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云南民族地区幼儿盼“双语”老师--中国年鉴网
由于不通汉语[HanYu],语言成为布朗族、拉祜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孩子[HaiZi]学习上的“拦路虎”
“在一些布朗族聚居的村寨,孩子[HaiZi]们回家后习惯使用的还是民族语言,学到的汉语[HanYu]由于没有好的语言环境,学习效果难以提高,许多孩子[HaiZi]小学毕业写篇短文都很困难。”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教育局的同志告诉记者。
记者日前在云南采访时了解到,在该省不通汉语[HanYu]的少数民族地区[DiQu],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十分迫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育的均衡发展。
云南迄今还有600万人口的地区[DiQu]不通汉语[HanYu],普洱市镇沅县苦聪山的苦聪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群体。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文化依然十分落后,长期不通汉语[HanYu]。苦聪山的孩子[HaiZi]要进入小学后才能开始学习汉语[HanYu],学习的方式是汉语[HanYu]、民族语共同进行的“双语”教学。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HaiZi],已经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苦聪人的孩子[HaiZi]小学期间在苦聪人聚居的学校读书,还比较不出太大差距。但初中到乡中学读书,就要与汉族或是通汉语[HanYu]的少数民族地区[DiQu]的孩子[HaiZi]在一起学习,语言成了这些地区[DiQu]民族孩子[HaiZi]学习上最大的“拦路虎”。各学科知识基础的差距一下就拉得很大,不少孩子[HaiZi]产生了怕学、厌学的情绪,当地的辍学率也随之增高。苦聪山一名小学校长感叹说:“我们苦聪山的孩子[HaiZi],没有办法和其他民族的孩子[HaiZi]站在一条起跑线上。”
据记者了解,这样的情况在云南不通汉语[HanYu]的民族地区[DiQu]比较普遍,许多少数民族孩子[HaiZi]小学毕业也过不了汉语[HanYu]关。语言没有解决,学科知识又如何掌握,教育教学质量又如何能提高呢?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在采访中,当地许多教师建议,大力发展不通汉语[HanYu]少数民族地区[DiQu]的学前教育,在最佳的语言学习年龄解决少数民族孩子[HaiZi]的汉语[HanYu]问题。
但在这些不通汉语[HanYu]的少数民族地区[DiQu],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学前教育发展步履艰难。一是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较少。即使办起了幼儿园,贫困又使不少当地百姓无法送子女入园。二是缺乏既懂汉语[HanYu]、又懂民族语的学前教育师资。
以位于滇西的保山市腾冲县滇滩镇傈僳族聚居地为例,当地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十分缺乏,不少民办幼儿园在管理、保育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该镇的学前班、幼儿园,每月每名幼儿的学费是100至120元,生活费是90至150元,这对于当地少数民族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该镇中心校校长郭映蛟说,在傈僳族聚居村寨开办的学前班、幼儿园,因为老百姓生活普遍贫困,学费收不上来,教师工资都难以保证。
当地教师和群众热切希望,在不通汉语[HanYu]的少数民族地区[DiQu],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多开办一些公立性质的幼儿园,不断扩大学前三年教育的覆盖人群,并逐步实施免费教育。同时,可以利用校点撤并后闲置的校舍,开办幼儿园和学前班。在师资招聘上适当降低“门槛”,多招聘一些懂民族语言和汉语[HanYu]的“双语”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后持证上岗。通过采取倾斜政策和加大扶持力度,让这些不通汉语[HanYu]的民族地区[DiQu]孩子[HaiZi],经过3年的学前教育,基本解决语言问题,让这些孩子[HaiZi]也能享受到教育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