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纪念与回忆 >
赤胆忠心 拳拳报国——深切怀念我的父亲袁国平--国家史册(3)
血流皖南[WanNan]
1941年1月14日晚,父亲[FuQin]在皖南[WanNan]事变突围中,身负重伤,躺在突围部队前进的路旁。当他被军部卫士连副连长李甫及战士们发现时,浑身血肉模糊,不能行走。他睁开眼睛,吃力地对李甫说:“战士们都是革命的种子,要赶快突围,把他们带出去……”“你们走你们的,不要管我了!”战士们不肯把父亲[FuQin]丢下,就用树枝简单地扎了付担架,抬着他走。天亮前(约早晨5点)赶到青弋江南岸。渡河时,被堵截的敌人发现,密集的子弹射来,抬他的战士一个个倒下,父亲[FuQin]也掉进水中。战士们前赴后继地把他抬起,边抬边打边强渡,激战约40分钟才到达对岸章家渡。此时,100多人的队伍就只剩下三四十人了。父亲[FuQin]由于在渡河时再度受伤,身体极度虚弱。战士们喊了半天他才醒来。他挣扎着把一个笔记本和7块大洋交给李甫,断断续续地说:“你们赶快突围……不要管我了……否则一个都出不去……替我向组织上汇报。”并指着大洋说:“这是党费……”当战士们泣不成声的时候,万万没想到父亲[FuQin]已悄悄摸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践行了他在皖南[WanNan]部队突围动员时所讲的“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1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的誓言。
皖南[WanNan]事变后不久,我伯父袁醉如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询问我父亲[FuQin]的下落。办事处主任伍云甫向八路军总部请示后,受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委托,告诉伯父说:“袁国平同志在皖南[WanNan]事变中英勇自尽,壮烈牺牲。”后来,李甫发表了《回忆皖南[WanNan]事变中袁国平同志牺牲的经过》的文章,记录了他和卫士连的战士发现父亲[FuQin]受伤、牺牲的经过,以及向时任新四军[XinSiJun]七师政委曾希圣汇报的全过程。
人民没有忘记
我母亲邱一涵和父亲[FuQin]一起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肩战斗十几年。父亲[FuQin]的牺牲使她受到沉重打击,加之战斗负伤和工作劳累,积劳成疾,不幸于1956年病逝。母亲病逝后,成为孤儿的我得到了父亲[FuQin]的一大批战友的关怀帮助,他们关心我的生活、学习,在我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为我引路导航,这浓浓的关爱和情谊,使我永生难忘和感激。
新中国成立不久,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指示领导机关,报经中央军委批准,派人赴皖南[WanNan]寻找我父亲[FuQin]与在皖南[WanNan]事变中牺牲的项英、周子昆的遗骸,于1955年6月15日重新安葬在南京雨花台旁的望江矶,定名为皖南[WanNan]事变三烈士墓。1956年11月2日母亲邱一涵病逝后,南京军区暨江苏省委根据她的遗愿将她与我父亲[FuQin]袁国平合墓。2001年,在父亲[FuQin]牺牲60周年之际,当年的战友们为他塑立了铜像。2006年5月26日,在父亲[FuQin]100周年诞辰时,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辑出版了《袁国平文集》,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人物传记片《父亲[FuQin]·将军》,纪念袁国平百年诞辰座谈会也分别在江苏南京和父亲[FuQin]家乡湖南邵东县举行。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同志还在《解放军报》发表《追忆袁国平同志》的文章,讲到国平老首长身负重伤,为不拖累部队行动,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突然举枪殉国,壮烈牺牲的壮举,表达了对我父亲[FuQin]的深深怀念。2010年11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同时发表文章,记述了我父亲[FuQin]的革命的一生,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这都说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用热血和生命尽忠于她的儿子。
《世纪风采》授权独家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