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就读地高考”改革破冰 “湖北方案”出炉--中国年鉴网
8月15日,《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GaiGe]方案[FangAn]》(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公布,向有关人士征求意见。本网记者发现,《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湖北省高中学籍满3年,户口在外省的考生有望在湖北省报名参加高考[GaoKao]。
据悉,“湖北方案[FangAn]”历经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方案[FangAn]起草,经过相关部门的座谈讨论,已形成初步方案[FangAn],并曾多次向有关方面征求意见。其中,改革[GaiGe]的四个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放开高考[GaoKao]报名户口限制,以高中三年的学籍作为在鄂报考条件,推进高考[GaoKao]报考公平”。
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这份试行方案[FangAn]一旦获批,湖北省将是中国首个就“就读地高考[GaoKao]”问题[WenTi]出台相关教改方案[FangAn]的省份。方案[FangAn]中有关此部分的内容虽简短,却意味着此前广受2亿多流动人口关注的“就读地高考[GaoKao]”改革[GaiGe]破冰。
意外的“湖北方案[FangAn]”
湖北方案[FangAn]的改革[GaiGe]内容“(四)实现异地自由报考,推进高考[GaoKao]公平”中称:“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高中三年学籍注册在湖北,均可在湖北省内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GaoKao]。将从2009年秋季入学、2012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开始实行。此后的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往届高中毕业生,持湖北省的高中毕业证,也可在湖北报名参加高考[GaoKao]。”
“湖北方案[FangAn]”的出台令很多人“意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推进“就读地高考[GaoKao]”,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就像烫手山芋。“不推进,不符合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推进的话,本地户籍人口必然反对。”他说。
就在一个月前的7月15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GaiGe]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振国针对所谓异地高考[GaoKao]改革[GaiGe]问题[WenTi]时表示,尽管各个省份情况不同,但原则上将坚持“有条件的准入、无条件的高考[GaoKao]”的方向。
在袁振国看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父母在这个城市工作、纳税等。而一旦符合条件并已经在城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这些随迁子女就有权利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GaoKao]。
本网记者获悉,这份意见稿7月5日就已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在内部公布,早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袁振国做出改革[GaiGe]的表示。“说明各省已经开始就十二五教改方案[FangAn]进行各自的尝试。”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更早前的3月1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外界透露,教育部正在对随迁子女高考[GaoKao]问题[WenTi]进行调研并将出台方案[FangAn]。但对于时间表,袁贵仁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他表示时间不会很长,“我们正在加强调研、研究这个问题[WenTi],很快会有一个方案[FangAn]”。
袁贵仁表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GaoKao]问题[WenTi],最突出的是如何协调重点流入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利益。在教育界人士看来,这些一线城市的改革[GaiGe]阻力尤为强大。“这或许是改革[GaiGe]首先出现在湖北这样的人口流出省份的重要原因。”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另外,袁贵仁曾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GaoKao]不等同于“异地高考[GaoKao]”。传统意义上的“异地高考[GaoKao]”是指“高考[GaoKao]移民”,即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从高考[GaoKao]录取分数线高、招生比例少的省份到高考[GaoKao]录取分数线低、招生比例高的省份参加高考[GaoKao]。
2亿流动人口的权益
“7月,这个讨厌的7月!”放暑假了,张涵嘴里嘟喃着,北京大街上的霓虹灯发出刺眼的光芒,照亮了这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也照亮了张涵那稚嫩而又憔悴的脸。她沿着墙根往家的方向挪去那个被叫做暂住的家的地方。
“张涵,下学期你就不要来报名了,你没北京户口,不能在北京高考[GaoKao]。”那个喜欢她的老师,在学期的最后一天把她叫到办公室说。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张涵哇的一声哭了。
这一情节来自纪实报告《一个外来生的真实生活》。根据北京市人大代表朱丽俐的调研,截至2007年底,随父母在北京上学的外地子女有40.4万人,占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三分之一,每年因户籍问题[WenTi]不能参加北京高考[GaoKao]的学生达到近1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2亿多,这一数据在10年内大增80%。目前全国约有116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比上年增长12.7%。还有大量的孩子因为户籍制度和中、高考[GaoKao]制度限制,而沦为“留守儿童”。
对此,袁贵仁表示,随着农民工进城,其子女或成为随迁子女或成留守儿童,这两类儿童都必须关注。“对于随迁子女来说,当前要解决的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WenTi]。之后怎么参加高考[GaoKao]这个问题[WenTi]已经被提出来。”他说。
在政府层面尚未有实质性进展的时候,民间其实早已开始行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家长们自发成立了“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志愿者项目(www.jiaoyugongping.com),力求推动“取消中高考[GaoKao]户籍限制,还随迁子女在常居住地教育公平的权利”。
这个志愿者组织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征集更多的支持签名,每月至少一次派家长代表去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并积极动员教育问题[WenTi]专家、人大代表、律师等关心教育问题[WenTi]的人士就改革[GaiGe]方案[FangAn]等问题[WenTi]展开研讨,最终寻求打破考试户籍限制的突破点。
在熊丙奇看来,解决就读地高考[GaoKao]绝不是技术问题[WenTi],也不仅仅是考试改革[GaiGe]本身的问题[WenTi],而是教育整体改革[GaiGe]的一部分。“就读地高考[GaoKao]改革[GaiGe]要的不是时间表,而是新思路,以及打破利益阻碍的决心。”熊丙奇说。
作者:谢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