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海归遭遇就业“滑铁卢” 创业有专业门槛--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专业[ZhuanYe]无国界,行业[XingYe]却未必。近几年,一些海归发现自己在国外所学专业[ZhuanYe]较新,回国后很难找到与其专业[ZhuanYe]对口的工作。当然,这个“新”并不是绝对的,随着行业[XingYe]的发展,“新”也会变“旧”。但新旧转化需要时间,因此国内行业[XingYe]与国外专业[ZhuanYe]教育出现了脱节现象,这使得很多海归遭遇就业“滑铁卢”。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成为摆在海归面前的问题。
理想:专业[ZhuanYe]学习多年不忍放弃
“4年的本科和一年的研究生都是学这个专业[ZhuanYe],真不想就这样放弃。”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张琳琳学的是产品设计管理专业[ZhuanYe],她自今年1月份回国之后就开始找工作,但一直都没找到和自己所学专业[ZhuanYe]对口的工作。“我学的这个专业[ZhuanYe]在国内是一个很新的专业[ZhuanYe],许多公司都不需要这类专业[ZhuanYe]的毕业生。”张琳琳无奈地说。
千里马终会被伯乐发现。北京一家公司在看到张琳琳的简历后非常赏识她的学科背景,公司准备为其专门成立产品设计部。虽然录用后该部门只有张琳琳一个人,对于她来说这也是一个机遇。“但是,我还想再看看有没有其它的工作机会,因此也就没有直接接受那家公司的邀请。我还是想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从事与所学专业[ZhuanYe]对口的行业[XingYe]。”或许,将梦想的种子埋在心里,总会有发芽的那一天。
现实:海归创业有专业[ZhuanYe]门槛
各地留创园是海归创业的聚集地,但入驻留创园有专业[ZhuanYe]限制。在留创园内创业的海归,其学科背景以科技、通讯类专业[ZhuanYe]居多。据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人员介绍,该园主要吸纳移动通讯、新能源、生物医药3个专业[ZhuanYe]的海归前来创业。
在2010年12月举办的“首届海归人才招聘会”上,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电子通讯等行业[XingYe],其所需要的人也多局限于这两类行业[XingYe]的相关专业[ZhuanYe]人才。国内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XingYe]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则比较少。2011年3月,中关村热门行业[XingYe]综合招聘会中,负责人王洋介绍说:“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XingYe],如电子通讯、互联网、市场营销等,属于热门行业[XingYe]。这些行业[XingYe]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学习这类专业[ZhuanYe]的海归找工作比较容易,而学习新兴专业[ZhuanYe]的海归找工作就比较困难。”
办法:创业需要“眼高手低”
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但这对矛盾是可化解的。
回国已经8年多的黄磊,可以说亲历了一个行业[XingYe]在中国的兴起。2003年,黄磊从英国留学回国,由于他学的专业[ZhuanYe]所涉及的行业[XingYe]在国内还是空白,因此很难找到工作。“我在英国学的是人机交互专业[ZhuanYe],这是心理学和计算机的交叉学科。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专业[ZhuanYe]”。
屡屡碰壁后,黄磊将目标锁定在大型外企。随后,黄磊进入了一家外企,并从基础做起。工作后不久,他成为了UPA(可用性专业[ZhuanYe]人士协会)的第一批会员。“刚刚入会时,只有50多人,3年之后人数就上升到3000多人,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人。”2010年他离开该外企开始自己创业。
对于黄磊先从基础做起的经历,张琳琳十分赞同,“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想先从设计师做起,然后是设计策划,最后希望自己能成为设计部门的经理。”
教育依托于产业,新专业[ZhuanYe]的产生来源于新产业的兴起。因此,国内行业[XingYe]与国外教育的暂时脱节是正常现象。同时,空白即机遇。行业[XingYe]的发展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学习新兴专业[ZhuanYe]的海归,应学会抓住这种机遇,坚持自己的理想,放远眼光,同时从基础做起,选择和自己的专业[ZhuanYe]相关的基础性工作,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