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上海 >

卖猪肉男子30年收留近900个贫困留守儿童--国家年鉴

  

  “什么是成功?我被眼前这个猪肉[ZhuRou]佬感动了:三十年如一日,自己[ZiJi]种菜卖猪肉[ZhuRou],守着清贫,先后收留附近和二三十里开外村里近900个贫困留守儿童在家里吃住,让他们在镇上上学。这种成功的坚持,是能用金钱和权位衡量的吗?”

  这是一条近日共有两千多人转发的微博。6月24日,网友“柒柒叁”说:“他简直是派到人间的天使。”“雾谷”等网友说,“普通人身上迸发出来的大善和大爱,让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光辉和温暖”。

  近日,记者来到广东省英德市下石太镇,回访“猪肉[ZhuRou]佬”和他今年收留的37个上小学和初中的孩子[HaiZi]。

  苦撑“最艰难的时候”

  “猪肉[ZhuRou]佬”邓卫星[WeiXing]事迹感人,曾被网友投票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第一季度网络人物。记者27日再次回访邓卫星[WeiXing]时,他正在英德市邮局取包裹。拿在他手里的是一张从广州寄来的没有署名的单据,包裹里面是好心人寄给孩子[HaiZi]们的衣服。

  邓卫星[WeiXing]说,由于最近猪肉[ZhuRou]价格上涨,现在正在挺着过“最艰难的时候”。

  “以前卖8块一斤的猪肉[ZhuRou],现在卖到了15块,这对我的生意影响很大,卖太贵了猪肉[ZhuRou]没人要,钱越来越不好赚了。以前每天能赚到150元至200元,现在每天50元都要很勉强才能赚到。”他说,“我已经尽量保证孩子[HaiZi]的营养了,但是这样下去,孩子[HaiZi]肯定吃得没有以前好了。”

  说到“网络红人”这个身份,邓卫星[WeiXing]只是憨厚地笑笑。实际上,他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每天还是起早贪黑,照顾孩子[HaiZi]们。“有一些人通过网络了解我,并想资助我,但是人数不多。”他说。

  也有网友认为,这些应该是“政府做的事情”,不应该“仅仅让草根承担”。网友“东瓜”说:“邓卫星[WeiXing]做善事成习惯,可是留守儿童的家长们不能‘依托’成习惯啊。政府是不是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为何要把责任推给这么一个平凡的人,而且一推就是几十年?”

  对此,邓卫星[WeiXing]的想法却很朴素,“帮助贫困孩子[HaiZi]的确是一件大家都要参与的事情,政府要做,人人都要做才好。我只是在尽自己[ZiJi]的能力,做得来的事情就多做一点。”

  孩子[HaiZi]们的“卫星[WeiXing]”伯伯

  24日11点,邓卫星[WeiXing]正在厨房,切好了青瓜,焖好了鸡翅,等待37个孩子[HaiZi]放学回来吃中饭。

  11点20分,小姑娘邓承四从学校飞奔回来,拿起饭盒,等待吃饭。邓承四和妹妹邓承婷是新联村一对年龄分别为13岁和11岁的姐妹,她们拾荒的父亲四年前因病去世,而母亲是一位聋哑人,对她们缺乏关照的能力。邓卫星[WeiXing]在两年前到新联村收猪肉[ZhuRou]时,发现了她们,并把她们带到了自己[ZiJi]家里。

  下石太镇,是英德市最小的一个镇。一条笔直的大街,横穿全镇,在靠近镇尾处有栋不起眼的两层小楼。1981年至今,“猪肉[ZhuRou]佬”邓卫星[WeiXing]夫妇在这栋楼里收留照顾达近900名山区孩子[HaiZi],这些孩子[HaiZi]中,60%来自困难家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每天凌晨3点,天仍漆黑,邓卫星[WeiXing]就已经到镇上菜市场的肉档打理生意。上午八九点钟,结束了一天最重要的营生后,邓卫星[WeiXing]回家给孩子[HaiZi]们做饭。孩子[HaiZi]们上学去的时候,他就到几里开外的山头,打理自己[ZiJi]的田地。

  孩子[HaiZi]们爱叫邓卫星[WeiXing]夫妇“伯伯”、“阿姆”。“阿姆”一边在热气炙人的厨房炒菜,一边挨个喊孩子[HaiZi]们洗澡,还要随时抽出手来帮年纪小的孩子[HaiZi]搓几下衣服。孩子[HaiZi]们在前庭后院打闹着,打乒乓、聊天,或者在二楼读书,等着准时上桌的晚饭。

  晚上7时40分,孩子[HaiZi]们的喧闹声才逐渐安静下来,每天的集中晚自习开始了。2个小时里,30多个孩子[HaiZi]在邓卫星[WeiXing]的监督下,各自在大厅的“学习区”坐好,写作业。

  晚上10时,35个孩子[HaiZi]准时钻进邓卫星[WeiXing]家楼上楼下5个大房间。在上下床间打闹一阵,说笑一阵,邓家的两层小楼慢慢归于寂静。一天结束了。

  善举源自未竟梦想

  1981年,在山里一户人家收猪肉[ZhuRou]时,邓卫星[WeiXing]碰到了一个失学女孩陆秋贤。邓卫星[WeiXing]问:“怎么不去学校读书?”“学校又那么远,怎么去?”陆秋贤的话,让邓卫星[WeiXing]第一次萌发了让孩子[HaiZi]们住自己[ZiJi]家里的念头,想到自己[ZiJi]家离镇上的中学近,想到可以让妻子给孩子[HaiZi]做饭照看起居,邓卫星[WeiXing]给了陆秋贤一个提议:到我家来“寄宿”。

  “30年了,到现在,一共有近900个孩子[HaiZi]了吧。很多人都毕业、工作、成家了。其中60多个孩子[HaiZi]当了老师,100多个孩子[HaiZi]进了部队。他们品行都很好。我经常教他们,现在我这样照顾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以后要回报社会。”他如数家珍。

  很多网友对邓卫星[WeiXing]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30年来,他愿意守住清贫,历尽艰辛,资助、照顾这些与他并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HaiZi]上学?

  这一切源于邓卫星[WeiXing]自己[ZiJi]身上一个未竟的大学梦想。提起辍学的遗憾,51岁的邓卫星[WeiXing]哭出了声,“当时在班上我的成绩是最好的,全市重点高中只招40个学生,我考上了,是我们村几十年来唯一一个。但是,就在那年,我父亲去世了,家里一下没有了经济来源,我就眼睁睁地放下了课本,如果继续读书,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现在,我不能看到这些失去经济来源的优秀孩子[HaiZi]们再走我这条老路。”新华社(肖思思)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