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毛泽东和平解放西藏的后勤决策--国家史册(5)

  
  五、深远的历史影响

  如上所述,为保障部队[BuDui]的物资供应,毛泽东[MaoZeDong]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针对补给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不吃地方”、“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生产与筑路并重”等相关决策,指示部队[BuDui]所需粮草弹药及衣、食、住、行所需物资绝大部分从内地运来,在当地只作少量采购;部队[BuDui]在进军的同时,应担负修路、生产的任务;部队[BuDui]到达西藏[XiCang]后,仍由中央保障供应,不增加西藏[XiCang]的负担。毛泽东[MaoZeDong]的考虑是深远的,他制定的后勤决策,立足于民族团结,着眼于西藏[XiCang]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这些方针的实行,不仅保障了进藏部队[BuDui]的物资供应,使解放军顺利进军西藏[XiCang]并站稳脚跟,而且产生了超出军事意义的深远历史影响。

  正如毛泽东[MaoZeDong]所预料的,由于西藏[XiCang]的贫困,粮食问题是西藏[XiCang]地方政府最大的担心和阻止解放军进藏最主要的借口之一。1950年12月17日,西藏[XiCang]地方政府制订的关于和谈的五项条件中,第四项即以“西藏[XiCang]地区农田不多人口也少,缺乏食物,百姓易遭饥荒”为由,要求“汉政府军队撤回内地”。(西藏[XiCang]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西藏[XiCang]军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编《和平解放西藏[XiCang]》(内部本),西藏[XiCang]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十七条协议”签订4个月后,噶厦召开机要扩大会议,会议连续讨论了3天,最后写了一份会议纪要呈报给达赖,其中拒绝解放军进藏的一条主要理由就是“应向中央说明西藏[XiCang]和汉族不同,一年只收一季粮食,且收成极差,即使秋收季节,食物也很短缺”(陈竞波:《先遣进藏与统战工作》,《西藏[XiCang]党史通讯》1988年第1期,第18页。)。“不吃地方”化解了西藏[XiCang]上层的担心和恐惧,促进了和平解放西藏[XiCang]的顺利实施。1951年中央和西藏[XiCang]地方代表谈判时,焦点问题之一是人民解放军进藏问题。西藏[XiCang]地方的和谈代表土丹旦达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关于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XiCang]、巩固国防这一条,我们鉴于噶厦曾交待不得许诺,所以不愿接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和平解放西藏[XiCang]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页。)在中央代表反复劝说下,首席和谈代表阿沛·阿旺晋美首先接受了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的意见,并劝说其他代表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意见。事后,阿沛回忆这段经历说:“我们代表团一致认为,向边境派部队[BuDui]守卫,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不派不行。特别是中央确定进藏的边防部队[BuDui]由中央供给,不让地方负担,这样,更没有理由不同意。”(阿沛·阿旺晋美:《回顾西藏[XiCang]和平解放的谈判情况》,《中共党史资料》第27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版。)

  这一方针后来还长期影响了西藏[XiCang]的财政政策和体制。195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XiCang]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将毛泽东[MaoZeDong]提出的“不吃地方”进一步明确规定为:“军政委员会、军区司令部及入藏人民解放军所需经费,由中央人民政府供给。”(《和平解放西藏[XiCang]》(内部本),第129页。)后来军政委员会撤销,西藏[XiCang]自治区筹委会建立,有关行政开支和筹委会组织兴办的各项事业也由中央政府负责。1952年西藏[XiCang]地方财政建立之后,中央逐步通过财政管理法规、预算管理制度将“以中央财政全额拨款方式,逐步发展西藏[XiCang]的农工商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治藏方略长期固定下来,成为基本财政政策。从这年起,进藏机关内部实行配给制,西藏[XiCang]经济建设的开支全部由中央负担,此后就形成了西藏[XiCang]地方政府靠中央政府支付为主的供给型财政体制。1959年毛泽东[MaoZeDong]对这种财政体制做了言简意赅的说明:“西藏[XiCang]工委和军区的全部工作经费,完全由中央负责,不从西藏[XiCang]地方财政收入中开支。西藏[XiCang]无力举办的事,中央还可以帮助。”(《毛泽东[MaoZeDong]西藏[XiCang]工作文选》,第200页。)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