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安徽 >
中国科大前校长谷超豪昨日去世(图)--年度总结
6月24日凌晨01时08分,世界著名[ZhuMing]数学[ShuXue]家谷超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谷超豪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XiaoChang],与安徽结缘。1992年,谷超豪和夫人胡和生院士的爱情故事,还登上了《新安晚报[WanBao]》试刊号。当时,夫妻俩还专门寄来了珍贵的合影。
传奇爱情登上报纸
安徽省著名[ZhuMing]老报人、新安晚报[WanBao]第一任总编钱玉岁先生听闻谷超豪逝世的消息后,非常伤感。早在复旦大学求学时,钱玉岁就与谷超豪在学校附近的医院有过一面之缘。两人先后从上海来到合肥工作[GongZuo]后,也有过几面之交。
谷超豪有着被世人传为佳话的婚姻。他的夫人胡和生女士,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谷超豪和胡和生的爱情是从共同讨论数学[ShuXue]论文开始的,可以说,数学[ShuXue]成就了谷超豪的爱情之梦。
1992年下半年,《新安晚报[WanBao]》试刊,决定将谷超豪和胡和生的传奇故事搬到报纸上。钱玉岁回忆说,当时找了很多关系,终于联系上中国科大[ZhongGuoKeDa]的朱光华,请朱光华来写篇文章。于是,1992年10月9日《新安晚报[WanBao]》试刊号上,便登载了这篇题为《数苑共游四十年风雨同舟情更深》的文章。文章开头引用了谷超豪的一首诗:“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传,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需理,秀色天然研。学苑有令名,共尝艳阳天。”原来,这是胡和生成为中国数学[ShuXue]界第一个女学部委员时,谷超豪祝贺爱妻所作。
钱玉岁回忆说,谷超豪夫妇很重视这篇文章,还专门从上海寄来了一张合影,作为文章的配图。这张照片上印有两行字:“一对恩爱夫妻双双学部委员”。据了解,这是谷超豪与胡和生结婚时,胡和生的父亲、著名[ZhuMing]艺术家胡伯翔为他们拍摄的。
就这样,很多人通过《新安晚报[WanBao]》,了解到谷超豪夫妇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生前常忆中国科大[ZhongGuoKeDa]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谷超豪的侄子谷远来。谷远来告诉记者,两年多前,谷超豪患上轻度中风,之后,年岁已高的谷超豪身体一直不好,住在上海一家医院里。谷远来说,今年春节后,他曾去医院看望过谷超豪,当时,谷超豪已经昏迷,仅有一点知觉。
谷远来说,谷超豪在安徽工作[GongZuo]了5年,后来虽然离开了安徽,但谷超豪对中国科大[ZhongGuoKeDa]和安徽感情很深,经常会和家人回忆起在中国科大[ZhongGuoKeDa]工作[GongZuo]时的情况。
1988年2月,谷超豪出任中国科大[ZhongGuoKeDa]校长[XiaoChang]。对学科[XueKe]发展十分[ShiFen]敏锐的谷超豪,上任后立刻推动中国科大[ZhongGuoKeDa]开展非线性科学研究工作[GongZuo]。1992年4月,中国科大[ZhongGuoKeDa]正式成立非线性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作为国家在该领域的南方中心。
谷超豪曾经的同事回忆说,谷超豪成立非线性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多学科[XueKe]交叉进行创新研究,带动有关理论和实验学科[XueKe]的发展,培育新的学科[XueKe]方向,并培养高层次人才。
“非线性科学涉及学科[XueKe]交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科大[ZhongGuoKeDa]史济怀教授说,谷超豪能把数学[ShuXue]、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XueKe]的人集中起来,进行交叉学科[XueKe]研究,这说明他具有大师风范。
中国科大[ZhongGuoKeDa]数学[ShuXue]系李翊神教授则认为,我国在短短十来年时间内,在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就追了上来,与谷超豪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
“上下兴衰一念间,耕耘未取半日闲。天时地利交界处,能得人和事不难。”1993年9月,谷超豪任职期满调离中国科大[ZhongGuoKeDa]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学术严谨为人亲和
作为著名[ZhuMing]科学家和中国科大[ZhongGuoKeDa]校长[XiaoChang],谷超豪在学术上要求很严。
王晓宏是谷超豪在科大培养的博士生,他对谷超豪印象最深的是学术上的敏锐和严谨。王晓宏说,1990年至1993年期间,他是谷超豪的博士生。当时,已经60多岁的谷超豪工作[GongZuo]非常繁忙,但并没有放松对学生的指导。他每次报告最近的学习和研究进展时,谷先生都认真倾听、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让王晓宏印象颇深的是,很多极为复杂的数学[ShuXue]公式,谷超豪能随手写出。王晓宏说,谷超豪对论文把关很严,其博士论文手稿,谷超豪整整审阅修改一个月,才让打印。王晓宏还说,谷超豪十分[ShiFen]尊重学生的学术成果,对于学术论文的署名始终十分[ShiFen]慎重。除非是他个人的研究占到科研过程的一半以上,或做了非常实质性的工作[GongZuo],否则坚决不署名。
和学术上的严谨相比,生活中的谷超豪朴素、亲和。“他没有一点架子,穿着也很朴素,我们与他交流很轻松,丝毫不拘谨。”王晓宏教授说,他每年都会给谷超豪寄贺年卡,老人都很认真地回复。
告诫年轻人文理并重
在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谷超豪培养出众多学生,其中包括李大潜、洪家兴等9位院士。2005年,谷超豪80岁高龄,仍带着3名研究生。因为工作[GongZuo]繁忙,无法给学生更多指导,谷超豪常常对学生说“抱歉”。
虽然身为数学[ShuXue]家,但谷超豪对文学也十分[ShiFen]感兴趣,还经常借诗叙事抒怀,他的身上始终带着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科学的感性。
“数学[ShuXue]与古典文学都十分[ShiFen]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在我的生活里,数学[ShuXue]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ShuXue]也是这样。”谷超豪生前曾这样说。
谷超豪还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要文理并重,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向前、项磊)
人物档案
谷超豪,1926年生,浙江温州人。世界著名[ZhuMing]数学[ShuXue]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XiaoChang]、中国科技大学校长[XiaoChang]。六十多年里,他在深奥和抽象的数学[ShuXue]世界里遨游,在纯粹数学[ShuXue]和应用数学[ShuXue]两个领域都获得了富有开创性、难度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
2009年8月6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著名[ZhuMing]数学[ShuXue]家的褒奖。
分享到: 保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