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黄埔神话的诞生:孙中山一番话将建校拔高成建军--国家史册(2)
马林或者马丁,这次受共产国际的指派,向孙中山提出三点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农工;创办军官学校[XueXiao],建立革命[GeMing]武力的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执着于三民主义的孙中山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一年多以后的1923年1月,苏联的副外长越飞又与孙中山在上海会见,此后中山先生渐渐接受了苏方的意见,于是马林的提议终得实现: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创办了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采取了“联俄容共”的三大政策。此后,犹太人鲍罗廷带着一批苏联顾问来到广州,用6万元开办费建立了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XueXiao]。
黄埔[HuangPu]一期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发表演讲,他说中国的革命[GeMing],有十三年了,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我敢讲一句话,中国在这十三年之中,没有一种军队是革命[GeMing]军!”“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XueXiao],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GeMing]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XueXiao]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GeMing]军。诸位学生,将来就是革命[GeMing]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GeMing]军,我们的革命[GeMing]事业便可以成功。”
正因为革命[GeMing]先行者的这一番话,“黄埔[HuangPu]建校”便被上升到了“黄埔[HuangPu]建军”的高度。
历史并没有等待中山先生,没有等着他从容地建成10万公里的铁路(中山先生曾号称“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都之间。”这是个开历史玩笑的数字,直至今日也没有筑成),当然也没有等着他把这支“革命[GeMing]军”真正建成。
“中国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网”赫然用大号字体标出以下这段话:
人类的军事史上,绝对没有一个军事院校像中国的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那样大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战争到二次国共内战,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师生。
这段话,颇可以代表社会“普遍看法”、“主流民意”,类似的评价屡屡出现在各种电视片、书刊、网络上。
看来,历史并没有这么简单。
谁是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
黄埔[HuangPu]既然是一个地名,那么“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一定是建在黄埔[HuangPu]。黄埔[HuangPu]之外挂有黄埔[HuangPu]牌子的学校[XueXiao],最多算成黄埔[HuangPu]的分校。这是个常识。但这个常识,放在“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身上,就失“常”了。
黄埔[HuangPu]学生入学、毕业情况紊乱,其番号犬牙交错、其学期始终不一,往往令人摸不着头脑。其间,自广州黄埔[HuangPu]第四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校名改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XueXiao]”,但校址犹在黄埔[HuangPu]。要言之,截止北伐结束时,“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的前五期主要开办于广州黄埔[HuangPu],另有几所附庸的分校在潮汕等地,这是毫无争议的“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
从第六期学生开始,情况复杂起来。广州黄埔[HuangPu]第六期学员正处在入伍生阶段时,广州爆发了张黄事件与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学校[XueXiao]遂停办。待李济深重整广州,学校[XueXiao]重新开学时,已经更名为“国民革命[GeMing]军军官学校[XueXiao]”,此时在校学生犹为第六期。此后又招收了第七期学员。及蒋介石重新上台后,又下令将此校更名作“国民革命[GeMing]军黄埔[HuangPu]军官学校[XueXiao]”。而南京方面成立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XueXiao]”首期学员即称“第六期”。所以广州、武汉、南京曾同时有三个“第六期”。武汉六期毕业后,又曾收编李白桂系部队的随营学校[XueXiao],归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XueXiao]”,因此番号益加混乱。概言之,一个“第六期”,弄乱了黄埔[HuangPu]史。
1930年9月,蒋介石命令广州黄埔[HuangPu]“第七期毕业后着即停办”。自此以后,世间再无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了。
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首先是国民党与苏共(联布)的合作,其次是与中共的合作。几乎是整套的苏军建设体系被移植到中国来,比如三三制,比如党代表制。更重要的是,军队不再是国家机器,而成为政党机器,这一点从黄埔军校[HuangPuJunXiao]的正式名称上一目了然:“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XueXiao]”。这是对黄埔[HuangPu]影响至深的因素。从此以后,在中国,军队就代表政党的最高意志,坚定、忠诚、沉毅、铁血,脱离国家形态、牢固地与意识形态绑在一起,足以代表国家意志,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