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黄埔神话:一期生不如学弟 曾策划伐蒋行动--中国年鉴(2)
这就是所谓“一期[YiQi]现象”背后的规律,苍天降遣人才,从来不拘一格,岂会将天下英雄尽降于“一期[YiQi]”一彀之中?
黄埔[HuangPu]生的终南捷径
陈独秀先生早年曾讥讽胡汉民:“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国民党外不仅有共产党,还有第三党。国民党内从立党之初便山头林立,蒋介石[JiangJieShi]最倚重的则是黄埔[HuangPu]系与CC系。黄埔[HuangPu]系并非仅由黄埔[HuangPu]毕业生组成,还包括曾在黄埔[HuangPu]任职的教职人员,比如陈诚、张治中,甚至也包括汤恩伯这样的与广东黄埔[HuangPu]没有任何关系的军官。黄埔[HuangPu]系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黄埔[HuangPu]”概念的扩大化。
黄埔[HuangPu]系渐成轮廓,至早在1928年。国共分家以后,留在国民党军中的黄埔[HuangPu]生的命运就与当初的校长蒋介石[JiangJieShi]密切绑在一起。北伐途中骄矜万状的黄埔[HuangPu]天子门生,在校长第一次下野、桂系控制京畿后,马上就如丧家之犬。很多黄埔[HuangPu]生失业,只能在黄埔[HuangPu]同学会领取每月十二元津贴维持生活。待蒋公自日本东归,众弟子当然也就重振羽翼,扑向与中共、桂系、冯系、阎系的战争中。而蒋介石[JiangJieShi]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来,麾下部曲大多出自粤军、新桂军、湘军、滇军等,各有宗主,只有黄埔[HuangPu]军官历史清白,蒋介石[JiangJieShi]想要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必须而且只能抓住这批军官。于是,共同的利益诉求,势必结成共同的利益团体,黄埔[HuangPu]系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对于黄埔[HuangPu]生来说,黄埔[HuangPu]系是一条升官发财的便捷小道,是排斥异己唯我独尊的利益共同体。但这种情况绝不仅仅发生在黄埔[HuangPu]同学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在任何军队中都或重或轻地存在着派系。
黄埔[HuangPu]系的领袖当然是蒋介石[JiangJieShi],但黄埔[HuangPu]系内部又有诸多派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汤系、胡系、杜聿明第五军系。相互之间,多行倾轧掣肘之能事。陈诚与何应钦之间,几成水火。即使同一派别之中,也并非同舟共济,杜聿明后来回忆说,同属第五军系的邱清泉在淮海大战时,就是被派去监视自己的。
黄埔[HuangPu]·揭秘
复兴社的伐蒋事件
黄埔[HuangPu]系也包括戴笠一手创建的军统(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的前身是复兴社(模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组织褐衣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其核心成员大部分是黄埔[HuangPu]同学。
但是在抗战前的1936年,复兴社却曾发生过以李新俊为首的一百余名黄埔[HuangPu]同学,通电反蒋,投入新桂系怀抱的事件。这批黄埔[HuangPu]特务在电文中痛斥蒋介石[JiangJieShi]“叛变革命”、“媚外卖国”、“特务横行”、“排除异己”。
这次倒戈事件,令蒋介石[JiangJieShi]与整个黄埔[HuangPu]系都顿感蒙羞,以至于到了抗战期间,虽不共戴天的死敌中共,犹且与之合作,唯不能容忍李新俊等人。
1938年,各派政治力量正处在精诚抗战的蜜月之中,李新俊自广西率团出行,在衡阳被黄埔[HuangPu]四期出身的刘炜将全团人员扣留,李新俊当时已自知必死无疑。后来幸有白崇禧在重庆直接向陈诚交涉,陈诚说,“是他们同学要算旧帐”,白厉声道,“算旧帐,那就先算我们之间的旧帐,算清了再打日本。我和你见委员长,请示委员长我们的帐怎样算!”小诸葛祭出了算帐法,才总算把李新俊从虎口中救了出来。足见李俊新1936年挥出的这一刀,捅在了黄埔[HuangPu]系的要害之处。