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上海 >
上海多所中学学生考前写过类似高考作文题目--国家年鉴
□晨报记者 徐斌忠 王婧 陈杰 朱晓芳
继上海今年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和第六届中国中学生[XueSheng]作文大赛初赛初中组第27题和高中组第28题十分相似外,昨天记者调查发现,“撞题”不仅这一处,延安中学、继光高级中学、上海新东方中学部等的学生[XueSheng]都曾接触过类似作文题[ZuoWenTi]。
目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已在官方微博(微博地址:http://weibo.com/2027910220 )上公布了高考[GaoKao]作文材料的出处,但表示出现“撞题”属于巧合。不少网友调侃说:“看样子以后高考[GaoKao]试卷上也要印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多所中学被指做过同类题
昨日,有多名网友爆料:包括延安中学、继光高级中学在内的多所学校的考生都曾接触和今年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类似的题目,其中延安中学学生[XueSheng]类似作文写过两遍。
昨天下午,延安中学校长郭雄就此事作出回应。他表示,今年寒假前,该校部分学生[XueSheng]确实写过和今年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类似的题目,“当时全校同学都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中学生[XueSheng]作文大赛,可供选择的作文题[ZuoWenTi]目有近三十个,这个题目是其中一个。可能有部分学生[XueSheng]选择写这个题目。”郭雄坦言,一些学生[XueSheng]在考卷上看到几乎一模一样的作文题[ZuoWenTi]时,有点“不敢写”,因为语文老师说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的写作都要有创意。
继光高级中学书记李琰表示,她也听说他们学校的学生[XueSheng]在练习中做到过类似的作文题[ZuoWenTi],“因为这两年老师一直重点关注类似的、有哲学意味的作文题[ZuoWenTi]。”
新东方教材很早就收录
与今年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类似的题目同样出现在了上海新东方的教材上。新东方的华芳老师确认,在自己今年3月所编的教材上,使用的一道材料作文例题和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类似。
在今年语文卷结束后,华芳所带的一些学生[XueSheng]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告知她此事。“我起初还不敢相信,但确实是我所编教材的第二页第7道例题”。
由于平时工作的关系,华芳养成了积累题库的习惯,每当发现有好的题目,觉得对辅导学生[XueSheng]有帮助,就会收集起来。而她当初之所以选择这篇材料作文题[ZuoWenTi]作为例题编入内部教材,并给学生[XueSheng]讲解,是因为“这道作文题[ZuoWenTi]既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又有区分度,能很好地体现学生[XueSheng]的思辨能力”。
华芳介绍说,依据她对近年来上海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的跟踪,她觉得上海的作文题[ZuoWenTi]一直都比较注重思辨性。基于这种判断,她在为学生[XueSheng]选择作文例题时,自然会有意选择一些能体现上海高考[GaoKao]作文命题特点的题目。
由于命题老师仍处于封闭“入闱”状态,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记者无法采访到作文命题组。不过,市教育考试院的相关人士表示,作文题[ZuoWenTi]的最终确定是由命题组集体讨论后定下来的,出现“撞题”属于巧合。
高考[GaoKao]数学拉分题也“撞题”
昨天,还有网友称:“延安中学不仅作文题[ZuoWenTi]写过,就连数学科目的两道大题也做过。”
卢湾高级中学的一位考生证实,她的同学曾经和一位延安中学的学生[XueSheng]一起在外补课,当时延安中学的学生[XueSheng]给她看过几道数学试题,就是今年高考[GaoKao]数学中的最后两道拉分题。“最后两道数学题都是拉开差距的题目,分值不低,但有学校学生[XueSheng]已经做过了,的确有些不公平。”
对于此事,延安中学校长郭雄否认该校的学生[XueSheng]曾经做过高考[GaoKao]数学中的最后两道拉分题。他说:“延安中学的老师今年并没有参加高考[GaoKao]语文和数学科目的命题,网上流传的说法不可信。”
市教考院:作文“撞题”纯属巧合
2011年上海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
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意深刻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高考[GaoKao]作文出处
这篇作文的材料出自王元化写于1987年的一篇文章 《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收于《思辨录》)。这个作文题[ZuoWenTi]目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为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第六届中国中学生[XueSheng]作文大赛初赛初中组第27题
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
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的天地。 ”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
请你联系生活,展开联想,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新东方中学部自编教材作文例题
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
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的天地。 ”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
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观点不一]
●撞题很正常
近年上海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偏重思辨性,不少老师一直重点关注类似的、有哲学意味的作文题[ZuoWenTi]。
●有点不公平
有部分老师认为,有的学校学生[XueSheng]已经做过了类似的题目,对没有做过的学生[XueSheng]的确有些不公平。
●没啥大影响
也有名师表示,即使有部分学生[XueSheng]曾经写过这道作文题[ZuoWenTi]目,但未必能比没有写过的学生[XueSheng]写得更好,因为写过的学生[XueSheng]不见得能完全回忆起原来是怎么写的,还是得在考场上重新构思。
多位语文特级教师表示“撞题”本可避免
应该借鉴思路不该照搬材料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说,去年上海中考作文题[ZuoWenTi]就曾经出现过“撞题”,当时杨浦区全区曾在一次月考中做过当时的中考作文题[ZuoWenTi],照理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今年的出题人应该吸取教训,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竟然再次出现在关注面更大的高考[GaoKao]作文中。
陆继椿说,就题目本身而言,这道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的确不错,但“撞题”其实可以避免,因为出作文题[ZuoWenTi]可以海阔天空,尤其是材料作文,古今中外有大量的材料可供选择。即使觉得这道作文题[ZuoWenTi]好,也应该是借鉴思路,而不能照搬材料。另外,只要出题人事先在网上查一查,就能发现这道作文题[ZuoWenTi]曾经多次被采用。而且高考[GaoKao]作文题[ZuoWenTi]出好以后,还应该有审题人审题,回避重复考题。
就市教育考试院称“这篇作文材料出自王元化写于1987年的一篇文章《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收于《思辨录》)。”陆继椿等多位语文专家认为以此来解释“撞题”问题,辩解不太有力,“即使出自王元化的文章,为什么网上2007年就已出现过,为什么与今年的中国中学生[XueSheng]作文大赛题如此雷同?”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曾经参加过上海高考[GaoKao]作文的命题。他表示,上海这么多所学校都出过这个作文题[ZuoWenTi]目,材料一样,句子引用都一样,这不是巧合,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引起警觉。
不过也有语文名师表示,即使有部分学生[XueSheng]曾经写过这道作文题[ZuoWenTi]目,但未必能比没有写过的学生[XueSheng]写得更好,因为写过的学生[XueSheng]不见得能完全回忆起原来是怎么写的,还是得在考场上重新构思。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