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揭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南海:过紧日子 简朴亲民--中国年鉴网(4)
中南海里的紧日子
那时我国财政经济十分困难。1979年4月的中央[ZhongYang]工作[GongZuo]会议提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本来,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停滞、倒退局面已迅速扭转,工农业增产,财政收入增加,为什么还要提出新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呢?主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没有[MeiYou]认识到十年动乱对国民经济干扰破坏的后果严重,经济建设还是急于求成,重大比例进一步失调。但是新的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提出后,全党认识很不一致,执行也很不得力。
国民经济困难的严峻形势,也反映在中南海内。那一段时间,中央[ZhongYang]召开各种会议,只招待一杯白开水,如果你想喝茶要收茶叶钱2角,没有[MeiYou]带钱就记账以后补交。这个规矩直到1982年后才取消。中央[ZhongYang]召开小型会议,不安排住宾馆或招待所,而是在中南海内挤,勤政殿、丙楼、152楼、202楼和警卫局大楼都住过各地来京开会的同志[TongZhi],杨尚昆从广东来京参加会议也住过勤政殿。一幢房子既办公又是招待所也是前所未闻。中央[ZhongYang]召开会议就餐收费也根据工资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无论与会人员还是会议工作[GongZuo]人员,月工资百元以下的每人每日收4角,百元以上者则一律每人每日收1元。
中共中央[ZhongYang]总书记胡耀邦
1980年2月29日,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设立中央[ZhongYang]书记处作为中央[ZhongYang]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领导下的经常工作[GongZuo]机构。增选胡耀邦为中共中央[ZhongYang]政治局常委、中央[ZhongYang]委员会总书记。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TongZhi]平反的决议》、《关于批准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四位同志[TongZhi]请求辞职的决定》,决定免去汪东兴的党中央[ZhongYang]副主席、中央[ZhongYang]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中央[ZhongYang]军委常委、中央[ZhongYang]党校第一副校长的职务。
五中全会后,1980年3月8日,中央[ZhongYang]书记处正式在中南海改建后的勤政殿办公,中央[ZhongYang]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姚依林,中央[ZhongYang]办公厅副主任冯文彬、邓力群的办公室也随之由丙楼搬到勤政殿。新的勤政殿是在拆除旧勤政殿后在原址兴建的面向南海背靠中海、坐北朝南的一幢长方形平房,整个建筑呈“日”字形,房屋中间有两个四四方方的院落,是 “五一九”工程的一部分。
当时,胡耀邦家住北长街会计司胡同,和中南海只是一墙之隔,后来还打通了一个门,来往就更方便了。但是,他担任中共中央[ZhongYang]总书记后,就吃、住在勤政殿,每天清晨,第一件事是在床上看当天的《人民日报》清样,星期天也很少回家。作为总书记,日理万机,每天要批阅大量文件,送给他的请示、报告,大多是当天处理完毕,从无积压。疲倦时就由警卫秘书李汉平陪着去“海”边散散步,如果天气不好或晚间就在勤政殿内的过道里转上几圈。他身上带有“计步器”,每天坚持走路,并力争达到万步的目标,既是休息,也锻炼了身体。不久,他倡议在勤政殿办公的全体人员,要恢复过去的优良传统,参加一点体力劳动,每星期六下午2点,他准时带头走出办公室,和大家一起把勤政殿院内和周边打扫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