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杜润生:为农民的权利鼓与呼 连续5年起草"1号文件"--国家史册(3)
包产到户[DaoHu]是农村[NongCun]的曙光,是中国[ZhongGuo]的希望
离开农业口岗位后,杜润生被调到了中国[ZhongGuo]科学院。工作岗位的变更并没有淡化他对农村[NongCun]的关注和牵挂,他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对农村[NongCun]工作实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理论升华。这个时期的思考对他复出后领导80年代初的农村[NongCun]改革[GaiGe]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润生回忆说,虽然在中国[ZhongGuo]科学院岗位上度过了20年光阴,但“心里对农村[NongCun]问题总是念念不忘……向历史实践寻找答案,渴望水落石出,看出究竟。”
杜润生的智慧,早在1980年的高层争论中就已初试锋芒。
杜润生再次回到农业系统工作时已是1979年——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他被开除党籍,扫地出门。当阴霾散去,农村[NongCun]工作需要他时,他第一时间站到了这个岗位上。当时,新成立了国家农业委员会,杜润生因为有农村[NongCun]工作经验,被任命为副主任。杜润生说,初回农委工作时,有同志好言相劝,要紧跟党中央,接受邓子恢的教训,不要再提倡搞包产到户[DaoHu]。
但是当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有些同志则认为,包产到户[DaoHu]势在必行,只是个时间问题。这让杜润生坚信,自1956年以来曾经三起三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包产到户[DaoHu],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农村[NongCun]工作中不可回避的争议所在。
那时在中央高层中,包产到户[DaoHu]依然是一个很敏感的有争议的话题。华国锋、李先念和农委主任王任重态度鲜明地反对包产到户[DaoHu],党中央秘书长胡耀邦和邓小平对这一问题尚未明确表态。
杜润生的努力在这个时候开始彰显了。他首先支持万里在安徽的改革[GaiGe]行动。1980年,在中央长期规划会议上,他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DaoHu]的构想。他说:“贫困地区要调那么多粮食救济,交通又不便利,靠农民[NongMin]长途背运,路上就吃了一多半,国家耗费很大,农民[NongMin]所得不多。建议在贫困地区搞包产到户[DaoHu],让农民[NongMin]自己包生产、包肚子,这样两头有利。”这个建言得到时任副总理姚依林的支持,随后邓小平也终于发话表示赞同。在另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还赞扬了安徽肥西县的包产到户[DaoHu]和凤阳的大包干。
不过接下来的发展并不顺利。在1980年下半年中央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上,很多人对包产到户[DaoHu]的提法不明确支持,甚至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会议一时间无法继续。杜润生、胡耀邦、万里商量对策,杜润生巧妙地斟酌措词改写文件,最终形成后来著名的1980年7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文件指出,对贫困地区来说,包产到户[DaoHu]是一种必要措施。这个文件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包产到户[DaoHu]等于资本主义复辟的僵化观念,向前迈进了一步。该文件虽然距今天已经遥远,但它在当时中国[ZhongGuo]农村[NongCun]产生了较大的思想冲击。
应该说,75号文件是一份承前启后的文件,但也是一个妥协的文件,是大家争论的结果。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在会上插话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们贫困地区就是独木桥也得过。”这成为概括当时会议气氛的名言。当时的《人民日报》记者吴象发表的一篇题为《阳关道和独木桥》的文章,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那种争议。
改变中国[ZhongGuo]农村[NongCun]历史的“1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