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官衔还是荣誉 中科院院士到底是什么?--中国年鉴
相关新闻: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KeXueJia]。 [详细]
新闻热评:不再候选院士[YuanShi]的饶毅能否将"鲶鱼"做到底
院士[YuanShi]
院士[YuanShi]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ZhongGuo],院士[YuanShi]通常是指中国[ZhongGuo]科学院院士[YuanShi]或中国[ZhongGuo]工程院院士[YuanShi]。
制度由来
院士[YuanShi](Academician)源于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在建园后的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因此,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KeXueJia]首次被称为院士[YuanShi]“Academy”。此后,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纷纷使用“院士[YuanShi]”这一称谓来命名自己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KeXueJia]。“院士[YuanShi]”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KeXueJia]的最高荣誉称号。
院士[YuanShi]在中国[ZhongGuo],原来称为学部[XueBu]委员[WeiYuan],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现在的院士[YuanShi]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YuanShi]。
中国[ZhongGuo]最早的院士[YuanShi]产生于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YuanShi],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为第一届中国[ZhongGuo]院士[YuanShi],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著名学者,此次院士[YuanShi]选举,比较充分展示了学术成就而非政治主张的推选理念,如异议人士郭沫若先生因为在甲骨文等考古工作方面的突出成果而获得胡适举荐并获选,这次选举中,除了中央研究机构以外,获选人数最多的四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
1955年,中国[ZhongGuo]科学院选聘学部[XueBu]委员[WeiYuan](1994年改称院士[YuanShi])233人,上述81名院士[YuanShi]中,包括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学家[KeXueJia]进入新中国[ZhongGuo]第一批院士[YuanShi](学部[XueBu]委员[WeiYuan])的行列。1955年学部[XueBu]委员[WeiYuan](后称院士[YuanShi])包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部[XueBu]30人、化学部[XueBu]22人、生物学部[XueBu]60人、地学部[XueBu]24人、技术科学部[XueBu]36人,以及人文社会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部[XueBu]61人。
1957年增选了自然科学学部[XueBu]委员[WeiYuan]18人。 1980年,恢复学部[XueBu]委员[WeiYuan]增选,并取消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XueBu]。1994年,中国[ZhongGuo]工程院开始选聘工程院士[YuanShi]。截至2008年12月,中国[ZhongGuo]科学院院士[YuanShi]1100余人,健在600多人,中国[ZhongGuo]工程院院士[YuanShi]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两院院士[YuanShi]资格。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