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2010 >
小座椅大保障 用不用儿童安全座椅差别大--国家年鉴
目前,美国、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都已立法强制使用儿童[ErTong]安全座椅[ZuoYi],而在我国儿童[ErTong]安全座椅[ZuoYi]的使用率还不足0.1%。专家建议1.45米以下12岁以下的儿童[ErTong]乘车应使用安全座椅[ZuoYi]
对于习惯抱着孩子乘车的朋友来说,下面这组数据会让他们倒吸一口冷气——
我国每年超过1.85万名0—14岁儿童[ErTong]死于交通事故,大部都与儿童[ErTong]安全座椅[ZuoYi]有关。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指出,使用儿童[ErTong]安全座椅[ZuoYi]可以将汽车碰撞事故中孩子的死亡率降低71%。目前,美国、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都已立法强制使用儿童[ErTong]安全座椅[ZuoYi],而在我国儿童[ErTong]安全座椅[ZuoYi]的使用率还不足0.1%。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为保证儿童[ErTong]乘车安全,1.45米以下12岁以下的儿童[ErTong]乘车应使用安全座椅[ZuoYi]。
“意外发生时根本抱不住孩子”
据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创始人之一张金焕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母亲怀抱儿童[ErTong]乘车、儿童[ErTong]不使用任何约束系统、儿童[ErTong]坐在装有安全气囊的副驾驶座、儿童[ErTong]使用成人安全带等几大误区。这些不良乘车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这样一段录像让身为妈妈,此前也经常抱孩子乘车的记者出了一身冷汗——
一个“妈妈”(模型)怀抱“小孩”(模型)乘车,当车速达到56km/h时,发生碰撞,由于强大惯性,“妈妈”抱着“小孩”,迅速向前冲去。“小孩”的头面部先撞上挡风玻璃,接着,脖子和胸部撞上中控台。而此时“妈妈”的胸部也撞上“小孩”后背,“小孩”身子被挤压在中控台上变了形。“妈妈”的头撞上“小孩”后脑勺,导致“小孩”的头面部再次撞在挡风玻璃上。随后,“小孩”像离膛的子弹一样,整个飞出“妈妈”的怀抱,而“妈妈”由于被安全带牢牢地束缚着,毫发未损,“小孩”却成了“妈妈”的安全气囊。
12公斤的孩子怎么就没抱住?张金焕教授说:“当意外发生时,母亲要想抱住一个3岁大、体重12公斤的孩子,需要150公斤的力。因为碰撞发生之际,撞击力量是孩子体重的12倍多。”这个力度,你能抱得住baby吗?因此专家特别提醒家长,一定不要怀抱孩子乘车。
“安全气囊可能成孩子的杀手”
另一段视频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迅速打开,座椅[ZuoYi]上的西瓜瞬间被撞击得粉碎。这是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曾经做过的安全气囊模拟碰撞实验的录像。
据张金焕介绍,假设西瓜是孩子的头,当儿童[ErTong]与气囊仪表板的距离非常近时,气囊爆开瞬间对儿童[ErTong]头部的瞬间冲击力可高达几百公斤。几百公斤的冲击力是个什么概念?
张金焕说,当发生意外之际,气囊会以约300km/h的速度打开,瞬间产生巨大冲力,远远超过儿童[ErTong]的承受能力,足以令儿童[ErTong]窒息。家长千万要注意,一定不要让身高不足140cm的儿童[ErTong]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安全气囊在喷出的时候可能正好撞击到他们的头部,会造成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