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纪念与回忆 >
寻访林基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在各族学生[XueSheng]的眼里,林基路是老师,是朋友,还是“阿康”(维吾尔语:大哥)。后来成为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阿巴索夫,即为林基路的得意门生。阿巴索夫深情地回忆道:“林基路教务长只比我大几岁,可是他那渊博的知识,冷静的头脑,坦荡的胸怀,还有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我一生的楷模。”
1939年6月,林基路调任库车县长[XianChang]。他乘长途汽车到库车车站下了车,自己[ZiJi]肩扛行李步行到县政府[XianZhengFu]上了任。此举给了库车人民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林基路到任后,没有坐当“县太爷”,而是带着一名维吾尔语翻译城里乡下到处转,了解到许多[XuDuo]真实情况。一个月以后,他开始着手改革弊政了。
县政府[XianZhengFu]的监狱里,关押的犯人很多。林基路得知其中许多[XuDuo]人都是被陷害、被冤枉的穷苦人,便秉公断案,将那些得罪了地主、官绅,交不起捐税的无辜者尽数释放。库车县原有警察200多人,多数经常欺压百姓,为害城乡,老百姓对他们敢怒而不敢言。林基路采取果断措施,只留用了20多个没有劣迹的,其余全部遣散。
库车县的区长、乡长职位,大多由地主、乡绅把持,林基路依据省民政厅长毛泽民新定的章程,大力推行由民众选举区长、乡长,借机罢免了一批鱼肉乡民的贪官污吏。为从制度上加强民主,林基路聘请各界人士,在县里建立了政务委员会。凡遇大事,都拿到政务委员会上协商决定。
新疆[XinJiang]农村自清朝末年起就一直实行“包税制”,地主、乡绅先向政府包交税款,再向农民[NongMin]摊派增加了一倍甚至几倍的捐税。林基路觉察到这种税制的严重弊端,下令废除了“包税制”,将原有的20多种捐税减少到7种。他还嫌多,又下令免去农民[NongMin]开荒、屠宰牲畜、到集市买卖农产品的捐税,农民[NongMin]的负担大大减轻。
林基路时刻关心民间疾苦,想方设法为各族人民办实事。库车县的许多[XuDuo]农民[NongMin]无地或少地,只得向地主租地,忍受高额地租的盘剥。在不能实行土地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林基路想出了奖励开荒的办法。他起草了县政府[XianZhengFu]的公告,宣布农民[NongMin]开垦出的荒地即归农民[NongMin]所有,三年免交土地税;第一年耕种荒地,由县政府[XianZhengFu]提供种子和农具。库车县的粮仓少,每年秋后农民[NongMin]交纳公粮(土地税)都很费周折,得排长队等候好几天。林基路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刻责成农业科增设粮仓收粮。农民[NongMin]磨面主要依靠水磨,但库车的水磨几乎都被地主控制,农民[NongMin]磨10斤面,就要交2斤面的“加工费”。林基路在一座水磨房里看到这种情形,气愤之下马上回到县政府[XianZhengFu],要求建设科多寻找几处有条件建水磨的地方,多建造几座水磨,以成本价为农民[NongMin]磨面。
新疆[XinJiang]南部干旱少雨,农田全靠引水灌溉。林基路痛感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决心动员库车人民与相邻的沙雅县人民合力开挖一条大水渠。经过两县人民10个月的努力,这条25公里长的水渠完工通水,能灌溉6万多亩耕地。流经库车县境的塔里木河,每到夏秋季节往往泛滥成灾,两岸维吾尔族农民[NongMin]深受其害,世世代代盼望治水。林基路沿河踏勘了上游和下游,有了修筑堤坝的设想。经县政务委员会通过后,堤坝动工了,他亲任工地总指挥。两岸各乡农民[NongMin]闻讯,有八九千人自动赶着毛驴车、扛着砍土镘前来参加筑坝。林基路与农民[NongMin]们苦干40天将堤坝筑成,既可防洪,又可蓄水灌溉,从此变水患为水利。林基路主持兴修的这两项水利工程,曾于1958年改建加固,至今还发挥着效益。
为加快发展库车经济,林基路大力促进交通建设。他任县长[XianChang]期间,筹划铺筑了库车通向轮台县和新和县的两条公路,拓宽了县城的四条街道,还修建了六座桥。在重建清朝光绪年间所建的赤塔河大桥时,他亲自设计建桥方案,又多次参加建桥劳动。大桥竣工之际,各族群众提出:以林基路的名字为大桥命名,林基路执意不肯,他为大桥题写的八个字是:龟兹古渡、团结新桥。
林基路高度重视发展库车的教育事业。他上任之初,库车县只有两所学校。他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延揽师资,在每个区、乡都建起了一两所学校。到他离开库车时,全县学校已增至35所。特别可喜的是,距离县城100公里以外的柯尔克孜族山村,也建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库车的文盲率高达90%,林基路在库车城乡广泛开办扫盲班。他请文教科在县政府[XianZhengFu]门口布置了一个光荣榜,专门表彰扫盲成绩突出的教员和摘掉文盲帽子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