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高校录取通知书“秀”新潮 小创意折射大变化--国家年鉴
看今朝录取[LuQu]通知五花八门
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校,喜欢通过“玩内涵”展现本学校的文化特色,别出心裁且吸引人眼球。
“喜气拥门阑,绿绕翠围时节。来报主人佳兆,占百花先发。就中风送马蹄轻,落笔惊风叶。明日又乘风去,尽一时豪杰。”这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章灿“串烧”的一首宋词,以《好事近》为名,寄托了学校对考生的祝福。
复旦以“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这样俏皮的语言开头,并且随通知书[TongZhiShu]附带了行李托运的标签,足以体现对学生[XueSheng]事务的细心。
注重实用价值,让学子入校之前先行体验大学生[XueSheng]活,以便开学后尽快融入集体,是部分高校通知书[TongZhiShu]的首选。如北大的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附赠了一张名为“北大英雄”的游戏光盘,模拟了一系列校园生活的场景,让学生[XueSheng]身临其境。浙大的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专门推出了新生服务网,分6个板块,为学生[XueSheng]提供周到的服务。
而在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中传达本校教学的理念与宗旨,则是更多高校的意旨。上海财经大学的通知书[TongZhiShu]如同一张存折,除了暗含其作为一所财经大学的意义,其深层的寓意是希望学子们拿着这本知识的存折,存入宝贵的知识财富。
此外,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亲笔书写通知书[TongZhiShu]给每位考生,祝贺他们开启人生的崭新起点,并与他们相约交大。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炜湛采用暗红色篆体亲笔创意的“手写体”通知书[TongZhiShu],形式像毕业证书一样典雅庄重,也成为今年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的亮点。
忆往昔金榜题名捷报频传
与现代版各种给力的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相比,上世纪70年代的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则显得朴实无华。
一份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只是普通的一张纸,上面简单地印制着“学生[XueSheng]入学通知书[TongZhiShu]”7个标准的宋体大字,下方即是学生[XueSheng]的姓名、学校名称、专业等基本信息。其中,独具特色的是要经过某某革委会批准。
不过,可别小看这张纸,虽然远远不如现在的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花哨”,但对于当时的人们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追溯到古代,那时的“高考”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更有意思。古人科举应试及第之后,县州府都会派遣特定人员前去通知报喜,这样的报喜被古人称为捷报。
通常情况下,古人收到捷报后,会把它张贴在厅堂最显眼的地方,让来访的客人都能看到。他们视捷报为荣誉,以此来光宗耀祖。
向未来教育[JiaoYu]理念与时俱进
从昔日普通的一张纸到如今五花八门的创意,一张小小的高考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背后折射的是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高等教育[JiaoYu]理念的变化。
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中国现代高等教育[JiaoYu]制度的发展已百年有余。在时间的洪流中,它总共经过了3次“大变身”:从“以美国高等教育[JiaoYu]模式为参照系”到“对苏联高等教育[JiaoYu]模式的全盘照搬”再到“走上自主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JiaoYu]模式的道路”。其中,在第三次“大变身”里,“学生[XueSheng]本位”的思想逐渐凸显。
在许多“60后”、“70后”,甚至“80后”的记忆里,以前的高校教学主要以单向“教材灌输”为主,很少与同学进行互动。而现在,由老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远去,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XueSheng]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关注学生[XueSheng]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XueSheng]的个性差异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JiaoYu]的教学重点。
专家指出,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XueSheng],中国高等教育[JiaoYu]制度应与时俱进、因材施教,而今年部分高校录取[LuQu]通知书[TongZhiShu]的别具匠心,就充分契合了“90后”大学生[XueSheng]的时代特征,是一种教育[JiaoYu]先进性的体现。
今日热点 教育[JiaoYu]新闻 | 教育[JiaoYu]社区 | 教育[JiaoYu]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