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6岁自闭症儿童是怪才 认字过目不忘绘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自闭症[ZiBiZheng]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HaiZi]”,他们[TaMen]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今天是联合国第4个世界自闭症[ZiBiZheng]宣导日,南京脑科医院专家说,自闭症[ZiBiZheng]属于终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生活无法自理,但是如果及时干预治疗,其中近三成可以正常化,回归社会。而他们[TaMen]其中有一些人可能还会成为“怪才”。
提醒>>>
认字过目不忘,绘画也特好
昨天,由龙虎网主办的名为《让春风吹走孤独》的自闭症[ZiBiZheng]儿童工艺作品展在鼓楼区城市书房开幕。6岁的健健坐在角落里,熟练地摆弄妈妈的手机,搜索自己想听的歌曲。他找到了一首《聪明的一休》,跟着旋律旁若无人大声地唱起来,日语歌词的发音基本无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就是有这样的天赋,过目不忘,现在已经认识1000多个字了。”健健的妈妈孙女士说。健健的妈妈孙女士告诉记者,刚出生时,她没发现孩子[HaiZi]有什么异常。但是他们[TaMen]发现,健健对汉字特别感兴趣。还不会说话时,他就拿着家长的手,指着画册上的字让父母念给他听。“他还会自己看报纸,绝对不会拿倒了。”后来,家长发现健健一直不会说话;而且给他买的小汽车,他就把小汽车反过来,反复地用手去转车轮子,这样机械的重复一遍又一遍。
有朋友建议他们[TaMen]带孩子[HaiZi]到医院去看看,医生诊断为自闭症[ZiBiZheng]。孙女士原来还以为自闭症[ZiBiZheng]是心理问题,以为带孩子[HaiZi]多出门玩玩就好了,“后来我上网一查,立刻就崩溃了。”孙女士说,2008年,她把孩子[HaiZi]送到专门收治自闭症[ZiBiZheng]的明心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孩子[HaiZi]能开口说话了,但是让他们[TaMen]无比惊讶的是,从健健能说话的那一天,他就开始读书读报,“我们从来没有教过他,他认识的字之多超出我们的想象。”
孙女士说,孩子[HaiZi]画画也特别好,健健喜欢画车,画的公共汽车,连上车要上几个台阶都画了出来;健健画的路灯,就像我们的视野所见一般,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人们甚至怀疑,健健的大脑里是不是装了一台照相机?
父母最怕别人看孩子[HaiZi]的眼神
孩子[HaiZi]有这样强的记忆力,以后会不会成为偏才?然而,健健的妈妈孙女士的回答却让记者意外,他们[TaMen]现在根本没有奢望过,他们[TaMen]只希望孩子[HaiZi]先是能自理,今后能自立。现在,她最大的希望是孩子[HaiZi]能进普通的小学,但即使是迈出这小小的一步,都非常难。孙女士说,孩子[HaiZi]不容易融进正常孩子[HaiZi]的群体当中,如果受到其他孩子[HaiZi]的嘲笑,会让他的性格更加孤僻。
记者了解到,很多自闭症[ZiBiZheng]儿童的父母,都放弃了自己的工作,24小时陪伴小孩。“过去,我很少带儿子外出,因为我害怕别人看他的眼神,”14岁的自闭症[ZiBiZheng]患儿的父亲季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心理障碍他克服了很多年。
季先生回忆说,他在孩子[HaiZi]4岁时发现患有自闭症[ZiBiZheng]。从四岁到十三岁,季先生把孩子[HaiZi]在家里“关”了整整9年。他告诉记者,孩子[HaiZi]在家里经常是失控性的乱闯,把家里的衣服、书向楼下丢。直到去年上半年,他们[TaMen]才把小远送进了明心学校进行康复。经过正规的训练,孩子[HaiZi]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季先生感到欣喜,看到希望的他,放弃了原来高薪的工作,专心回家陪着孩子[HaiZi]。“只要孩子[HaiZi]有进步,我们做家长的就觉得有希望。"季先生说,儿子已经能像模像样地书写汉字了。现在的他,不仅敢把儿子带出去,还会骄傲地对别人说,“这是我的儿子。”
自闭症[ZiBiZheng]孩子[HaiZi]为何多“怪才”
南京脑科医院专家说,有的自闭症[ZiBiZheng]儿童患儿虽智力低下,但具有某些特殊的能力,如对路线、数字、地名等有很强记忆力和对日期推算和速算能力很强。但是专家指出,这些特殊的能力其实并不是什么天才,是由于这类孩子[HaiZi]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点或某一方面,才会显得特别突出。
实习生 杨甜子 本报记者 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