微软维新运动:集体转向到分散突围--国家年鉴
在诸多的批评和质疑声中,他正在给微软[WeiRuan]这家庞大的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次采访微软[WeiRuan]全球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还是4年前,那时微软[WeiRuan]还在不遗余力地推销着Windows Vista和音乐播放器Zune。
在这4年中,科技产业和数字消费产品[ChanPin]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移动终端正在成为个人娱乐和办公的必备设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没有Explorer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而业内人士也已习惯商业新闻头条的主角是苹果、谷歌,而非微软[WeiRuan]。
鲍尔默的中国之行选择在微软[WeiRuan]2011财年第3季财报发布之后。在Windows 7和Office 2010的支撑下,2011财年的第1季微软[WeiRuan]便取得了史上最好业绩——收入162亿美元,净收入同比增长51%。而刚刚过去的第3财季,其收入又攀高到164亿美元。其中,商业软件[RuanJian]部门(Business Division)同比增长21%,达53亿美元;服务[FuWu]器和工具部门(Servers and Tools)增长11%,达41亿美元;娱乐和设备部门(Entertainment and Devices Division)则同比大幅增长了60%,收入达到20亿美元。虽然在线服务[FuWu]部门(Online Services Division)部门延续亏损(负7.26亿美元),但是收入同样实现了14%的增长,达到6.84亿美元。
在这些漂亮的财务数字面前,鲍尔默在媒体面前应该感到意气风发。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在鲍尔默担任微软[WeiRuan]CEO 的10年间,虽然公司的收入在不断增长,但微软[WeiRuan]的股票却一直表现平平,长期徘徊在20~30美元之间。这都来自于那个投资者10年间一直追问,但鲍尔默尚未给出满意答复的质疑:“当Windows和Office软件[RuanJian]的市场饱和之后,微软[WeiRuan]需要如何保持增长?”
人们看到,除了谷歌利用网络服务[FuWu]和开源软件[RuanJian]持续侵入微软[WeiRuan]地盘之外,盈利能力并不如微软[WeiRuan]的苹果公司,在乔布斯近年来不断推出改变业界生态的新产品[ChanPin]制造中,市值也超越了微软[WeiRuan]。就在2010年,IBM的市值也曾短暂超越过微软[WeiRuan]。
或许在投资者们看来,10年之间,微软[WeiRuan]除了Office和Windows外别无长物。
普通投资者认为它很少进行创新,仍旧依赖于封闭的文档格式、毫无顾忌的产品[ChanPin]捆绑、以及维护与政府、企业的旧日情谊。特别是在手机PC化的伟大图景逐渐成真的今天,实现方式却与Windows无关。
并且,在周围一片怀疑气氛中,微软[WeiRuan]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在比尔·盖茨退出执行团队后的2009财年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净收入减少并进行裁员;移动终端产品[ChanPin]表现平平,逐渐被对手超过;投资的项目不断关闭,高层人员相继离职……
实际上,不仅是普通投资者,唱衰的硅谷“巫师”还包括风险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对冲基金经理David Einhorn,以及微软[WeiRuan]前副总裁Dick Brass。
“10年内,利润提高了3倍。为什么我们的股价在资本市场保持不变?可能是因为人们对未来还有疑虑。”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之时,鲍尔默首先做了这样的一次自问自答。
实际上,鲍尔默最近的频繁亮相,正是意图向外界解释这些问题。
必须注意的是,鲍尔默这次来到中国,也是在微软[WeiRuan]产品[ChanPin]做出重大改进之后——由Windows 7对Windows Vista和Windows XP的大规模换代尚未结束,充满想象空间的Windows 8已经[YiJing]在D9大会上展现在世人面前;Windows Phone 7(以下简称WP7)手机已经[YiJing]开始热卖,并且在半年之内出人意料地做出两次重要版本升级。如果算上Kinect、Office2010、新版云平台Azure等其他在2010年推出的种种新产品[ChanPin],以及长期跳票后刚刚在6月份推出的Office365,鲍尔默似乎已经[YiJing]拿到一些证据来回应上面的质疑。
实际上,在人们被乔布斯所带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ChanPin]光环炫目的同时,鲍尔默也正在对微软[WeiRuan]进行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维新运动。在微软[WeiRuan]面向个人用户[YongHu]、企业用户[YongHu]的各种新产品[ChanPin]背后,是鲍尔默为微软[WeiRuan]设计的未来大棋局。而在鲍尔默维新的同时,微软[WeiRuan]的文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很多人怀疑微软[WeiRuan]这位几近不惑之年的巨人似乎已经[YiJing]失去了科技先知光环的时刻,高举“软件[RuanJian]加服务[FuWu]” (Software+Services)大旗的鲍尔默要改变这一切。他要带领没有比尔·盖茨的微软[WeiRuan]重拾霸业。
Windows的蝶变
Windows Vista的表现一直是微软[WeiRuan]近年来广受诟病的重要原因。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开机速度缓慢、兼容性不高,最主要的是它将微软[WeiRuan]的传统软件[RuanJian]升级思路又延续了3年,而没有反映出互联网[HuLianWang]服务[FuWu]、PC与移动终端结合的大趋势。
而微软[WeiRuan]在2009年末推出的Windows 7,则比较成功地改进了Vista所存在问题。它采用易用化新引擎,减少内置功能,特别是基于应用服务[FuWu]和移动场景应用的设计,使其被认为是微软[WeiRuan]历史上首个基于用户[YongHu]体验,而非机器功能出发设计的操作系统。
Windows 7确实是微软[WeiRuan]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产品[ChanPin]。它在诞生8个月内销售了1.5亿份,平均每秒售出7份拷贝。今年,市场上已售出3.5亿台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引人注目的是,微软[WeiRuan]并没有把Office 2010同Windows 7捆绑在一起。实际上,强调“为PC、手机和浏览器等多个平台提供最为优异的办公体验”的Office 2010,在提高人们工作效率方面表现突出。举例来说,OneNote系列产品[ChanPin]取代纸笔,在电子书写来做笔记方面实现了创新。
而人们可以看到,更晚上市的Explorer 9已经[YiJing]为Windows 7带去了采用网页App呈现的方式,在很多基于互联网[HuLianWang]服务[FuWu]的体验上已经[YiJing]是大幅度迈进。
2011年6月初,微软[WeiRuan]在D9大会上展示了Windows 8,这是给人们带来无限想象空间的微软[WeiRuan]作品——它支持ARM架构的系统级芯片(SOC),经典的“开始”菜单将在触控体验优先的设计中消失(Windows 7并没将触控作为首要体验设计)。更重要的,在演示会透露的信息中,Windows 8即将开放平台。
以上信息透露了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可能: Windows 8将统一PC和平板电脑。虽然它的很多细节尚未透露,如云端服务[FuWu]在Windows 8中如何体现?Kinect、Skype将如何被整合?以及与硬件厂商的合作模式。但人们对整合抱有厚望,因为Xbox Live已经[YiJing]被较好地整合进了WP7。
在Wintel称霸时代渐近尾声的时刻,鲍尔默给微软[WeiRuan]产品[ChanPin]做出的这些巨大变革,使人们重拾对微软[WeiRuan]的信心。
比PC系统更能反映鲍尔默这种变革决心的,是WP7。它是微软[WeiRuan]用一年时间,将Windows Mobile完全推到重来的作品。
iPhone问世之后,Windows Mobile的市场立刻萎缩。在草草制作出一个过渡产品[ChanPin]Windows Mobile 6.5之后,下定决心革新的鲍尔默于2008年年中委派微软[WeiRuan]老兵 Andy Lees 担任移动通信业务[YeWu]高级副总裁,由其重新对手机部门的未来发展进行调研。结果便是在2008年11月重启手机项目,并且是完全从头开始。
微软[WeiRuan]移动产品[ChanPin]部门负责人Joe Belfiore如此描述微软[WeiRuan]重启手机业务[YeWu]前后的局面对比:“曾经的团队哲学是‘有家 OEM 厂商说我们打算卖100万部手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 OEM 厂商。现在的目标是个人用户[YongHu]。” 现在,基于易用的用户[YongHu]体验改善,和向云时代演进成为WP7挺进移动市场的兴奋点。
我们已经[YiJing]可以看到,WP7 不再如Windows Mobile般依赖满屏的图标按钮,而是依靠微软[WeiRuan]命名为“Metro”的排版来展示不同的功能,并且具备了一些比iPhone还优良的设计,如更为活跃的开始屏幕和锁机画面。
其实,只要回顾一下微软[WeiRuan]手机研发的历史,就能充分了解WP7对于微软[WeiRuan]而言的重大意义。
同很多领域一样,“先知”比尔·盖茨是最早预言手机PC化趋势的人。
早在1996年11月的美国COMDEX 展会上,微软[WeiRuan]便发布了Windows 95 的缩减版Windows CE 1.0,它的定位是手机和PDA操作系统。无论是失败的Windows CE,还是2000年获得短暂成功的Pocket PC(此名即是微软[WeiRuan]做手机思路的真实写照),以及随后的Windows Mobile,包括这一系列的最后一次失败尝试——Kin(它是微软[WeiRuan]历史上最短命的产品[ChanPin]),微软[WeiRuan]的思路都是把PC装进口袋——将PC操作系统的功能简化后打包塞入手机。
其实,比尔·盖茨看的方向是对的,移动会是趋势。然而,他忽略了体验大于功能的时代的来临。比尔·盖茨仍然一直简单认为PC将很快被移动设备完全取代。正是这种思路,导致了把PC完全装进口袋的想法,这直接促使微软[WeiRuan]没有将研发精力放在改进用户[YongHu]体验上。比尔·盖茨的这一偏颇,乔布斯在2007年D5大会上便已经[YiJing]指出。
PPC问世10年后,微软[WeiRuan]发布全新的系统Windows Phone 7。WP7几乎完全重新开发,这一举动等同于宣告了Windows Mobile的彻底失败。10年的努力,微软[WeiRuan]又回到了起点。
无论是Windows Vista,还是Windows Mobile,或者其他一干产品[ChanPin],鲍尔默最终决定按下微软[WeiRuan]自己的“CTRL+ALT+DEL”,重启自己老旧且止步不前的重量级产品[ChanPin],拥抱新的开始。
显然,鲍尔默的这种魄力是之前的微软[WeiRuan]所缺乏的,他也因此受到了外界的诸多好评。
我们可以看到,鲍尔默对微软[WeiRuan]所做的变革不仅仅是在产品[ChanPin]思路,还包括团队协作、执行力等各个层面——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的间隔长达3年;而如今,仅WP7在2011年上半年,就发布了代号为NoDo和Mango的两次大幅度更新。
正是在这种良好的预期之下,IDC甚至预测到2015年,WP7将抢占行业第二的位置。
观察者认为,近几年微软[WeiRuan]针对Windows平台和Office思路的改变,体现了鲍尔默对之前改革微软[WeiRuan]思路的扬弃,并且顺应了桌面系统、网络应用、移动终端三者无缝对接的潮流。在“软件[RuanJian]加服务[FuWu]”的口号背后,是对核心业务[YeWu]所做的再一次进化努力。
而正是因为受鲍尔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的诱惑,现任微软[WeiRuan]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的梁念坚选择了把自己和微软[WeiRuan]绑在一起。他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说:“如果只是想把手头业务[YeWu]做好,我可以留在摩托罗拉。选择,是因为我看到一家公司转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