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卫生 >
85后女孩专注遗体整容工作 称要为逝者画美丽句号--中国年鉴社
拍紧肤水、抹粉底、画眼影、抹腮红……这并不是一位美丽女子在对镜梳妆,而是遗体整容师在精心为逝者做人生的最后一次装扮。
提起遗体整容师,或许有些人会感到不寒而栗,但同时,许多人又对这个被称为“十大恐怖职业”之一的神秘工作感到十分好奇。昨天,记者来到市殡仪馆,走进遗体整容师工作的房间,直击他们为逝者修复遗体、整形和美容的全过程。
刚开始也有恐惧心理
弥漫着消毒液异味的房间、种类齐全的化妆品、一个面戴口罩身穿防护服的忙碌身影和一具冰凉的遗体……
59岁的遗体整容师杨西正是长安区人,1986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就在市殡仪馆干起了遗体接运工作。老杨告诉记者,当时接灵后要负责洗澡、冷藏、化妆、整形、火化等所有程序,后来遗体整容有了专门的培训班,如今又有了职业认证,遗体整容师就成了殡仪服务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工种。
“现在我们用的都是舞台妆的胭脂和油彩。”老杨向记者一一展示他的装备,“我最多的一天给10多具遗体化过妆。”给普通的一具遗体化妆只需要10多分钟,但如果逝者是意外事故致死、跳楼自杀或是凶杀等情况,就需要大量的整形工作,最多时甚至要花费十几个小时。
老杨坦言,刚开始工作时确实有些恐惧心理,有时面对遗体还会犯恶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面对遗体,老杨早已十分坦然,这份工作也完全融入了他的生命,“职业不分贵贱,任何工作都得有人干。我很爱这份工作,也喜欢钻研技术,说实在的,一休假我就想上班,一天不干活就觉得心里不美气。”
“科班”出身的小姑娘胆大心细
老杨是市殡仪馆年龄最大的遗体整容师,也是遗体整容组的组长。这个由11人组成的团队中有3名女整容师,而1986年出生的女孩李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她动作麻利而不失细心,专心致志地为一位病逝的妇女化着淡妆。一番忙碌后,刚刚脸色蜡黄、病容尽显的逝者一下子变得面色红润、生动可亲,就像睡着了一样。
“让逝者看起来像是在睡觉,是我的化妆目标,也是家属的意愿。”李思说,她的最大心愿就是为逝者的人生画上美丽句号,而逝者家属的满意和一句真诚的“谢谢”,就是给她最好的礼物。
摘下口罩的李思让记者吃了一惊:谁会将这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和遗体整容师联系起来?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殡仪服务专业的吉林人李思是名副其实的“科班”出身,“这个专业据说全国只有长沙、武汉、济南、郑州几个城市有。”
“2008年一毕业我就被招进了西安市殡仪馆,由于上学时的理论加实践,我对遗体和他们身上的死亡气息从没产生过恐惧,几乎没有什么心理调整期。老师带了几个月后我就开始了独立工作。”李思说,唯一显得她不够坚强的,就是每次看到家属恸哭时,都会忍不住跟着落泪。
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
很多人对死有偏见,对死的话题很忌讳,从事遗体整容师的工作,是否会对生活和社交造成影响?“我刚开始工作的十几年,很少和战友、朋友接触。”老杨说,“咱有自知之明,那时候这工作不受待见,人家见了你不高兴,见面会很尴尬。”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遗体整容师这份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老杨说,现在,他和同事们都能明显感觉到普通人对他们态度的变化,“冷眼少多了”。
“年轻人可没有那么多讲究,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并不影响我们的友谊。”性格活泼的李思和记者交谈时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她有一个谈了数年恋爱的男友,感情很好,男友对她的工作很了解,也很支持。
现在已是高级化妆、防腐、整容技师的老杨曾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省级劳动模范。在为后辈授课时,老杨常会感慨地说:“让逝者体面地离去,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安慰。我们从事的是一份神圣的工作,要热爱它,珍惜它,相信世人最终都会理解它。”(文/记者 王燕 图/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