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上海 >

老人欲再婚遭反对 双方签不侵犯儿女权益协议--中国年鉴

  

  东方网4月25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钱锺书在《围城》里说,老头子谈起恋爱来,就像老房子着了火,救都没得救了。伴随着上海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LaoRen]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恋情。据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在全市1412.32万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31.02万,占总人口的23.4%,这是自1979年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口比例新高。

  然而,在现实中,“黄昏[HuangHun]恋”还需面对观念的转变、舆论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由财产[CaiChan]分割而引发的矛盾……面对这些“拦路虎”,这个城市的老人[LaoRen]自有他们的智慧。

  结与不结?一纸协议[XieYi]最终说了算

  “IWILL NEVER CHANGE MY LOVE FORYOU”4月6日,领取结婚证时,88岁的徐老伯[LaoBo]用英语向87岁的裴阿婆[APo]这样表达了他的海誓山盟,幸福的他们成为上海结婚登记的最高龄夫妇。但不为人所知的是,他们修成正果的背后还有一纸协议[XieYi]。

  宝山区大场镇敬老院304室,10平方米左右,摆设有些简陋。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应该是一间婚房——门上贴着喜字,床头柜放着喜糖,还有寓意一生一世的11朵玫瑰。“吃糖!吃糖!”一走进去,穿大红毛衣的裴阿婆[APo]就递上喜糖,她的身边坐着新郎徐老伯[LaoBo]。裴阿婆[APo]开朗,徐阿伯腼腆。而最初,恰恰是这份“腼腆”打动了这份“开朗”。

  事实上,在徐老伯[LaoBo]到来前,裴阿婆[APo]在敬老院待了整整3年。退休前,她是松江区某小学的音乐老师,1988年丈夫去世。此后20多年她一直单身。因为个性开朗,来到敬老院后,裴阿婆[APo]当上了楼层的小组长。去年年中,裴阿婆[APo]注意到新来的徐老伯[LaoBo]整天闷闷不乐,独来独往,“他常常一个人读书看报,也不和其他人说话,看起来怪孤单的。当时正好举办上海世博会,我是志愿者,又是小组长,院长就让我多关心他。”裴阿婆[APo]说,未料到,这一关心,倒关心出感情来了。

  相处容易结合难。当两人决定在一起时,问题来了,裴阿婆[APo]说,不领证,坚决不能住在一起,那叫“同居”,不好。徐老伯[LaoBo]想想也对,必须领证,名正言顺。领证得拿户口本,今年春节前,两位老人[LaoRen]各自向儿女们开了口。不过,徐老伯[LaoBo]的亲属没答应,担心婚后财产[CaiChan]、居住等问题。裴阿婆[APo]这方的阻力小点,但也不乏忐忑。

  裴阿婆[APo]的大儿子特意前往敬老院了解情况,从院长口中得知徐老伯[LaoBo]是一位退休医生,性格内向,为人老实,儿子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女方这里问题解决了,男方那边却困难重重。为了领到结婚证,徐老伯[LaoBo]可谓绞尽脑汁。他首先想到去派出所开具临时户籍证明。当地户籍警通过居委会对徐阿伯的亲属做了思想工作,但最终还是没能达成一致。

  第一条路行不通,第二个方案浮出水面——写一份保证书。“保证结婚后不会住到子女家,女方以后也无权分得财产[CaiChan]。”谁知道,公证处说,这个保证书无法公证。

  眼看领结婚证的计划就要泡汤,此时,居委会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户籍警、居委会的见证下签署协议[XieYi],承诺百年后,互相不侵犯对方儿女的权益。”徐老伯[LaoBo]说。协议[XieYi]书上,居委会书记、户籍警以及双方子女都分别签字,并盖有居委会公章,协议[XieYi]书也一并保存在居委会。4月6日下午3点,两位老人[LaoRen]终于在普陀区民政局领取了这本结婚证,徐老伯[LaoBo]也对新婚妻子说出了这句誓言。

  幸不幸福?没证可以,没协议[XieYi]不行

  刘老伯[LaoBo](化名)和江阿姨(化名)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一起出门锻炼身体。数年来,他们一直共同坚持晨练,在小区居民眼中,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殊不知,两位老人[LaoRen]属于“地下黄昏[HuangHun]恋”,并没有领证。

  刘老伯[LaoBo]是一名退休工人,60多岁,丧偶多年。几年前,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比自己小几岁的江阿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走到一起。

  刘老伯[LaoBo]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平时,江阿姨就在家给他做饭,收拾房子,空闲时两位老人[LaoRen]一起聊聊天,散散步,互相照顾,相互扶持。由于江阿姨并无自己的房产,两人“好上”后她就搬来与刘老伯[LaoBo]及其儿子同住。

  考虑到未来可能产生的财产[CaiChan]纠葛,江阿姨与刘老伯[LaoBo]及其儿子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XieYi]。协议[XieYi]中约定,刘老伯[LaoBo]百年之后,江阿姨必须由其自己子女接回家中,不得分享刘老伯[LaoBo]的房产。

  虽然签下了协议[XieYi],但刘老伯[LaoBo]和江阿姨并未领证,老人[LaoRen]觉得,都是一把年纪了,领不领证区别不大,“说到底就是个老伴,互相照顾,互相作伴,一张证书又能说明什么?可能还会给小辈带来麻烦,也许现在这种生活方式更好。”

  多年过去了,两位老人[LaoRen]一直相处和睦,刘老伯[LaoBo]的儿子也把江阿婆[APo]视作自己的亲人,一家人生活幸福。

  能否日久?生活习惯最最关键

  “黄昏[HuangHun]恋”不少,但很多老人[LaoRen]的恋爱最终无疾而终,甚至还由此引来麻烦,直至对簿公堂。

  2003年初,殷女士姐妹俩的年迈母亲有了个相好的老头,姐妹俩对此表示理解并支持。为了让两位老人[LaoRen]有个自己的空间,姐妹共同出资20多万元,在沪太路一小区购了套底楼房屋。买了房屋后不久,87岁的老头搬入与女友老太同居。但好景不长,由于生活习惯等不同,这段“黄昏[HuangHun]恋”并未持续很久,最终分道扬镳。2006年4月,老太搬至女儿家居住,原来房屋就一直由老头居住使用。

  今年初,殷女士姐妹俩来到宝山法院起诉,要求老头返还房屋。该案审理中,法院向老头了解情况,老头表示,房屋是老太的,如果要搬走也应由老太与其协商,两原告无权要求他搬走。承办法官又向老太了解情况,老太表示,房屋是女儿的产权房,原来与老头一同入住该房屋,但现在不同意老头继续使用,要求老头搬走。既然屋主都下了逐客令,法院遂作出判决,让这位老头搬走。

  [记者观察]

  和任何感情一样,“黄昏[HuangHun]恋”也会遇到很多现实困难。在这一点上,徐老伯[LaoBo]和裴阿婆[APo]给出了一点启示:针对再组家庭的财产[CaiChan]分割等问题——法律不能断的“家务事”,不妨试试公序良俗。为感情加上一份现实的保障,这也多少体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契约精神”。当然,这些约定还需建立在双方老人[LaoRen]及子女比较高的修养和法律意识之上。说到底,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在为老人[LaoRen]着想。

  业内这么看:“黄昏[HuangHun]恋”不一定要领证

  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提高,“黄昏[HuangHun]恋”早已不是新鲜事。“现在很多老年人都有找个‘老伴’的意愿,每个月都有近千名老人[LaoRen]来参加我们组织的各类婚介活动。”上海退休职工活动中心银发婚介所任海华说。

  然而,子女赡养、财产[CaiChan]分割等问题却成了老年人结合的最大心结,在任海华接触过的“黄昏[HuangHun]恋”中,同居的比例高于结婚的。“房产往往成为最大阻力。曾经有一对老人[LaoRen]同居不领证,倒相安无事,可老人[LaoRen]提出要领证后,子女就不同意了,甚至吵到我们这里来。其实对于单身老人[LaoRen]再婚后可能会发生的财产[CaiChan]纠纷问题,可以通过婚前财产[CaiChan]约定、财产[CaiChan]公证等法律手段加以解决;有些老人[LaoRen]同居前也会签署协议[XieYi],对房产等作出约定,不过这需要老人[LaoRen]双方及子女都有比较高的文化和法律意识。”任海华说:“从我的经验来看,一旦老人[LaoRen]签署协议[XieYi],来自子女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表示,“‘黄昏[HuangHun]恋’的老人[LaoRen]不少都是丧偶的,在与新‘老伴’相处过程中,有时候难免会将其与原配相比较,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很多摩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昏[HuangHun]恋’需要一个更长的磨合期,不领证先相处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一旦发现不适合就分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身老人[LaoRen]的心理压力,又给了老人[LaoRen]相对自由的空间。”

  “其实,黄昏[HuangHun]恋’可以有多种选择,老人[LaoRen]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领证,不领证也未尝不可。”顾晓鸣表示,“如果双方在一起,有共同语言,性格各方面能融洽相处,不领证也不涉及到财产[CaiChan]分割,日常生活开销由双方一起负担,也是一种选择。”

  多数支持“黄昏[HuangHun]恋”42%认为要签协议[XieYi]

  “晨报·问卷”最新快调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支持“黄昏[HuangHun]恋”。至于是否需要签订一份协议[XieYi],明确一些现实问题,42%的受访者觉得有“必要”。

  仅占总数7%的受访者不支持“黄昏[HuangHun]恋”。问及“黄昏[HuangHun]恋”的主要障碍时,69%的受访者选择“小辈干涉”。张女士说,小辈肯定要担心房子、钱的问题,自己父母重新组建家庭后,将面临和家庭新成员一起分割财产[CaiChan]的局面。刘小姐则担心,家里多个外人,多少会有点抵触情绪。“经济因素”排在第二位,13%受访者将其视为黄昏[HuangHun]恋的主要障碍。王女士说,多了个人,资产要“重组”。还有10%的受访者选择“老人[LaoRen]身心不适应”。舒先生担心老人[LaoRen]年纪大了,会不适应彼此的脾气。

  对于“黄昏[HuangHun]恋需要签订协议[XieYi]吗”这一问题,受访者意见不一。认为有必要的占42%。张女士说,事前说说清楚也好。34%的人认为“没必要”。余女士说,老人[LaoRen]要的是心灵上的伴侣,不必太在意财产[CaiChan]。刘小姐和王小姐不约而同地认为,只要父母开心、在一起幸福就好。

(编辑:SN026)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